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下的师生课堂言语研究

2018-10-25张亚茹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言语比例师生

【摘要】言语是传播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和媒介。以某学院《大学英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为研究工具,本研究以期发现师生言语互动的特点,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互动的策略,力求为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及教师自身提高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弗兰德斯;言语互动

【作者简介】张亚茹(1984-),女,蒙古族,集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及英语教学。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提出了著名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 。该系统是教学过程中信息反馈工具,是一种创新的,客观的课堂行为分析技术。弗兰德斯将课堂上所有师生的言语互动分为三大种类,即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及沉默或混乱。并把每一分类的小分类用一个数字表示。其中教师言语分为7个小类别,分别是:1.情感,2.表扬或鼓励,3.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想法,4.提问题,5.讲授,6.给予指示或命令,7-批评学生或维护权威;学生语言分为3个小类别,分别是:8.学生被动说话-教师驱动,9.学生主动说话-学生主动;10.沉默或短时间的混乱。该系统要求研究者在课堂观察中,每隔3秒记录一次,并按编码系统的意义赋予其一个编码。这样,一堂大学英语课大约50分钟,共有约1000个编码,这些编码反映出课堂中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言语行为,进而反映出师生课堂互动的特点及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言语风格。

二、研究分析

研究者以某学院大学英语课堂的师生言语互动为研究对象,以非参与式的方式获取研究语料,即自然状态下的课堂录像。语料的选取兼顾全面性与对比性,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师生课堂言语互动行为进行编码、观察和记录,分析研究目标的迁移矩阵,力求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供有效的方法及建议。通过近一年的观察、取材及分析,研究者发现,我院《大学英语》课堂上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从总体来看,教师言语行为中,第1、2、3类言语行为普遍偏少,平均比例分别为4%,5%, 3.5%,但成熟教师这三类言语行为明显多于新手教师。第5类言语行为比例最高,平均比例为30%。学生言语行为中,第8类言语行为明显多于第9类言语行为,二者平均比例分别为18%和12%,也就是说学生受教师驱动的言语行为多于学生受自身驱使的言语行为。在男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的言语行为多于女教师的课堂。第10类言语行为,即课堂沉默或短期的混乱现象平均比例为5.5%,在专科班课堂上此类言语行为比例稍高。

从互动模式来看,样本中师生言语行为互动模式相对单一,以“问-答”模式为主,即“4-8”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模式。而“4-9”模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回答的比例相对较低。“9-3”,“3-3”及“3-9”模式在各课堂中出现的频次较低,接近于0次,而这些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批判精神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从纵向来看,较专科生而言,本科生言语行为中第9类言语行为比例提高。师生互动模式中的“4-9”模式“9-9”模式及“8-9”模式较其他层次课堂互动模式比例较高,“4-8”模式比例显著降低。这也表明,学生主动说话的行为较多,这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学生基础有关。较本科生而言,在专科班课堂上,第10类言语行为比例较高,主要体现为课堂沉默。男同学多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模式中的“4-9”模式,即学生主动回答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第5类言语行为比例相对降低。成熟教师较新手教师而言,第1、2、3类言语行为普遍比例明显提高,也就是说成熟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多地会关注到情感方面的因素;第5类言语行为比例相较降低。

三、建议与总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言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也就是说,除教学方法等因素外,言语表达形式也是把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的重要元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因此,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作为课堂言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应给予课堂言语形式足够的认识并适当做出调整。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对知识进行线性的再现,即主要言语模式为“5-5”,“5-8”和“4-8”模式。然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其言语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是灵活多样的。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学生的情感,认识到“9-1”,“9-2”及“9-3”模式的积极作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能够发言的机会不多。长此以往,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没有提高,主要言语模式为“8-10”及“8-7”。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大学英语》课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及时的、有效的指导、鼓励,积极有效应用“8-2”,“9-2”,“8-3”及“9-3”等言語交际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言语比例师生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