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档案局优秀档案科技成果奖项目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与方法研究
2018-10-26云南省档案局课题组
■ 云南省档案局课题组
除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各专门档案馆收集保管的馆藏档案外,散存于社会各领域及个人收藏和保管的很多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价值的档案,对丰富和完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社会记忆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分散保管,档案部门难以了解和掌握,这些档案难以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大量社会档案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网络之上,数量大、内容丰富。档案部门采取全新的思路,主动采集、征集网络档案资源,高效组织获取和开发这些珍贵档案资源,成为档案部门征集工作亟待研究的一项新课题。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与方法研究”国家局档案科技项目课题组由省档案局黄凤平局长亲任项目负责人,依托总结“昆医记忆——校友家庭档案网”和“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并建立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提出海量网络社会档案确定与筛选方法,确定网络社会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方法与原则,研究出网络社会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及网络社会档案价格定价理论,建立网络社会档案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探索一种档案部门、技术部门与广大群众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相互共赢的机制,解决技术发展变化快、社会档案无序分散、网络档案资源归档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档案部门难以掌控的难题。
1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的基本内容
1.1 社会档案的基本概念描述
本课题研究的社会档案主要是个人手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天文地理、农工商学等等人类活动自然产生的最为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的种类多种多样,不仅有实体的,纸质的,还有电子形式的。这使档案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同样是档案,同样具有“资政、存史、维权、育人”的作用,同样属于档案馆应该收集的范围。
1.2 基于网络的共建共享的概念
借鉴档案领域学者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定义,认为基于网络的共建共享理解为打破信息在单个领域内馆际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对其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整合、纳入统一平台、提供统一检索入口,以便于用户提供某一方面集中、系统、全面的相关信息。
2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途径、方法与模型
面对网络社会档案分散性、广泛性、难以掌控的特性,真实性、完整性、价值难以鉴定等难点问题,针对以上国内外研究的问题,我局提出通过搭建一个共建共享平台使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自动化、有序化、整合化的向档案部门流动汇集,档案部门可以在平台上审核鉴定社会档案,筛选出需要的征集进馆,同时,广大群众可通过平台,发布展示自己手中的社会档案,下载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实现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课题组指导开展“昆医记忆——校友家庭档案网”和“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设,总结其使用的方法与模式,探索出建立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提出海量网络社会档案确定与筛选方法,确定网络社会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审核方法与原则,研究出网络社会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及网络社会档案价格定价理论,建立网络社会档案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探索一种档案部门、技术部门与广大群众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相互共赢的机制,解决技术发展变化快、社会档案无序分散、网络档案资源归档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档案部门难以掌控的难题。
分散的社会档案自动、有序化汇集,提高档案部门对社会档案的掌控力和征集社会档案的主动权
省档案局与昆明医学院、玉溪市档案局、玉溪日报等部门合作,经过多方探索,研究出两种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模式,一种是基于局域网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模式,另一种是基于互联网模式。两种平台的建设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实际操作经验。
2.1 基于局域网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模式——昆医家庭档案网为例
2.1.1 昆医家庭档案网平台建设概述
昆医家庭档案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学校校园网的资源设置一个终端服务器,采用志愿者方式,自愿将校友将昆医记忆类家庭档案数字化,上传至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建立校友家庭档案网络应用平台,提供服务帮助版块、文字资料版块、照片图片版块、声音影像版块、聊天交流版块、上传下载版块等,实现数据上传、在线交流、下载共享等功能,方便校友间网络交流和共享。探讨和研究出一套家庭档案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指导路线,以达到丰富校园文化,完善遗漏档案,传承学习历史的目的。
2.1.2 昆医家庭档案网平台建设内容
家庭档案网络应用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将家庭档案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转化为计算机数字文件,再通过互联网络等载体,进行存储、保管和利用,从而实现家庭档案社会共享,使其价值最大化。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以校办档案科为首,学校档案科、宣传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部分老师组成项目组成员,利用近2年的时间不断探索、研究、实践、完善,终于以校园网为基础创建了“昆医记忆——校友家庭档案网”,昆明医科大学档案科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的两个部门,“昆医记忆——校友家庭档案网”网站的建设由两个部门合作完成。为广大校友搭建了一个个人家庭档案收集、管理、利用、交流、共享的平台,也为学校从广大校友中征集相关学校的档案资料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首页展示
根据家庭档案的呈现形式,将网站主页划分为六个子项目,分别是家庭档案介绍、文字记忆、图片记忆、录像记忆、录音记忆和个人家庭档案。
其中前五个栏目是公共展示部分,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下载和利用,第六个部分“个人家庭档案”是校友的私密空间,主要管理校友及其家人的家庭档案,需要校友设置密码、登录认证后才可使用,充分保护了校友的个人隐私。校友认为可以公开、公布的个人家庭档案,可以在各子栏目中的“校友文字、校友图片、校友录音、校友录像”中发表,通过官方管理员审核后,进行公开展示。官方文字、图片等官方部分是学校发布的档案资料,可供广大校友查看、利用。
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广大校友提供了一个家庭档案上传、存储、管理的网络平台,即档案共建,还实现了校友间家庭档案的查阅和利用,即档案共享。
个人家庭档案管理
2.1.3 昆医家庭档案网平台建设实现的功能和作用
2.1.3.1 实现的功能
▲新用户注册功能:用户可以自行进行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头像等相关信息注册,已注册用户可通过修改页面来修改密码、个人信息以及更新个人头像等。
▲建立家庭档案功能:注册用户能够发布自己及家庭成员的证书类、医疗保健类、理财类、文稿书信类、家电使用维护类、声像类、实物类、综合类等八类个人家庭档案信息,这部分信息只有校友个人通过密码输入才可以查看使用。
▲投稿功能:注册用户可以对愿意公开的、关于学校内容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进行公布投稿。
▲搜索、查阅、共享功能:用户可以输入关键词等条件来搜索自己的家庭档案资料信息。还可以在公共平台查阅、浏览和下载使用公共信息。
▲管理功能:管理员能够方便可靠地进行系统维护,对注册用户进行实名制审核,批量导入用户信息,备份系统数据库等。可以收集注册用户自愿公开的档案信息或进行归档实现档案共建,或在公共平台进行发布,让所有注册用户使用从而实现档案共享。
2.1.3.2 网站建设的作用
从档案学术价值来说,家庭档案网络社会化的研究是前沿的,具有挑战性的。从收集分类、数字化实施、存载体的选择、网络平台的搭建、管理应用等,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所有的研究工作将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和完成,所以此项目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从社会经济价值来看,家庭档案网络应用社会化是实用的,是贴近民生的,是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我们在管理、传承自己家庭档案的同时也将不涉及隐私的部分与其他家庭共享,并享用同类信息,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具有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经济推广价值。
2.2 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模式——以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设为例
2.2.1 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设概述
玉溪市档案馆与玉溪日报社联手共建的“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将现有的玉溪市档案馆珍藏图片资源和玉溪日报社档案图片资源全面融合,初步建成了“互联网+玉溪影像档案资料库”,最大限度地将档案资料图片库与新闻媒体已有的图片音像数据资源有效运用起来,形成了一个集资料收集、图片研究、开发利用、社会共享的一个大型图片资料体系。充分发挥档案图片资源的价值,有效满足社会用户利用图片资源的需求,成为一个以先进技术为基础搭建的安全高效的图片数据库平台。将数据信息及通讯技术结合,建立不同领域间科学的、通用的协作机制,实现跨领域提供公共图片的信息服务,使之向存储是基础,增值服务是方向的目标迈进,实现推广应用。
玉溪网平台流程图
2.2.2 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内容
根据图片资料,其创作和使用、交易日愈大众化、平民化,图片交易低价、海量,实现了产、供、销全部实现数字化趋势,着眼档案的收集、整理、研究现媒体融合,以玉溪网为技术平台,采取整合玉溪市档案局(馆)档案资料和玉溪日报社资源,利用玉溪网传播优势,实施玉溪影像档案图片库项目建设,筹建“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建立丰富完备的玉溪图片库、图片展示及管理平台、图片交易平台。
2.2.2.1 玉溪影像资源平台
玉溪影像资源平台是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实现的是图片数据的存储,兼容各类图片文件格式,具备图片的上传、下载等子功能。从2009年开始,玉溪市档案馆开始对馆藏档案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加工,经过七年的工作积累,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玉溪日报社构建了行摄玉溪网,用于不断搜集社会各界的相关专业图片;玉溪网开设“影像”专栏,不断收集玉溪日报记者的新闻图片,形成了丰富的照片档案信息资源库。
玉溪市档案局形成的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
2.2.2.2 图片展示交互平台
图片展示交互平台是运用论坛形式,实现图片的展示、摄影活动及器材相关资讯的发布、摄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论坛发帖用户具有多层面、全行业、草根纪实等特点,不限定某类人群,只要有好的作品都可以发布交流,为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提供良好平台和环境。
2.2.2.3 图片交易平台
模块设有图片交易平台,实现影像档案资料的在线交易活动。利用论坛交流互动的优势,可以发布照片交易信息,在充分沟通后实现照片在线交易。
2.2.2.4 图片管理平台
功能模块具有功能完整的用户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审核等子功能,便于实时管理和更新,实现图片的日常管理功能。
2.2.3 玉溪影像档案收集利用系统的创新点
2.2.3.1 影像档案展示具有系统的交互性
论坛交流互动
网络社会档案交易信息展示交流
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建设,立足于数字档案资源尚不够丰富的现实条件,充分利用跨领域协同合作,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着眼于系统性、通用性,来实现各类历史图片的收集、加工、管理、使用,以及易推广性的角度解决玉溪图片资源共享。
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新模式,依托先进的技术,在协同工作机制的引导和约束下,打破档案资源的领域壁垒及用户利用玉溪图片资源的障碍,整合数字档案馆现有资源和媒体图片资源,从而畅通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通道,拓宽档案所面向的用户范围,更为主动地为用户提供多种档案资源利用服务,其论坛交互功能还为历史老照片的内容描述、考证、价值鉴定提供一种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渠道。
2.2.3.2 影像档案资料内容框架全面性
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内容框架上按照历史图片资料收集整理的要求,将玉溪市档案局馆6000多张数字化的历史图片和玉溪日报适时图片的收集、整理、融合,建立起完备的图片资料库。初步建立的分类类别主要是:
档案类,以图片形式公布玉溪档案。包括历史档案、玉溪市及各县区党史、玉溪名人、玉溪工业、玉溪农业、玉溪教育、玉溪文化等20多个分类。随着新事件的发生,内容在不断扩大。政治类,中央及省市领导的考察调研,重大会议、重点工程等等。经济类,各类经济活动类的照片。社会类,玉溪社会事业和市民生活类的照片。文化类,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图片,历史人物、事件的图片等,包含聂耳音乐合唱周等重要专题图库。生态类,玉溪生态建设的图片以及实时更新的风光图片。党建类,玉溪各级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图片。
2.2.3.3 推广运用空间范围的广泛性
▲系统功能模块强大。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具有图片库、图片展示交互平台、图片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平台,实现图片数据的存储,展示,照片资源信息发布、线上交易和广大群众之间的交流,具备图片的上传、下载、用户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审核等功能。
▲具有广泛目标受众和消费者。随着档案增量数据的更新,每日各类影像资料数量的增加,玉溪日报、玉溪网、行摄玉溪网的不断发展而完成数据更新,以及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功能的配套完善,及时将新增开放档案数据汇总到图片数据库中,必然会形成强大的图片档案为社会各级各层服务的综合体。
玉溪影像档案资源收集利用系统的建成,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媒体、各类广告公司,摄影爱好者,以及其他对人文纪实与自然影像感兴趣的个人和单位等的服务质量、时效性,必然会获得跨越式的提高,目标受众和消费者的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玉溪档案
2.2.4 玉溪影像库运用成效显著
通过运用玉溪网有着多年影像制作和多次举办国家级和省、市级摄影比赛的成功经验,将玉溪日报社和玉溪市档案局拥有的强大图片资源,玉溪市档案局联合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乡镇企业局、老龄委、铁路指挥部等多家政府部门公布了6000多张数字化后的历史档案影像,玉溪日报社在各类活动中积累的众多图片资源,收集影像资料50万张,多个网友上传的影像资料被出版社编辑出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联合建设图片库,把各种图片资源融为一体,经过再次发掘使用,使其“活起来”、“用起来”。
举办老照片征集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了档案征集途径
通过运用网络强大的方便优势既让各类图片资料得到充分展示和宣传,又实现了图片之间的优势互补,将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留下生动珍贵的历史影像,更好地活起来与应用起来。自2015年玉溪影像档案资料库搭建至今,已有数十家单位到玉溪图库进行图片咨询、拷贝,广泛用于政府形象宣传、招商引资推广、旅游文化宣传等政府活动中,部分被用于商务活动。
网友上传的影像被媒体编辑采用
3 建立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审核认证机制
综合以上两个模式来看,不管是局域网还是互联网都存在档案部门对所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的过程。每个网络共享平台都有相对的审核规则。基于档案的客观性要求,针对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海量性、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难以把握的特点,审核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遵循法律法规原则、客观真实原则,审核的范围是发布的社会档案是否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格式是否正确、图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对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自动删除并告知发布者。
3.1 图片档案著录信息审核
按照《云南省档案局数码照片管理办法》,数码照片著录信息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摄影者、事由、主要人物等。“拍摄时间”应包括年、月、日;“拍摄地点”应写明照片拍摄的具体地点;“事由”由归档人自行拟写,应能清楚反映照片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应写明照片中主要人物的位置、姓名、职务等内容,例:左一,张明,××厅厅长。信息全面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网络社会档案的来源,判断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3.2 格式审核
发布信息内容描述清晰,标题15字以内,内容2000字以内。
3.3 图片质量审核
网络社会档案是在网络上展示真实的档案,关系到档案真实性鉴定、价值鉴定等重要环节,对数字化档案质量应有严格要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体验,满足读图时代的需求。
▲档案的主要图片称为“主图片”。在搜索结果和浏览页面中显示,是用户在详情页面上看到的第一张图片。“主图片”应该是具有吸引力、专业性、高分辨率的照片,应仅展示所持有的档案,展示内容应占图片面积的85%以上,且不能包含文本、徽标或水印。
▲对历史珍贵照片像素不作要求,但尽量保证清晰,对新照片图片的像素至少是1000以上。
▲建议使用JPEG(.jpg)文件格式,但是也接受PNG(.png)或GIF(.gif)格式。
▲以上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添加网站水印。
4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价值鉴定机制
4.1 鉴定网络社会档案价值具体内容
档案的查考价值。指的是档案对人们的物质产品生产活动、精神产品生产活动以及军事、政治等各项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借鉴、启迪、仿照等价值。
档案的史料价值。指的是档案可以作为历史凭证载入史册的价值。其史料价值是多层次的,能载入全国史、行业史、地方史、党委历史的档案内容,都可以说具有史料价值。
档案的文物收藏价值。指有些档案具有文物性质的纪念价值和欣赏价值。
4.2 鉴定网络社会档案价值应遵照的标准
要分析网络社会档案的内容;分析网络社会档案的作者;分析网络社会档案的形式;分析网络社会档案的形成时间;分析网络社会档案的有效期。还要注意网络社会档案价值的多元性、层次性、潜在性和价值的变化。
4.3 鉴定网络社会档案价值级别
一级参照标准:填补历史空白,具有无可弥补性,反映内容重大,说明准确,清晰度高,艺术性高,新照片应有底片,名人应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级参照标准:填补历史空白,具有无可弥补性,反映内容重大,说明准确,质量高。
三级参照标准:馆藏资源短缺,主题重大,说明准确,质量高。
四级参照标准:馆藏资源短缺,内容价值高,说明准确,质量较高。
五级参照标准:有收藏价值,质量较高。
六级参照标准:有收藏价值。
5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开发利用机制
不论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平台是什么样的,但是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网络社会档案的利用,满足群众的需求。群众是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好坏的衡量标准。同时,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的简洁便利,内容精彩、操作简单,会吸引更多的群众使用,提高共享平台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平台建设的目的。
5.1 开发利用机制
5.1.1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一方面服务对象扩大可看出其以人文本的宗旨。要突破以往文献专题数据库针对学校、科研单位等特定范围的局限,将服务视角转向每一位需要获取相关信息的潜在用户,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关注的重点内容要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内容设置紧紧围绕大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各类民生档案、城市变化发展、历史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5.1.2 与公众开放互动建设理念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采集采取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方法。这是保证档案数量与全面性的重要渠道。同时,采取开放式互动,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性,提高共享平台的知名度。网站可以采取开辟论坛的形式,方便用户之间交流互动,开设多个领域、多种类型、多个专题,满足多方需求。
5.1.3 突出跨资源、跨地域特色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反映云南特色的专题栏目,又有其他地区的展示交流区,扩大受众群体。网络社会档案共享平台的目标受众和消费者将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广告公司;广大群众;其他对人文纪实与自然影像感兴趣的个人和单位等。
5.2 建立无偿共享模式,是推广平台使用的需要
在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建立之初,为推广平台使用率,扩大平台影响力,提高平台宣传效果,平台上所有图片都可以提供下载。但是所下载的图片分辨率较低,且有平台加载的水印。这样既保护了平台图片的版权,又满足低端用户的需求。在平台建设初期提供免费下载是必要的推广手段。如在玉溪网建立之初,只要用户上传的所有图片都可以免费保存,所有用户均享受免费下载,下载的图片带有“玉溪网”水印,所下载的图片分辨率较低。
5.3 建立有偿共享模式
5.3.1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决定,按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有偿共享模式。按照网络社会档案的质量和用途,分为非商业用途和商业用途,对非商业用途的网络社会档案可以定制非商业售价,价格比商业用途的低,也可以使用用户积分下载,但是照片的质量、内容、像素等均不及商业用途的照片。并且提供的照片带有水印。
5.3.2 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多方合作模式
可以采取标价竞拍的方式,由需要用户提供资金悬赏,规定相关图片主题,规格要求,用途等信息发布在网站上,相关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实力进行投标,投标期截止后,符合需要用户条件的作者中标,获得相应悬赏资金,并按照要求提供作品。这种模式是需求用户、作者、平台方三方合作机制,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提供作者发挥自身特色及作用,在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网站是提供信息交换发布、提供双方交易保障、展示双方功能的平台。多方合作模式互相约束、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效机制。
5.4 建设合作共赢、责任明确的运作机制
建立用户、作者、网站合作机制,分清权责,规定免责声明、使用声明及商业用途声明及管理办法,形成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良好机制。
为维护广大用户的版权,使用权,网站有以下具体规定:
▲网络社会档案持有者是档案版权拥有者,网站上所有公开发布的档案信息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不允许作他用。
▲网站拥有在本网站发表的社会档案(附带版权声明除外)用于网站其他用途的优先权,包括网站、电子杂志、平面出版等。但用于平面出版等商业性用途时,网站将按同行业的稿费标准支付作者并使用前先知会作者。
▲网站的社会档案(包括转贴的文章及图片)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若作者有版权声明或原作从其它网站转载而附带有原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
▲任何转载、引用发表于本网站的版权文章须符合以下规范:用于非商业、非盈利、非广告性目的时需注明作者及文章及图片的出处为“本网站”或“本网站的域名”。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文章或图片原作者的同意,并注明作者姓名、授权范围及原作出处“本网站”。不得未经作者同意而剽窃、引用本社区的任何版权作品,否则本社区将保留按相关法律程序替原著作者追究侵权责任单位或个人的权利。
6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征集进馆机制
6.1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征集进馆范围
6.1.1 按照征集办法进行征集
我省出台了《云南省档案征集经费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实施细则》,档案征集范围主要是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散存在各组织或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根据以上规范要求,只要涉及以上内容的,均属于采集范围。但以上范围只是列入《云南省档案征集经费管理办法》及《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实施细则》的范围,还有很多种类没有罗列,在收集时应注意。
6.1.2 按照满足馆藏需要进行征集
省档案馆保管着自清康熙44年(1705年)至今的档案资料共计637个全宗、160万余卷,主要为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的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虽然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较为丰富,但是尚不完整,经验丰富的管理员可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亮点,为征集散落在个人手中的档案把好关。将审核分类为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现行档案,有助于手动审核时管理员判断。
6.1.3 按照专题数据库建设进行征集
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是实现对相关信息资源的全面、完整、系统的收集整理和长期保存,能更好的提供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更好的保存云南特色历史文化记忆,更好的记录云南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城市变迁状况,更好的为群众提供所需各类民生档案,为各类公共危机处置、灾害预警救援、灾后重建管理等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专题数据库建设另外一个优点就是把散落的海量社会档案类聚化,按照各个专题分类,将同一专题的数据归并到一起,提高专题数据的完整性,系统性。各个专题数据库因其内容的不同从而相应的人们利用需求也各有侧重,最好的办法就是针对每个专题数据库的实际进行“量体裁衣”。如我省汇编的南侨机工名录、滇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云南陆军讲武堂名录等都充分展现云南特色,同时也是群众正需要了解的内容。将分类为每个需要建设的专题数据,便于管理员操作与审核。玉溪网也建立了各类活动专题,将玉溪的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摄影专题等、特色节日活动等分门别类进行建立和展示,满足各类群众的需要。
玉溪网中建设的工艺大师专题、火把节专题、滇中人物专题、玉溪史话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齐全,全面记录玉溪文化。
6.2 征集进馆社会档案价值鉴定机制
6.2.1 价值鉴定的方式
▲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成立机关档案鉴定机构,如档案鉴定委员会,其成员包括档案馆负责人、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形成部门人员、档案行政管理人员、机关人员、研究会会长,社科院,社科联,科协,高校教授等。网络社会档案种类多,错综复杂,有书画类、照片类、证章、信笺、实物类等等,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鉴定专家具有相应的鉴定水平。为提高鉴定的准确性,根据所鉴定档案资料的价值属性和类别,从专家库中定向抽取5-7名相关专业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按照相关行业的标准进行鉴定。可采取集中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先由专家个人进行鉴定,再由鉴定小组负责人召集全体成员对个人鉴定意见进行逐个审查、分析、比较,听取鉴定人员的有关说明,最后形成集体意见。
▲以通讯形式组织鉴定。由鉴定小组成员分别对各种网络社会档案进行审阅、分析,提出鉴定意见,并将鉴定意见书面反馈。
6.3 征集社会档案定价机制
6.3.1 参照我省出台的档案征集相关办法执行
6.3.1.1 按照《云南档案征集进馆经费管理办法》进行
我省《云南档案征集进馆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经鉴定同意实施征集的档案,由2名以上征集人员与档案所有人协商确认最低征购价格,结合市场询价情况,报省档案局批准后实施征集,支付相关费用,并严格按规定办理相关财务手续。”
规定中强调的一点是协商确认最低价格征购。在协商之前,征集人员需要多方了解档案信息的市场价值,处理好档案信息有偿服务与档案信息征集整理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参照市场经济定价原则、网络交易价格、二手市场价格、拍卖市场价格等多方位信息来源,多渠道广泛了解价格信息,以便在协商时掌握有利优势,达成双方满意的价格。办法中规定的征集人员与档案所有人双方同意原则,也许最终同意价格低于市场指导价格,但是只要档案所有人同意,则视为征集后版权所有归属于档案馆。
6.3.1.2 按照《云南省档案馆征集档案资料价格参考标准》进行
标准中详细列举了各类档案资料征集的价格参考。并且强调:“复制品按上述价格的10%~15%计算。在国外或省外开展征集工作,应按当地标准确定征集价格。”
6.3.2 参照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交易平台价格进行
可以参考交易平台中已成交的价格进行社会档案的征集进馆。成交的价格有市场需求、市场经济的影响,价格相对平价,属于大众能接受的范围。因此,在征集进馆时,此价格有一定参考意义。
7 共建共享平台的推广方法
7.1 更加注重宣传与推广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建设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档案的收集保存提供利用中。
7.1.1 昆医记忆网站的推广和宣传
昆医记忆网站目前已经使用近一年时间,注册用户有六十余位,以在校老师和学生为主,并在广大校友中挑选有一定医学、教育成就、有档案意识、计算机使用能力强、有热心的校友为既定目标进行专人网站应用辅导培训,鼓励他们使用学校家庭档案网,积极发布展示他们关于学校的各类“记忆”档案资料信息,并邀请他们成为学校的档案兼职员向其他校友推广网站,以实现提高网站知名度,扩大网站使用率的目的。网站推广依托学校党委宣传部进行,学校宣传部下设校友会机构。校友会直接连接昆医记忆网站,点击可直接进入,增加宣传展示界面和进入通道。
7.1.2 玉溪网的推广和宣传
玉溪网的推广方式就显得多种多样了,微博微信推广、摄影大赛宣传、感动人物评选、文明建设专题系列活动展、玉溪日报的发行等都在网站上进行展示,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的同时也对网站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运用各种微博微信的推广宣传,主要有玉溪新闻发布微信、玉溪日报客户端、玉溪宣传微信、在玉溪微信四大微信公众平台。
玉溪市公益广告设计大赛
7.1.3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信息共享行列
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图书情报、网络技术等领域的联系沟通,参与共建共享工作,在必要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主动牵头开展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工作。
以玉溪网为技术平台,整合玉溪日报社和玉溪市档案局(馆)档案资料资源,利用玉溪先锋数码影像公司制作优势,实施玉溪影像档案图片库项目建设,玉溪日报社和玉溪档案局具有强大的图片资源优势。一是档案馆保管了大量的图片资源;二是记者职务创作源源不断,产生了大量的图片资源;三是作为报社下属的先锋数码公司有着多年影像制作和多次举办国家级和省、市级摄影比赛的成功经验,在各类活动中积累了众多的图片资源。我们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把图片资源通过网络的强大力量进行专业展示,为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留下珍贵、生动的影像历史。
7.2 建立与完善标准、制度、机制
要建立完善相关采集标准、审核认定机制,价值鉴定办法、争端纠纷处理办法、奖励制度等办法。一个共建共享平台的优良很大程度上由其所提供的信息决定,在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中,对于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应制定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评估与筛选,保证质量。
要建立运行阶段的维护与服务机制。及时更新,保证数据库运行的动态性与持续性。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于各类信息的及时更新,是保障数据库动态性、持续性与使用率,提高其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的必要手段。
要建立用户反馈机制。用户作为数据库的使用者,对其所使用的产品具有最佳的评价权。资源采集采取开放性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有助于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保证共建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8 结论
8.1 能为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及实践经验
为不断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档案资源体系,社会档案的收集、征集一直是近几年档案部门工作的热点和重点。开展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机制与方法研究,可以拓展档案征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新领域、延伸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并为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积累实践经验。
8.2 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推动数字档案馆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对档案资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经过多年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积累了大量的数字档案,数字化档案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随着数字档案馆的日益成熟,数字化档案的利用服务、网络社会档案的共建共享成为新时代档案部门关注的重点。开展此项目研究,不仅能推动数字档案馆拓展新工作领域、探索新服务方式、并能扩大数字化档案资源构建,丰富馆藏数字化档案,为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不断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掌控力,提高档案部门影响力和话语权。
8.3 能促进网络社会档案资源有序管理和开发利用
社会档案资源是散落在个人手中的档案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不易收集、管理,更不用谈如何开发与利用。开展项目研究,建立一种社会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一个共建共享平台,让个人、群众主动参与到网络社会档案建设当中。在共享平台中建立一定的规则及规范管理规定,参与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就必须遵从相应的管理规范,从而构建一个有序管理网络社会档案的体系,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网络社会档案。
8.4 能促进有价值社会档案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维护社会记忆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建立,让社会的个体都能参与进来,有效促进有价值的社会档案资源受到保护,在展示社会档案的同时,也保存了社会历史文化记忆。
8.5 能有效降低档案征集成本,提高档案征集和抢救保护工作效率,丰富档案资源征集成果
基于网络的社会档案共建共享平台的建立,为档案征集和抢救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运行模式,能大大提高档案征集与抢救保护的工作效率,档案征集成果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