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2018-10-25张卫
张卫
[摘 要] 班级制度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能营造出优良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我们可以从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理念、组织结构、岗位职责、核心制度五方面出发,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岗位制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模式。
[关键词] 立德树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与实践;岗位制
一、背景
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能影响孩子们的行为、学习等多种习惯,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自主发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能孕育出优良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二、指导思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自此,“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把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仍需要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广泛深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并加以灵活运用。
1.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是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具体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以先进教育案例为范
从中外优秀的教育理念中汲取精华。如:卢梭和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郭思乐倡导的“生本教育”;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等。还有近些年口碑较好且实用的教育类书籍,如《卡尔威特的教育》《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第56个教室的奇迹》《正面管教》等。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俞国良先生指出: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管理与教育相结合。既然是管理,就需要确立基本理念,并建立相应的班级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自主管理、无为而治
本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信任学生的宗旨,提出了“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充分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每名孩子在班级中都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又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增强他们的上进心、集体荣誉感等。班级管理人员任用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轮岗和竞岗,保护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无为而为也是管理过程中追求的理想境界。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组织结构
制度文化最早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在参考企业组织结构和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班的组织结构(见图1)。
3.岗位职责
孩子们明确了解各自的岗位职责(见表1),并经过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后方能上岗。班级管理中,力争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目标,让孩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人人把事做好,一个班级才能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4.核心制度
制度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反映着班级主体活动的规则。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集合师生集体的智慧,我们班制定了每周“个人综合表现评价制度(表)”(见表2),根据学生的品行、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情况的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周考核的基础分为零,既有加分项,也有违规扣分项,每周(5天)累计的总分就是该生当周的个人表现分数,该分数要登记在“学生成长记录本”上作为家校沟通的一项依据。个人考核的分數可以按照相应的标准兑换成至善币和星星卡,每周一中午可以凭借至善币和星星卡到学校大队部换取礼品。每周一的班会课上,正班长总结上周的个人综合表现情况,并为个人综合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奖,可以是孩子们制作的小礼品或老师精心挑选的礼物。连续三周个人考核为负分的同学需要进行个人反思或者进入三方(家长、老师、孩子)会谈室会谈。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班级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刚性的硬制度,旨在约束、限制、规范孩子们的各种习惯。当班级制度文化成为一种常态时,孩子们外在的行为才能内化为一种修养和品性,达成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建设合理、弹性、人性的班级制度文化必能孕育出深层的高雅的班级精神文化。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