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应用

2018-10-25胡青赵海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字理识字小学教学方法

胡青 赵海红

摘 要: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以其形象而又寓于理性的建构体系承载着中国文化。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以汉字的构形理据为出发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高效地引导小学生识记生字、辨析熟字、矫正错字,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字理识字 小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04-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1]最新修订版提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并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与表达美,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如此繁重的识字任务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小学识字教学基本过程大致如下:先以拼音教学认读字音,以笔画、部件教学熟练字形,以组词造句理解字义或以随文识字讲解词义,再辅之反复读、重复写。这套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为几十年来的识字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发展,这种方法逐渐显露出它的不足与弊端。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形成不足,识字过程中大多以机械记忆、接受学习为主导,很难识记汉字中的音节读法、偏旁笔画,所以学得不易忘得还快。教师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识字教学上,但学生还是常常会出现“写倒画笔”、“熟字回生”、字音字形混淆等现象,由此识字教学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1 字理识字教学的概述

1.1 字理释义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虽然在化繁为简的演变过程中汉字的线条和结构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绝大多数汉字字形的发展与字体的演进是一致的、重合的,笔画与结构上都遵循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这种构字特点和规律就是字理。具体而言,字理“指汉字构造时每一个部件,乃至每一个点画被采用、被按某种程式拼装的理由和依据[2]”。因而,现代汉字始终未曾与原有的造字原理截然脱离联系,汉字的音、形、义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1.2 字理识字教学法释义

字理识字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3]”此方法抓住了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利用汉字的义符系统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的呆板性、反复性,字理识字教学法更注重“为理解而教”这一教学信条,主张在向学生传递客观的字音、字形、字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汉字意义的主动建构和深层理解。课堂识字教学的特色在于运用依形释义法、比较法、观察法、联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形象的“识字地图”,在识字过程中体验先人们造字时的逻辑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应用

以理论指导实践,将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小学课堂中是尤为重要的。针对小学生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识记生字、辨析熟字、矫正错字为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突破点。基于这三方面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多管齐下,各个击破。

2.1 识记生字

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快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根据字形特点和教学需要,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充当润滑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 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就是通过观察实物、图画或自然现象等帮助学生理解字形、字义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具体直观,生动形象,学生容易接受,便于记忆。如教“伞”字时,可在课堂上出示一把撑开的伞,与字形形成对照,引导学生分析伞的构造,上为伞顶,中为伞撑,下为伞柄。再如教“门”字时,可让学生观察教室的门,使他们看清“门”字像门框的方正形状。再如教“尖”时,可在多媒体展示一张草芽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草芽上部窄小、下部宽大的形状,以理解“尖”的含义。

2.1.2 联想法

所谓“联想法”,就是头脑中勾勒出与汉字构造相关的文化风貌图的方法,以加深对汉字意蕴的解读。正如安子介在《劈文切字集》中所言:“汉字是古代先民创造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整个汉字系统就是一幅‘初民生涯图[4]”。如“男”字,上田下力,描绘了一幅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图;如 “明”字,日月为明,则绘制了一幅日月同悬于空中,交互辉映图;如“旦”字。上边的“日”是太阳,下边的“一”为地平线,呈现了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来,若明若暗的画面。

2.2 辨析熟字

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常有“熟字回生”、混淆形近字的现象,难以分辨出几个相似汉字之间的区别联系。通过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搭建教学支架,让学生从汉字本质上把握异同规律,并逐渐迁移至其他生字的学习中。

2.2.1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立足于文字学,去分析对比一组字形相似的汉字的方法。如“即、既”二字,从甲骨文最先的构字可看出,“即”字字形的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的本意是“就食”。引申义为“接近、靠近”,立即、若即若离就有此意。“既”字相反,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部向后转过去,表示“吃饱”了。引申义为“完”、“已经”,既来之则安之就饱含其意。

2.2.2 以小见大法

所谓“以小见大”法,就是从汉字构造的偏旁部首的小方面入手区别其不同意义,再放大区别两组汉字不同意义的方法。如偏旁“阝”,在先人造字之初放于不同位置的“阝”有不同的含义,只是在汉字演化过程中变形为一个相同的偏旁了。左“阝”(阜)最初的字形像土山的样子,所以“阶”、“陆”、“阳”一类字与山坡相关;右“阝”(邑)最初的字形是一座城镇,下部是一个席地而坐的人,所以“都”、“郡”、“鄰”一类字与人口聚居之地相关。如此科学地区别了左“阝”和右“阝”之后,学生就能发散思维,猜出“邯郸”这一生词的意义了,也不会混淆这两组字的意思了。

2.3 矫正错字

小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常会出现“缺胳膊少腿”、“张冠李戴”等情况,这就使得错字成为了学习语文的“拦路虎”。这时,用汉字声旁、形旁的特征来强化正确字和错误字间的差别效果极佳。

2.3.1 依声矫正法

所谓“依声识字法”,就是利用汉字声旁表音的作用来矫正错字的方法。用错声旁,往往造成错字。找出声旁的表音规律,便于纠正错字。如“痕迹”的“痕”字,学生易把其中的“艮”写成“良”,老师可学生解释为声旁“艮”(gěn)表示“痕”(hén)的发音,发音虽经演化但仍有相似之处,而“良”(liáng)是不能表示发音的。

2.3.2 依形矫正法

所谓“依形矫正法”,就是利用汉字形旁的表意的作用来矫正错字的方法。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易错写为 “盲”,老师可学生解释为“肓”是体内心下隔上的地方,所以用“月”(肉)作形旁。因而“病入膏肓”是指病魔已经侵入到膏肓,达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而“盲”是失去了视觉功能,所以才用“目”作形旁。

3 结语

笔者认为,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识字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学习汉字的方法,以拓展文化视野、提高学识修养。因此,教师们要大胆尝试,在进行传统的笔划、部件教学方法教授的过程中,补充运用以“汉字的理据性”为指导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兴趣设计教学,让学生成为识字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周复刚.略论汉字构形理据的认识及其运用(杂志)[J].贵州文史丛刊,1992,(2):18.

[3] 贾国均.字理识字研究与实践[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8:17.

[4] 安子介.劈文切字集[M].香港:瑞福有限公司,1987:9.

作者简介:胡青(1997-),女,四川达州人,绵阳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绵阳师范学院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负责人。

赵海红,女,浙江云和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字理识字小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