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就是演员》总导演吴彤从“诞生”到“就是”,让专业变得更极致
2018-10-26朝明
文/朝明
从《演员的诞生》到《我就是演员》有哪些变化与创新?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我就是演员》总制片人、总导演吴彤在接受传媒内参对话时如此定义:“最大的亮点就是朝专业化更进一步,让专业变得更极致。”
在文化娱乐迅猛发展的当下,演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但这种关注大多停留在明星颜值、名利双收等物质化层面。如果说有精神层面,可能更多的是偶像崇拜与粉丝文化等颇为表象的感官文化消费,人们看到的是过眼浮华与耀眼光芒。对于最应该受到关注和尊重的表演艺术,对于真正可以留存观众心目中的角色创造,却鲜有人提及。
颜值和炒作可能会取得一时的大众关注,但表演艺术力却是演员持续发展的源泉。当我们讨论“演技”的时候,我们需用怎样的态度去考量?对比那些使用抠图、替身“不务正业”却拿着天价片酬的明星,还有哪些人愿意花时间琢磨角色、钻研演技、探讨表演艺术?
去年,由浙江卫视倾力打造的中国首档演技竞演类励志综艺《演员的诞生》搭建了一个火炼真金的舞台,让真正有实力的演员在流量霸屏的时代有机会出彩,让真正的好演员,不怕搬到台面上杠演技和比台词,更让大众从演员这个行业只能是“明星”主场的意识中醒来,体会和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好演员。
日前,《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更名为《我就是演员》并在杭州正式开录。除名称有所调整,全新一季在导师阵容、舞美呈现、流程环节等全线升级,从“诞生”到“就是”,《我就是演员》将“演技竞演”进行到底,开启演员的“价值回归”。
三位华人影视圈的实力派代表章子怡、徐峥、吴秀波坐镇《我就是演员》,见证数十名优秀演员在这个舞台上的演技磨砺,同时接受由才华横溢的新锐演员们发起的演技挑战。从《演员的诞生》到《我就是演员》有哪些变化与创新?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我就是演员》总制片人、总导演吴彤在接受传媒内参对话时如此定义:“最大的亮点就是朝专业化更进一步,让专业变得更极致。”
回归演技,以专业精神考量
“演员的工作就从寻找剧本的艺术种子开始,他把这个种子移植到自己的心灵上……种子一旦落到了演员的心灵上,它就应当生根、发芽,移植到土壤上再施上肥,就会长成一棵生意盎然、枝叶繁茂的树。”著名戏剧和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如此形象地形容演员的职责。
演员到底需要怎么做?在“怎么做”方面,如何发挥演技?如何把剧中人物的欲望在演员内心培育起来,在身上活起来,成为演员的欲望?这些关于演技的问题,正是《我就是演员》这档节目的价值趋向,也是探讨与交流的重点。
从《演员的诞生》到《我就是演员》,回到演技本身是内核,通过“演技竞演”形式,以影视化呈现方式,切磋、挑战、交流专业实践,让观众看到真正的专业演员形象。
“做表演类节目挺难的。”尽管有着鲜明的立意与追求,在实际操作层面,表演类节目也面临不小挑战。吴彤向传媒内参介绍,一方面,在节目定调上是偏向娱乐还是专业?显然,以娱乐为主能够有收视保证,专业偏向则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如何把握好度,与观众产生共鸣,这也特别为难。
“我后来还是选择了最难做的专业偏向,我个人是觉得专业上做到极致,还是会有人看,因为观众的审美在提高,能够接受到的东西更多了。”在吴彤看来,《我就是演员》最大的亮点就是朝专业化更进一步,让专业变得更极致,无论是嘉宾选择还是舞美视听呈现都更加专业化。
专业性、可看性综艺化呈现力求平衡
随着《我就是演员》正式录制,全新升级后的节目看点十足。从嘉宾阵容来看,徐峥和吴秀波新鲜加盟,和章子怡一起坐镇导师席,演员推荐人张国立、表演指导刘天池、主持人伊一以及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亲切回归。
此外,《我就是演员》还邀请包括陈凯歌、许鞍华、陆川、贾樟柯、尔冬升等在内的知名导演逐一来到舞台指导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影视化呈现环节精简为每期一个,保证了每个呈现的影视化作品都是顶级电影的水准,为演员们的表演提供更多可能;在现场观众投票方面,今年,《我就是演员》更倾向于选择热爱表演、对表演艺术有所研究的群体,代表着来自大众的专业态度。
术业有专攻,无论是专业嘉宾力量还是硬件配备,都可以看出《我就是演员》这档节目在专业性、可看性、综艺化呈现方面力求平衡,试图以综艺的形式打造演员演技的“试金石”,正如吴彤所说:“往专业性上全面发力,但怎么样把我们节目的专业性以相对轻松的形式传递出来,大家在寻求这个点。”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镜头前的角色,也是演员的一面镜子。它反射的是演员对待观众的态度,也是对待专业、面对自己的态度。
综观综艺市场,能够将专业表演作为节目核心的屈指可数,相对其他同质化综艺节目,显然《我就是演员》有着独树一帜的题材富矿。时下,打造以表演艺术为主的综艺节目时机已然成熟,让表演艺术在新时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让观众在表演艺术中欣赏到更多有生命力的角色创造,《我就是演员》让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