2010-2016年秦皇岛地区地闪分布特征
2018-10-26张一博李瑞盈
张一博,李瑞盈
(秦皇岛市气象局,河北 秦皇岛 066000)
秦皇岛是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临海,受海洋影响,夏季多强对流天气,是地闪高密度区,汛期为闪电频发期。2010年8月21日秦皇岛海港区北港镇西连峪村遭雷击,击坏村民生活用水水泵房,水泵变频系统控制箱、三相开关、单相刀闸及配套线缆被烧毁,3台电视机、23盏路灯被损坏,村民饮用水中断,直接经济损失1.2万元。文章利用2010-2016年秦皇岛地区地闪定位资料分析秦皇岛地闪分布、雷电流幅值等,研究雷电分布规律,为探究当地雷电灾害风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地区雷电发生时间、经纬度、极性和强度、陡度等,根据经纬度信息将闪电数据分别对应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县、昌黎县、抚宁区、秦皇岛市,对秦皇岛地区地闪分布特征分析。
秦皇岛各地雷击大地密度值1.54~4.59(表2)。其中北戴河区最高4.59,卢龙县第二3.97,抚宁区2.46,其他地区均在2以下。青龙大部分为山区,卢龙、抚宁、昌黎为山地丘陵区,抚宁、昌黎西部至沿海分别为山麓平原、滨海平原。多样地形加上海洋影响,造成秦皇岛各地雷击大地密度分布复杂性(图1)。北戴河区4-10月地闪密度达最大值,旅游旺季雷击灾害风险增大。
2 数据分析
2.1 地闪总体分布
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地区年均地闪19363次,其中正地闪1414次,仅占总闪数7.9%,负地闪次数远大于正地闪;正地闪平均强度均在45kA以上,约为负地闪平均强度2倍,以上符合负地闪与正地闪发生的一般规律。正地闪发生时陡度较负地闪小,而电流强度较负地闪大,表明正地闪持续时间较负地闪长,秦皇岛市区正地闪比例达12.3%,远大于其他地区(表1)。
表1 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各地区地闪统计
2.2 雷击大地密度
雷击大地密度(Ng)表示单位面积土地在一定时间内接受雷击总数。即
Ng=一定时间内总地闪数/该区域土地面积(次/km2)
得到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各地区雷击大地密度(表 2)。
表2 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各地区地闪密度
2.3 雷电流幅值概率
2010-2016年秦皇岛地区正地闪电流分布与负地闪相比分散性较大,正地闪平均电流强度47.61kA,电流强度频率最高20-40kA,占总数30%;雷电流60kA以下正地闪占总数73%;而100kA以上强电流占总数8%,极大值达200kA以上;负地闪电流强度平均27.96kA,占负地闪总数52%,60kA以上负地闪进站总数4%,电流强度>100kA负地闪较少(图2)。
2.4 地闪月平均变化
图1 秦皇岛雷击大地密度分布图
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地区雷电主要在夏半年,从4月雷电逐渐增多,进入汛期(6月)后,地闪次数较4、5月增加近10倍,8月地闪总数达4月的20倍;9月地闪总数骤减但仍高于5月。正、负地闪次数变化与总地闪趋势一致。
4月正地闪占总地闪28.11%,8月仅占3.23%,9月总地闪次数减少,正地闪占7.7%。正地闪占比与总地闪次数呈负相关,随地闪次数增多正地闪减少,地闪次数减少,正地闪增加。
3 结语
图2 2010-2016年4-10月秦皇岛地区正、负地闪电流强度分布
①秦皇岛青龙县面积最广,4-10 月地闪次数最多,但下垫面性质单一,雷击大地密度排第五。昌黎、抚宁、卢龙地貌复杂,雷击大地密度较高。秦皇岛市区雷击密度差距较大,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有待研究。
②秦皇岛夏半年雷电流强度在20~40 kA,总地闪平均强度37.79 kA,负地闪发生概率远大于正地闪,正地闪电流强度大于负地闪,这是由于正、负地闪产生机制不同。夏半年正地闪比例与总地闪次数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