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英教育产业化对比

2018-10-25胡罗明

祖国 2018年19期

胡罗明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因素渗入了生活的许多方面。当今时代教育产业化盛行,呈现出不同发展状态的特征,国情不同各国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教育产业化特征。本文将结合具体国情,以英国、中国两个国家教育产业化情况为例,具体分析教育产业化在不同国情的国家的运用和效果。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英国教育 中国教育

教育产业化是指把教育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改革取向。经过教育产业化改革使教育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实现经济与人民智力资源的共同增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教育产业化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个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状况。虽然有些国家的教育尚未实行产业化,但是依然呈现出教育产业化的特征。通过对比各国民众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及各种形式的培训机构的选择,可以比较粗略地判断各国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程度。本文通过分析英国、中国两个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结合两国相关的国情和政策,详细梳理、分析教育产业化不同程度的发展状况、其中的意义所在和其不利影响。

一、深入贯彻教育产业化的英国

英国历史上经过了数次教育改革,使其在如今呈现出教育产业化模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才成为各国共同竞争的资源。近百年,英国依靠非凡的经济实力盘踞在西方。然而,脱欧事件使得英国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全球市场。面对经济全球化,英国必须在人才上占据优势,这迫使英国进一步放开教育产业化,将经济深入贯彻于教育体制当中。经济全球化是英国发展的一个机会,同样是一个挑战。教育产业作为英国人才资源的来源之一,同样是其应对挑战的一大手段。

(一)初等中等教育的教育产业化

英国的教育主要以双轨制为主体,即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尤其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况。然而对于有一定资本的家庭而言,上私立学校却是最佳选择,公立学校被完全拒之门外。甚至出现了只要有一定资本的家庭,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学校这样极致的状况。根据英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英国所有的持照执业医生中,有?94%的人在中小学教育期间受过私立学校的教育。历史上76名首相有20名出自贵族私立学校。

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私立学校升学率更高,达到了95%以上;二是私立学校课程设置更合理,很多私立高中与名牌大学课程接轨,更能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课程;三是私立学校校园环境更好,秉承“精英教育”的原则。根据伦敦的高中排名状况,可以发现英国在初等高等教育阶段,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更为优秀,更受到家长的追捧。在伦敦,排名前五的高中分别是:圣保罗女子学校(私立伦敦女校)、威斯敏斯特学校(私立男女混校)、吉尔福德高中(私立女校)、圣保罗学校(私立男校)、伦敦城市女子学校(私立女校)。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虽然英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公立与私立学校数量上差别不大,但是民众的选择却倾向私立学校。很明显,这样的选择是教育产业化渗入初等中等教育的结果。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产业化

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很高,因而对比起小学和中学,英国大学主要以公立为主。而英国大学办学机制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进行了国内整合、国际合作。目前英国有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只有两所私立大学。而这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基本上是名牌大学,办学质量优秀,有力避免了教育劣质的情形,为吸引留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这一百二十多所大学对留学生敞开大门,校内设置多符合留学要求。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为留学生留学提供了合理的政策支持,鼓励留学生留学,在英国社会也存在寄宿家庭现象,这为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留学环境。

大量的留学生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带动了英国的消费。并且留学生兼职缓解了英国劳动力不足的情形。而留学生毕业后于英国就业又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科技支持……教育与资本的良性循环再加上因此带来的种种利益促使英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英国排名前十大学的2017年学费及2017年度世界留学费用排行榜:

(三)培训机构的教育产业化

鉴于人口严重老龄化的情况,英国对于劳动力的要求很高,所以英国培训机构数量众多,出现了培训常态化的现象。在英国,除了有私营为主的培训机构以外,还有政府主办的培训机构和政企合作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这更为教育多元化服务。英国的培训机构培训的类型多样,但主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这种形式的培训首先通过资金购买服务,使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其次以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这使得经济服务教育、教育服务经济,教育与经济共同发展。

二、教育产业化在矛盾中发展的中国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得中国在众多领域呈现出了矛盾中发展的状态。教育也不例外。由于人口基数大,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平衡,使得教育本身不平衡。政府追求教育公平,在“教育公平性”的原则之下并未真正实行教育产业化,然而在某些领域却呈现出明显的教育产业化特征。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先导。”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到新的高度。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中国紧锣密鼓制定“中国制造2025计划”,创新型人才备受重视。与此同时,南京、武汉等地打响城市的“人才争夺战”。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不甘落后,出台了《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上海人才引进政策》等相关政策。然而无法忽视的是当今我国教育资源不够充分,每年财政预留的教育资金面对每年庞大的学生数量有些捉襟见肘。

以下是2017、2018年度相关财政报告:

(摘自中国财政部2018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

各地区发展程度不一,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更为缺乏。公立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比例太小。因而丰富人才培养手段则显得很有必要。抛开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一途径,家长选择的其他方法便是让孩子上好的私立学校,抑或是花重金让孩子去培训机构补课。

(一)占绝对优势的公立学校

与英国不同,基于中国目前人口基数庞大、教育压力大和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状况,无论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国全以公立学校为主。这使得公立学校在教育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今年新推出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后,公立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制度保障,教育公平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家长也几乎“一边倒”地选择了公立学校。

同时,其他形式的教育正在为相对单一的教育体制进行补充。很多地区出现了类似双语学校的私立学校,虽然这些学校的数量很小,但这些学校却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

自小学三年级起学生便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学生都逃避不开英语这个“樊笼”。英语课程的开设是符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的。而类似双语学校的私立学校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能更早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这些学校毕竟数量较少,自从2007年教育部颁布最后一批纳入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全国只有16所学校具有20%以上名额的保送资格,如杭州外国语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等。

虽然私立学校蓬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学校的主体地位依旧不可动摇,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教育体制将长期实行。

(二)培训机构和职业教育飞跃发展

与英国不同,我国的许多培训机构主要是为了学生成绩服务或者为高考服务。就目前中國的教育体制而言,许多名牌大学录取学生的方式除了统一考试,还有特长和自招两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公立学校大多是大班制,针对的多是文化生,学生的成绩并不均衡。不少学生便需要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或者另辟蹊径,以特长和自招两种形式争取名额进入名校。目前全国高考生人数众多,艺术生和自招生的人数也不算少的情况,培训机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品牌先后成功上市。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期,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教体系。据统计,2015年我国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约有165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1%。目前我国众多职业教育学校为私营形式,也有许多学校是政企合营。

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众多新领域的出现,国家对于专业人才愈发渴望。2017年1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为“中国制造2025”服务。这一《意见》为我国进一步构建“校中厂”“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结语

英国和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的国家,但是都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这一冲击既是对国家的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针对当今的国情,两个国家都选择了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教育产业化对二者达到这一目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首先,教育产业化有助于培养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于英国而言,教育产业化在中小学阶段表现得更明显的是私立学校,在大学阶段表现得更明显的是开放的留学体系。中小学私立学校开设的课程能很好地为大学的继续学习服务,为大学培养人才,而大学开放的留学体系利于吸纳人才,人才越多越利于国家的发展。于中国而言,培训机构是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教育产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培训机构为了学生的成绩服务,帮助学生有更大几率考取名校。

其次,教育产业化作为获取利润的一种手段,能够促进资本的流通。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教育产业化都获得更多的利润,即使其中的利润所得有一部分是投资于教育事业,然而最终这些资本会以知识资本的状态存在。教育与盈利同时进行,一方面能够保障学校能够持续经营,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国家的智力资源不断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产业化将教育与经济相融合,当教育与经济的界线模糊时便很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对商业的追逐过度会弱化教育职能。当教育过于商业化,很容易出现学校花费过大最终让家长买单的情况。这时,家长难以承担学费,反而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使学生差别过大,对各地区发展不利。由于各地区本身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教育资源本身就有不小的差距。以教育产业化推动教育发展会导致资本不充足的地区教育资本更不充足,学生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在各地区人才水平不一的基础上,教育产业化会加剧教育的不公平。

针对教育产业化发展多度或者发展不充分的状况,可以试图从以下几点考量。一是在宏观上进一步政府完善管理体系,调整扶持措施,统筹规划,使各地区由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在不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向教育落后的地区倾斜。二是在微观上由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发展经济,为教育提供更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调动社会的科技力量,使互联网技术全面贯彻在教育中,辅助不同地区的教育向高水平发展。四是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同时使教育流动化,增加落后地区学生在先进地区学习的机会。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否产业化、如何产业化,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孔凡琴.多维视阈下的英国高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瞭望东方周刊 总第 733 期

[3]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王德浩.去哪里留学好[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2,(11):37-38.

[5]武翠红.传统与变革:英国教育史学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6]吴佳莉.英国中小学分层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