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8-10-25郭小平

中国经贸 2018年18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国有企业

【摘 要】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也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说,经济管理是企业在行业中获得生存以及竞争优势的关键,关乎着企业的存亡与发展,但现阶段国有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围绕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现存的经济管理问题和加强管理的举措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经济管理;国有企业;发展;地位

一、引言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加强经济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占据有利市场地位的重要前提,还需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经济管理的模式,提高管理成效。

二、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经济管理能够起到稳定协调的作用

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够起到协调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作用,将企业的经济与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通过经济管理能够加强国家以及政府对企业经济的调控,使国有企业在宏观调控下良好的、有序的发展。

2.经济管理能够起到协助补充的作用

我国的国有企业都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且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与层次性。不同地区的国有企业拥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起到着相互协调和补充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不断推进企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完善,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经济管理能够起到创新的作用

如今,我国的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国有企业也需要开创创新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以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特色。这样一来,能够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管理模式,加速了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

只有以完善的机制为基础才能有效的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国有企业制定出的经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且没有跟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整改,难以使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市场环境相适应。

2.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如今,国有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中,普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足。企业的管理者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中,很少看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成效。这一问题将会导致国有企业资产修旧费用的执行工作难以开展,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影响到了经济效益。

3.市场监督体系的缺失

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对市场潜在风险难以进行有效和及时的评估,使国有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面临极大的风险。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一些重大的经济管理决策时没有可靠的依据,随意性较强,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正面临严重危机。

4.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尽管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但一些传统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命依然存在行政任命的形式,导致该岗位人员专业素质、经验和能力不足,难以有效的开展工作。对于基层员工,同样有许多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进入到了企业当中,这一现象严重拉低了国有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相对于一些私企来说拥有部分垄断的特权,没有经营方面的压力,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危机意识,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不高,更没有积极地开展经济管理工作。这将严重阻碍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自身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要求全员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监督体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责任,最大发挥监督管理工作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其次,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创新和改变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势在必行,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企业领导人、各层管理人员和各个管理团队三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尤其是企业领导人要率先转变观念提升能力,为把各项管理策略执行到位作出有力的保障。

2.制定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

企业想要获得不断的发展,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管理机制建立是重要的前提。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和发展特点,结合国家和政府的下达政策,重新制定经济管理制度,找出现存问题,使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和谐的发展。此外,由于不同地区的国有企业所處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所以需要建立不同的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在该地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前,还需要结合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经验进行综合考量,确保经济管理制度与国家政策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3.建设经济管理环境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明确产权,划分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制定严格的管理和奖惩措施,增强在位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督,规避经济风险,保护国有资产不受侵害。对于由于玩忽职守、消极怠工而导致的严重经济问题进行严厉追究。实现企业经济、资源的优化利用与合理调配,必要时可将企业的经济管理成果与人员的薪资挂钩,进一步增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吸引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相关工作者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上需要严格把关。严令禁止一切通过贿赂和“拉关系”等不正当行为进入企业的现象存在,整治企业的用人风气。对于现有员工,需要定期的组织他们进行外出学习,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也可邀请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到企业中开展讲座,增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与灵活的工作能力,学习更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不断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人才的引进和选用方面,需要秉承民主、公平的原则,扩大招聘范围,将网络招聘与实地招聘相结合,深入高校,挖掘人才。彻底摒弃行政任命的形式。通过优秀的待遇以及广阔的晋升空间来留住人才。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选用,需要秉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以工作能力和结果来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获得更高的工作成效,推进企业的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影响企业建设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活动,经济管理工作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才能确保该项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真正发挥出经济管理的作用,增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金凤.浅谈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商论, 2015(10):36-37.

[2]多艳玲.国有企业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分析[J].经贸实践, 2016(14):173.

[3]刘建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 2015(10):217-218.

[4]陈云根.经济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举措[J].中国集体经济, 2016,09:33-34.

作者简介:

郭小平(1967—),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北,学历: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文化建设、心理调适。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国有企业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