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问题的思考

2018-10-25赵娟

祖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科学化新时期

摘要:党群沟通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核心要素,新时期党群沟通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构建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党群沟通机制的传统优势,又要科学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党群沟通规律,积极进行适应新媒体诉求的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的创新。

关键词:新时期 党群沟通 科学化

党群沟通机制是指我们党与群众在沟通过程中形成的主体、信息、渠道、载体、效果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党群沟通機制科学化,就是遵循党群沟通机制的客观规律确定党群沟通机制的目标、任务和方法,从本质上讲,就是在现代民主政治语境下,党与群众由被动沟通向主动沟通、由单向指令型沟通向双向互动型沟通转变的过程。

一、构建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

沟通是否有效,是判断党群沟通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只有与人民群众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路径。

(二)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是有效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工作方针和政府政策的变化。立足新时代把握新规律谋划新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构建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精准识别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把握群众的新需要、新诉求、新问题、新期待,是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

(三)科学的党群沟通机制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中,要通过激发群众参与,实现由传统党群管理向现代党群治理转型。从这个角度讲,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与党群治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和高度契合性,在实现党群治理的过程中,构建平等、协商、互动的新型党群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沟通主体参与不对称

党群沟通机制的主体,包括党的干部和群众,二者参与呈现不对称状态。一方面,由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意识受“官本位”影响,与群众交流极少,认为群众文化水平低,没法沟通;有的认为党的政策是科学的,没必要沟通。甚至在一些重大事件上,也有完成“任务”的心态,以求稳为上,影响到群众的知情权,也就影响到了群众的参与权。

另一方面,对于基层群众,不同的群体对于同一件事情,参与的热情不一,有的高,有的低;同一群体对于不同事件,也会呈现截然相反的参与热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事件本身与自己利益的相关度,利益越具体直接,参与度越是高涨。利益的相关度与参与热情成正相关。

(二)传统沟通渠道遇冷

现在,党群沟通方式和渠道不断得到拓展,传统的有政协、人大、党组织、工青妇、报纸、媒体等,新生的有社团、网络等呈现多层次网状沟通结构,各级基层党的组织系统在信息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沟通渠道遇冷,新兴网络媒体如火如荼,二者冷热反差急剧拉大,并且有加剧的趋势。

主要原因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新媒体的沟通功能在日益强化,对我们党原来和群众进行沟通的功能形成挤压和侵蚀的竞争关系。政党和民众的关系实际上是放在“政党、群众和国家公共权利”的三维框架之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群众通过政党来控制公共权利,通过政党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通过政党来使公共权利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如果说这个过程中政党的功能被新的渠道所影响的话,则民众对政党需要的依赖就会大大地降低,甚至会越过党组织来表达诉求。

(三)传统沟通信息权威性式微

在传统党的信息传输系统中,不管从中央到基层还是从基层到中央,或者说同一层级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都面临着信息流动中的抽象、简约、筛选。而网络世界,信息传输是直接的。传统信息传输流程决定了信息的时效性远远滞后于网络信息,再加上由于沟通的多层级性,中央难以及时听到基层干部反映的问题、基层群众的声音,党群沟通往往会出现信息不畅的现象。传统沟通信息权威性自然会呈现出由强趋弱的态势。

新媒体的信息直接传递特点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消蚀作用非常明显,比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这样一种风险,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基层组织资源汲取的功能也减少了,此类沟通不再发生;同时,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生产方面和群众进行对话的渠道、机会也在减少;传统上,政党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党建的阵地来进行,但是现在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很多青壮年,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主要依赖网络来获取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信息传播绕过了基层组织。结果基层党组织被“悬浮”起来,从长期来看也必然会挑战党群之间趋于缓和的关系。

三、新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的对策建议

党群沟通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政治引领,一是诉求回应。与此相适应的党群众沟通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沟通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党有双重属性,它既是领导党,也是执政党。

(一)充分发挥传统沟通机制的作用

在新媒体环境形成之前,传统的党群沟通的形式,主要是依据社会结构的变迁,通过包容性的沟通和社会的各个群体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

1.积极落实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发展党员工作要坚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我们党每年要增加大量的党员,党员可以大大的增加党和社会的接触面。党员结构多元,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同时,党员也嵌入到社会之中,党员和社会进行对话的过程,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执政党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2.深化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制度实际上也是为了增加执政党和群众沟通的制度化途径。党代表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党员群体,这个地方的党员群体要和社会进行接触,实际上就把社会信息传递到党代表,党代表通过党代会的形式,再进行一個组织化的传递。然后再通过制定政策,进行政策输出。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首次明确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这是改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

3.坚持依法协调群众利益。群众和执政党进行沟通对话,其背后隐藏的是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利益诉求可以分为三种:生存型的利益诉求、发展型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公正解决的诉求。新时期,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第三种利益诉求的群体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党在十九大再次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实际上也是回应这样一个社会利益诉求越来越多的一个问题。执政党公平地解决问题,就获得了权威。执政党树立权威之后,就会提升党群沟通的顺畅度,降低沟通成本。

(二)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沟通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群沟通分为常态化沟通和非常态化沟通两种情况,非常态化沟通就是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的危机沟通。

1.直面新媒体环境下沟通的困境。新媒体是一种信息量大、种类庞杂、情绪焦虑、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作为党群沟通的两个主体:一是政党,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不懂新媒体,不会用互联网,不善于用互联网;二是群众,群众也不善于使用互联网,也不会通过互联网进行理性表达。所以,目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党群沟通处于从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阶段,过渡时期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新媒体环境下的党群沟通分为常态化沟通和非常态化沟通两种情况,非常态化沟通就是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候的沟通。

2.建立健全常态化条件下沟通的制度。商洛沟通就是走群众路线,我们要从网上来,到现实中去。借用虚拟网络沟通的便捷、直接和高效收集群众诉求,但是最终要解决问题,还要落到现实空间里去,还要从线上走到线下。网络沟通用语要 “入乡随俗”。尊重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碎片化、短小、精华、微言大意,不能用常态的官话、套话来说话,说网民听得懂的熟悉的话。

3.构建非常态化条件下沟通的对话机制。非常态化条件下,构建及时有效的对话机制非常重要。基本要求是:抓住沟通时机,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一定时候说不如第一时间说、尽快说不如抢先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大家说不如专人说、分别说不如统一说、用技巧说不如用事实说,第一时间要用真实的事情,充分的说真实的例子、真实的事件、真实的说、及时的说、有感情、有诚意的说,这样才能在危机性事件发生时,实现与群众的有效沟通。

(本文系山东省2017年全省行政学院系统定向委托合作创新重点课题“新时期党群沟通机制科学化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HZKT201717。作者简介:赵娟,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行政学院,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化新时期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以党建调度为抓手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统战工作科学化:一个整体性叙述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经验、困境与路向——解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