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研究培养
2018-10-25乔玉娟
乔玉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认识世界,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其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他们因为教育资源的局限在阅读习惯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引导。本文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研究探讨如何对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 阅读习惯 培养
阅读习惯指的不仅是人的阅读行为习惯,还包括了阅读思维习惯。具体分析下来,行为阅读习惯指的是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人所呈现的各种行为行动。而思维阅读习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习惯,其囊括了概括段落大意的习惯,了解文本大意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但是在当前阶段,农村小学因为现实因素的局限,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习惯进行培养。[1]
一、农村小学阅读现状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农村的学生因为受到平时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就会非常容易在平常的阅读中代入一些不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也会使得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农村的生活使得他们的眼界都比较小,表现在平常的阅读学习中就是不敢对某一观点提出自己的认知,而且在进行阅读分析的时候,不能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这些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阅读的质量。[2]
上述问题的出现单纯在农村学生的角度来看,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农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度低,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并不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展开的,因此他们在阅读学习中很容易养成无目的的学习方式。那么这种情况恶性循环,时间长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这种结果的造成也有教师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只是注重“填鸭式”教育,而没有重视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不用说去教导学生。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1.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做成一件事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进行更好的阅读学习,学生在头脑里树立了正确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观念,对于那些平常很少进行阅读的学生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使他们燃起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把图文相结合,并且应该给予他们认知能力相当的读物。其次,让学生有一种成功的体验。比如说,给予他们展示成果,互相交流的平台,并且让他们互相分享在某次阅读中得到的收获,如此一来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会更加长久。
2.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农村小学的课外书籍资源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说,建立独立的班级“图书馆”就显得很必要了。教师可以在學生中发动集结,来广泛征集图书,途径有三:一是鼓励学生捐赠,二是发动社会各界帮忙捐赠,三是倡导学生节约用钱,为班级“图书馆”的建立贡献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晨会、语文课、语文活动以及课余时间来进行师生互读,同学互读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温暖和满足,并且还能体验友情和师生情的力量。
3.转变教学方式,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合作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习中积极进行合作,与其他同学一起构建知识。阅读活动就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过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文本的阅读,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思考,去探究文本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合作来让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对于某一本书的理解,从而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
4.结合内容创设情境
(1)营造氛围。在日常的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点,这能使得学生的身心一直处在很活跃的一个状态中,而且语文其实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对于情感价值观的需求,从而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准备,使得学生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主动学习。
(2)导入悬念。学生都会有好奇的天性,他们经常会对文章里人物命运的走向和故事的发展产生关注和同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来对文章设置一些悬念,这样一来,学生也能产生迫切的关注度和同情心。例如在进行《邱少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课的时候发出疑问:“在做饭时,不小心烫了手。谁能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登台表演烫伤后的痛苦表情。这个时候,教师再适当地把话题引开:“如果一个人让大火包围了,而且情况特殊不能进行灭火,只能让火烧死壮烈牺牲,你们能不能体会他的感情?请大家阅读一下课文,谈谈你们的感受。”因为有悬念在诱惑着他们,他们就会更加认真地进行阅读和探究了,最后人物形象就会更加突出。
(3)引发探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内部对于矛盾的理解达到一个共同认知矛盾的角度。例如在学完《草船借箭》以后,可以先对学生做一个课后延伸: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让他们做出自己的理解,其中有一个学生说:“诸葛亮是用草船在雾天借了曹操的箭啊,我觉得这应该是《草船骗箭》才对吧!”其他学生也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教师没有马上变态,而是顺着他们的意思来说:“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对啊,那为什么课文不用‘骗而用‘借呢?”抓住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再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探究。
结语
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上的练习,并且经过阅读探究激发他们的阅读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宏.浅议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0(07).
[2]庄爱花.语文教学以美其身——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