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8-10-25唐逸萍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走向国际,从业人员不仅需具备行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与试验中,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促进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简介】唐逸萍(1989-),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SB0768。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轨道交通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困境。2013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的举行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期(杨晋,2016)。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出台了《中国交通发展》的交通白皮书,所有拥有居民超过三百万的城市将开始或继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未来几十年,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促进了专业本身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专业。
正如中国“高铁外交”战略十分成功地把中国铁路技术推向国际市场,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需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先进技术,同时我国培养的轨道交通人才输出也会提高中国的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轨道交通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7年12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已为美国波士顿的地铁系统配备了“中国制造”的列车,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世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精进,还需强化英语能力,从通识英语学习的层面上升到专业英语层面,结合具体行业运用到实践之中。2004年,蔡基刚先生于《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一文中提到:“随着我国和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校转型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综合人才,将行业英语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学习显得尤其必要。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朝阳专业,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对其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与试验中,亟待进一步完善,基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本文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本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模式改革
2015年10月由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转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配套措施,将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高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也明确将应用型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类型纳入院校设置工作当中。目前,在各省份遴选出300多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了转型改革试点。一批试点高校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学校治理结构等方面积极改革探索。笔者所在院校作为试点高校之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这一要求积极响应,其中轨道交通专业被作为重点打造专业。通过对所教学的4个本科交通运输专业班级136人涵盖高铁、地铁等方向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对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专业课学习激情较高。但就专业英语的学习情况还不容乐观,所学习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服务类英语层面上。39.7%的学生表示期待出国工作机会,想学好专业英语。50.7%的学生表示对专业英语学习兴趣一般,因为在国内用处不多。剩下9.6%的同学表示英语基础差,学不懂,不想学。
1.教材建设。目前市面上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英语教材大致分为两类:以站台服务型英语为主如杨国平《城市轨道交通实用英语》,或以运营控制等技术型为主的如李建民《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等。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已位居世界前列。在已有的相关教学资源中,大多以这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为例编写教材。在中西部地区,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开通,为中西部首条地下铁线路,随后成都地铁进入高速发展期,除了地铁,成都的现代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熊猫空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和试验当中,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态势。本项目组基于现实情况,编写了一部以成都及周边的城市轨道建设为主的教材,读者能在日常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快地吸收掌握,并在实习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由于时代与技术的不断更新,本教材选取了国内外最新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材料,同时加入紧跟时代步伐的各项技术应用。
2.教学内容与安排。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前两学年大部分课程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尚不深入,这个阶段选用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材需要难度适中,以概述性为主。并且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过级要求,学生还需要学习通识英语,因此前两学年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基于此现状,笔者建议大一学年以口语实践型的服务类英语为主,练习inquiry, ticket service, security check, taking the metro等常见情景,锻炼学生的日常服务英语能力。大二学年从服务类英语逐渐向专业英语过渡,着手学习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如light rail, tram, maglev, monorail专业词汇,阅读相关的英文材料,对其有全面的了解,提高阅读、翻译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也为大三学年学习专业性非常强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前两学年的课时长短可根据各校的教学情况灵活安排。大三学年通识英语学习已经结束,则全面进入难度较大、专业性强的专业英语学习,如signal control, containerization,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等。
3.師资力量建设。对师资力量的调查上,笔者所在外语系部接近60名英语教师中,无专门承担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教师基本上根据自己的英语知识自学备课,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在师资培养投入更多精力。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分为服务与运营两大类,服务类英语如路线询问、买票、乘车等英语属于日常生活用语,对这一部分的英语教学,大部分英语教师皆可胜任,但对于较专业的运营类,如信号控制、行车组织等英语,涉及到非常专业的图表等知识,仅凭英语教师的知识不足以胜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轨道交通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向交通运输系的教师请教学习后任教,或者让交通运输系英语较好的教师来承担此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校外语系与交通运输系已经着手共同建设轨道交通运输概论这一门课程。但从长远来看,还需专门培养一批教师来教学此门课程,因此教师去已开设此类课程并发展比较成熟的院校去进修方为长远之计。
4.考核机制。在常规的纸质考核基础之上,实行灵活的“1+N”新型考核方式(1代表期末考试, N代表学生平时的各个学习实践环节)。在改革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评估模式,创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平台搭建。根据“订单班”、“校企合作”的实践方式,将其细分为具体的专业方向如站务售票、行车调度等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组织“英语实训”,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和巩固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实践环节做详细记录,及时发现难点之处,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在高校转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根据社会实践要求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教育工作中的重心。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高校与教师还需不断积极探索更健全的教学模式,为更快更好地打造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杨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16,12(30):117.
[2]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