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10-25张娜刘雅丽

祖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挑战

张娜 刘雅丽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虽然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这五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以及人的文明素养急需提升等。本文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实践途径,以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挑战 实践路径

在党的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中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继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小康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被提出来的。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一)发展历程

小康社会的发展是从古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形成的。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小康这个词语主要是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种小康代表古代人民对安康稳定生活的期望。 而“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则是来源于《礼记》,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延续了传统思想中对“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小康社会的内涵则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得以丰富。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提出小康社会,但是却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在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对“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做出了阐述,同时并将其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自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之此基础上,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理论指导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之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针对我国现今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发展历程,准确的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对于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人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它是涵盖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以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以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为总目标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小康社会。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1]目前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根据我国现在的发展现状,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难度大、时间紧迫。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和老年人、病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脱贫难度大。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在实行扶贫任务中存在形式主义、数字脱贫以及扶贫不到位不精准的问题,导致国家资源浪费。我国将在剩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农村偏远贫困地区以及特殊贫困群体同全国在二〇二〇年一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二)生态环境改善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这五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前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生态环境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急需改善,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缺失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成效并不大,存在形式主义,生态环境改善任重而道远。

(三)人的文明素养急需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是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新时代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社会上仍然存在许多不文明的现象,阻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文明素养之间存在两级分化即当前人的文明素养与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不协调以及当前人的文明素养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

当前我国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日期越来越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也越发突出。在有限的时间里,针对性的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这些突出问题尤为关键。

(一)坚持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关政府部门立足于我国的扶贫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针对性的采取了许多扶贫措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这些都推进了我国扶贫工作的进程。但是随着我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的脱贫工作成为了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要求我国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党和政府要坚持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精准定位,目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分布,加大对这些地区和人口的资金投入,立足于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其次明确划分那些人口属于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脱贫,并定期进行访问,确保脱贫真正落到实处。最后要正确理解扶贫的含义,将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防止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返贫,真正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

(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党和政府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着眼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强污染防治以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进而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知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体制还不够完善,生态环境改善任重而道远,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各行各业都要提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被动的接受绿色发展理念。其次要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改善生态监督机制,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用制度来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最后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不能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顾此失彼带来的后果是经济的短期发展与环境的破坏。因此国家应该在全社会贯徹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让人民真正从思想上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人的文明素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的文明素养要与社会发展的程度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切实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立足于当前社会人的文明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实现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面提升人的文明素养的价值导向,首先应在各个领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比如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对学生的培育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在社会上,可以通过宣传类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在实践活动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其为行动准则。其次相关部门应制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奖惩和监督机制,促使人民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习惯。

只有积极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决胜期的挑战,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使得成果惠及我国全体人民,实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先锋队,2017.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挑战
我来挑战(二)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