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8-10-25张海燕周维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板

张海燕?周维

【摘要】思维是一种与人类活动须臾不可分割的大脑认知活动,而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差强人意,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阅读思辨过程分为六个层级,以循序渐进地克服高中生在英语阅读的“思辨缺席”,进而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辨缺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板;认知能力分类模型

【作者简介】张海燕,周维,安徽芜湖县第一中学。

引言

在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中,传统英语课堂单纯地停留在培养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Byram(1997)曾提出,外语教学主要涉及对学生的知识、意识、态度和技能培养,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偏废。而根据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对英语学习意识和态度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英语教师和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只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这五项基本技能的局限性,并开始呼吁英语教学的改革。

一、“思辨缺席”的根源

1.舍本求末的学习方法。我国目前的高中英语依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这势必引导了高中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注重“功利”,追求“短、平、快”。在英语学习的接触阶段,绝大部分学生以“背诵”单词、短语、句型甚至文章的方法苦练自己的“内功”,但是,与此同时却忽略了思辨能力。

2.避重就轻的教学方法。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标准注重外语的准确度以及流利度,因此,“听、说、读、写”是高中英语课堂永恒的话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英语教师大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模式”对学生能力进行测评,对则褒,错则贬,以致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教学被“刻板化”了。

3.有失偏颇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得益于当前中国英语教学重视“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念)。教师为有效控制课堂和实现高效成果,责无旁贷地按照典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分析——样例练习——小结作业)主导英语课堂中所有的活动,使其呈现出常规有序的状态。

4.形同虚设的教学评价。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涵盖如下指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素养、学习状态等五个方面。在课堂评价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于教师以上指标的考查和评价在客观上有失公正,并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评价方法作为指导;其次,教师在被评价之前,早已提前厉兵秣马,在评價结果上必然稳操胜券。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方案构建

本文基于“Shark Attacks”这篇文章,从以下三个环节对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第一环节:电影导入。在进入“Shark Attacks”这篇文章之前,教师使用“电影导入法”,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Jaws。这部电影是1975年上映的一部的美国惊悚电影,时长124分钟,主要内容讲述一个名叫艾米蒂岛的暑期度假小镇近海出现一头巨大的食人大白鲨,多名游客命丧其口,当地警长在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和一位职业鲨鱼捕手的帮助下决心猎杀这条鲨鱼的故事。

对于尚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十分可怕,是一部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大餐,但正因为如此,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触动,进一步调动他们阅读“Shark Attacks”这篇文章的主动性。

第二环节:小组讨论。在播放完电影后,教师专门组织学生对电影进行评价。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抛出如下问题:

a. How does the shark attack people in the film?

b. If you were the one who was attacked by shark, what would you do?

c. How well do you know about attacks?

这三个问题与阅读材料息息相关。在“Shark Attack”中,提到了三种类型的鲨鱼攻击:hit and run;bump and bite;sneak。这三种方式的后两种对于人类是致命的。因此,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必然在脑中设想:当遭到鲨鱼攻击时,应该怎么办?此时则顺势让其进入到第三环节的主动阅读。

第三环节:主动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进入到主动阅读中,探寻鲨鱼攻击的奥秘。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在PPT上展示如下话题:

a. The great white shark, the tiger shark and the bull shark, which one is the most offensive shark?

b. hit and run, bump and bite, sneak, which one causes the deadliest danger?

以便创设让学生进入到思辨形成的前两个条件的环境。

学生从传统囿于课本的阅读环境中解放了出来,进入到一种思辨式阅读中,他们可以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知识进行欣赏或批判,也进一步形成了自我的兴趣、能力、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强了综合素质。

三、结论

要避免高中课堂中的“思辨缺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辨能力,教师是最大的引导者。作为青春期的学生,高中生对于“思辨”一词的认知尚处于蒙昧阶段,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创设环境,引导其参与到兼具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中来。

其实,除了阅读之外,对单词的记忆、语法的理解、句型的应用、写作的操控等无一不需要思辨能力。所以,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现状,站在战略层面上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有效训练,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具有思辨思维的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高一下学期)(第3版)[M].译林出版社,2010, 18.

[2]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三板
新三板·数据
新三板企业诚信档案
新三板企业诚信档案
新三板挂牌企业诚信档案
新三板拟转板公司最新动向
基于文本解读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新三板:新三板挂牌公司近9000家
新三板:新三板挂牌公司近9000家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