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培育路径

2018-10-25刘志鹏

祖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摘要:价值观自信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价值观自信才能使民族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如同世界文化树林中的一棵树,但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培养成众多大树中的奇珍异宝,那就要靠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自信。现代通讯技术发达,网络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下大学生如何正确地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民族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就为价值观自信和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一条相互连接的绳索,民族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

一、价值观自信的内容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联系

价值观自信首先包括了两点:“价值观”与“自信”。“价值观”这个概念严格意义上来说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出明确的概念。价值观通常被细分为抽象价值观和具象价值观:抽象价值观是指人们依据现有的生长环境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提取出的对事物的思考内容;具象价值观是指人们根据抽象价值观所思考的结果对事物的判定或是给实际存在的物质赋予价值,好比说是商场物品的标价,以下所有阐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两种价值观所提出的论点。再说“自信”,拆分开这两个字来说,“自”就是自我,“信”就是信念。自信就是对自我认知的信念的一种肯定,放在“价值观自信”中来解释就是对自我价值观的一种认同的行为。结合民族文化,只有当大学生们对民族文化有了详细的了解后,才会与其中的一些内容产生共鸣感,才会培养出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自信。

二、通过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自信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数不尽的瑰宝,其中不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比如尊老爱幼、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等优秀的文化信念。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信念引领的是中国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作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棵珍贵的“树”,民族文化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是发展。当代大学生要追求的不仅仅是科技上的超前,更要追逐民族文化上的优越,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好的去求发展,当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传承。

(一)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相似性

习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阐述到:“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理想信念为核心,在以三观的基础上建立群众的精神支柱;联系实际,抓住主线,从多方面多层次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持创新,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所述论题建立了通往捷径的路程,在正确的三观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符合的内容,贴近实际,用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并加以创新。

(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要通过精神去建立,同理民族文化价值观也要从民族精神出发,民族精神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纽带和支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以这种精神支柱为支撑,我们从中提炼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了我们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当然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要靠当代大学生继续传承与发展。

(三)历史文化发展同社会主义发展的联系

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华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绝不是偶然的。今天的发展是基于昨天的发展上提炼的,今天的发展也恰恰是对昨天发展的认可与进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先是由马克思主义演化而来的,它经过几十年开拓研究,并从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指导,它与历史文化发展有一定的相依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则要依照这种联系,传承文化思想价值观,并勇于推陈出新,建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实现路径

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会根据所学内容培养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如何使得吃惯了“文化快餐”的他们去更好的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这就需要结合现代观念对传统文化宣传方式加以改造了,具体做法如下: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教学内容,培养高校学生价值观自信

将传统文化融于高校的教学系统中,更便于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接触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的了解基础上再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在平時上课时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的介绍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据研究表明,人脑在纯文字的形式下接受内容的兴奋程度远远低于图文并茂时的兴奋程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点来说,要使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就要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程度高于没有接受过这种文化的学生,并且其爱国程度相对来说较高,对生活的热爱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相对较高,价值观自信使他们对生活事业有着更高的追求。

(二)结合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带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

老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看出理论的可行度。只凭借口述和文字的形式并不足以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只有通过不断地社会实际,才会让他们看见传统文化的优秀所在。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两个点去做到了:第一,通过定期的专家教授讲座,去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问互动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所接受的文化记忆深刻,并通过回答去解决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疑惑。第二,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文化馆,图书馆,烈士陵园,定期的让学生们去参观,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去切身的感受这些抽象概念上的文化,例如通过去给烈士陵园扫墓,去宣扬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的意义,在肃穆的环境里,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情怀,增加高校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样的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更加真实的能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引导。

(三)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外部环境的支持和保障。首先,高校可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大力营造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可以在自习室或教学楼贴上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名言以及文化名人典故。将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学校建筑中,定期举办一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板报、增加文化名人雕塑等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设施,令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潜移默化中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其次,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华传统节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伦理和情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向大学生宣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普及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提升价值观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潘婧,马小娟,张继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

(作者简介:刘志鹏,身份证号码:37130219981024141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