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看英语双宾构式
2018-10-25王丹丹
双宾构式也称双及物构式,是英语中一种极其常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机构主义等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梳理了英语双宾构式的认知特点,从认知角度重新认识英语双宾语,比较传统的语法指导下和通过认知方式对双宾构式的习得的差异。
一、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再认知科学的理论背景上建立起来的,认知科学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形成其主要理论基础,这个术语出现于1971年,用来指真正对大脑中的语言进行的研究(Lamb,1988:381)。认知语言学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同样的解释。(王寅,2006:11)充分考虑了人的主体作用,强调语言与人的身体经验密不可分,语言能力是人类整体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同时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又促进人类认知的发展,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
双宾结构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王寅(2006)从词法的结构分析了双宾构式和与格构式在意义上的区别,熊学亮(2007)从双宾构式的基本特点、动词的中心语义的认知框架、双宾句式的原型分析等方面研究英语双宾构式。
二、双宾构式
双宾构式的语义是表达“传达”、“传递”或“给”,其基本表现形式是 NP+V+NP1+NP2,典型的双宾构式有一下特点:施事(NP)一般是具有主观意愿的人(非生命体除外);间接宾语一般是有生命的人;构式本身具有“传递”“给予”等基本构式含义。例如:John gave the man a phone. 双宾构式的认知框架中基本都含有:给予者(NP),接受者(受事),传递物。认知语法坚持以身体经验出发,研究语言结构,双宾构式以物件转移、某物移动、经历某事等体验哲学为认知基础。
例如:(1)The boy gave Mike a pen.
从认知角度来看,这个句子表达的是the boy 自愿并且主动将“a pen ”给予Mike, 根据距离像似性原则,在句子中,the boy 与Mike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在语义上,我们可以推断the boy将a pen交到了Mike手上。
传统语法认为:(1)The boy gave Mike a pen.
(2)The boy gave a pen to Mike.
Aoun认为,(2)是基础生成的,DP a book 的提升是通过句式上的波动来实现的,移到下一层的D Mike的格是由嵌入的介词to分配的,因此与格结构便生成了。两个句子在语义上毫无任何差别,二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
三、双宾构式的语义特征
1.在双宾构式中,施事是自愿的,并无外力压迫。例如:Steve painted Mary a picture.该句中的动词paint用在双宾构式中使得整个句子的语义变成:Steve自愿的、主动的为Mary画了一幅画,并不是Mary向Steve索要。如:Bob told John a story.指Bob主动给John讲了一个故事,而不是John无意中听到Bob说的这个故事。
2.受事的语义限制,一般说来,受事都应该是有生命的。如:I give him some money. 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受事是无生命的,比如:I give the desk a new coat. 当然在这句话中,通过隐喻手段将本来不应用于双宾构式的非生命的词用于双宾构式。用隐喻手段将其交际功能扩大,表现能力增强。
四、双宾构式的习得
胡学文(2007)中国学生英语双宾構式习得—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中通过对大量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双宾构式的习得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双宾构式的发展模式与英语母语儿童该结构的发展模式相似; 中国学生使用的英语双宾构式的意义范围要小于本族语使用者的意义范围; 中国学生英语双宾构式的错误主要源于汉语母语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实际情况,讲解双宾构式的共性,同时列举双宾构式个性的方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让学生真正掌握双宾构式。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dele. E.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3]Wang Yin(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4]Xu Shenghuan(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5]Xiong Xueliang(熊学亮).英汉双宾构式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261-267.
[6]Hu Xuewen (胡学文).中国学生英语双宾构式习得——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7.
【作者简介】王丹丹(1990-),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