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施途径

2018-10-25黄红梅

祖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实施途径乡村振兴战略

黄红梅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在十九大召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相关工作的部署,更是将发展乡村、解决“三农”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根据十九大的要求,提出了“三步走”计划表,让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较为准确的计划落实时间。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着手,分析其科学内涵,并着重探讨该战略的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科学内涵 实施途径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占比重较大,农业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收入也较大。因此,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是关系到我国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党的十九大将其放置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反映了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深刻认识“三农”问题的体现。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关键与落脚点

乡村振兴战略,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措施,体现了乡村未来一定时期内全方位的发展方略,所以,它的核心在于“战略”。该战略以国家为实施主体,广大农民群众为依靠主体,其内容宏观、全面,包括农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在内,对关系到农民根本利益的问题给予明确回答,处处为农民着想,大力度发展农村建设。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奠定了“三农”工作在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党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指明了工作方向、工作原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准则。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振兴”,只有城乡差距缩小,乡村全面振兴,才能实现整个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落脚点在乡村,目的是实现农村在新阶段建设的延续,各项资源设施与城市相融合,并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首先是在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下,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成长,使得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发展形势良好,农产品总产值稳速增长,农产品供大于求,保证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其次,农民转行就业空间增加,收入升高,在国家一系列不断提高力度的脱贫攻坚措施下,农民收入总体形势喜人。同时,随着农村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生活、医疗等方面均有了保障,与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再次,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的修建,也进一步加大了農村城镇化的脚步。

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我们党对“三农”解决问题的巨大创新。我党对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有效化,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出了更多扶助政策。在具体工作上,我党也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农民创业、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通过对过去农村战略各项措施与完成目标的系统总结和升华,根据我国社会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建设国家新征程中,推进我国进入农业强国的重大举措。该战略的提出,代表着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作为,以及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通过我党对“三农”问题在新阶段特点的分析,坚持统筹兼顾,突出解决其中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努力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相适应。

乡村振兴战略,从生产、生态、精神文明、治理、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提出总体要求,并对农村各项关系农民利益的生产经营制度作出了宏观规划。可以说,在理论层面上,按其总体要求与规划相结合来说,如王亚华、苏毅清在《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一文中所述,共有五方面的科学内涵,包括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土地承包期限、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等。叶兴庆在将该战略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要求相比较后认为,该战略对农村发展的要求更高。虽然总体要求只有短短20字,但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基础、关键、保障、目标,将上述五方面统一于这一战略中,在详细分析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后对解决“新三农”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目的在于让农民群体能普遍获得归属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建立农村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制度,完善水电、道路等基本设施,在绿色生态的基础上加大农民创业力度,在政府有效的扶植政策下,鼓励农民们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提高农村总体生活水平,尽可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层面的内涵,在于运用有效、可持续的方式推进脱贫攻坚举措,全面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因此,我们应当明白,该战略是一项长期战略,非一日之功;在脱贫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保护,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逐渐、有序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特点制定不同措施,分步骤执行;培育壮大乡村经济活力,出台各项扶植政策,开发乡村本土资源,鼓励农民创业;正视村庄消失的可能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难题,需要按照总体要求,把握大体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该战略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途径

(一)国家整体策略制定

国家整体策略的制定,始终是该战略的核心,通过整体策略,能进一步为该战略指明方向,让执行者能根据这个方向拟定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从而保证农村发展的方向能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制定,以及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能消除所有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帮助农业农村发展突破瓶颈。

(二)强化农村各项制度供给

要想顺利实施战略,关键在于制度供给。需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产权、要素在市场化配置、流通方面的制度供给,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让各主体、要素能在市场化配置的基础上充满活力;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打破城乡间的壁垒,实现各要素、资源的流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保证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农民群体在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发展上做好保障。注重发展短板,实施精准脱贫,尊重与保护农民权益,给小农生产留足发展空间。

(三)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培养新型农民

通过产业联动、技术创新等方法,集约化配置各要素,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农民群体创业,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为现代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以及该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提高农民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投入使用新设备,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民建立交流平台,分享新技术经验、心得,促进乡村文化发展。需要引进农业人才,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建立与完善各項农村保障措施

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三权分置”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加强对建设用地的长远考虑,让农村土地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发展,提倡绿色农业生产、绿色经营。做好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制度的完善,让农民群体没有后顾之忧。

四、结语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站在时代发展的立场上,深入分析我国“三农”存在的新问题,根据新情况、新目标,提出新的解决举措,并对“三农”的发展提出了较以往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上,我们需要坚定跟随我党制定的方向,把握时代脉搏,依据“三农”特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关键,将振兴战略有效落实在”乡村”这个落脚点上,实现乡村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钟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知网网络首发,2018,(05).

[2]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49-55.

[3]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4]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06):795-802.

[5]刘合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参与主体[J].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知网网络首发,2018,(01).

[6]唐安来,等.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江西的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06):803-808.

(作者单位:如东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实施途径乡村振兴战略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美丽宁波”的科学内涵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