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的“隔代之爱”如何破?
2018-10-25高浩容
高浩容
感觉妈妈爱外孙比爱我还多,是我心理有问题吗?
小方刚做完月子,方媽妈主动来帮女儿带孩子。
刚开始,小方的感受和先生宝庆一样,为了回馈母亲的辛劳,两人在家的时候都尽可能帮忙分摊家务。
十一长假,宝庆计划带双方父母度个假。方妈妈告诉宝庆,女儿怀胎十月很辛苦,这阵子照顾孩子身体负担也很大,带上老人也不能好好玩,还不如年轻人自己出去来得放松。
抱着感激的心情,宝庆带小方玩了一趟。
回到家,小方却隐隐感觉母亲逐步接手她母亲的角色,本来小方会给孩子喂奶、照顾她睡觉等活儿,都被母亲用体贴的理由婉拒,久而久之,小方觉得自己反而在家像个外人。
这天在房里,小方跟宝庆抱怨几句,宝庆听了,倒觉得小方身在福中不知福,责怪她几句,却让小方委屈不已。
“小时候,妈妈忙工作。经常开个电视,把吃的放在桌上就出门了。我就一个人坐在电视前面,直到妈妈回来。现在,她来帮忙却给我一种反客为主的感觉。那我呢?我也想当个尽责的妈妈呀!”
小方忍不住哭诉,宝庆在旁不知如何是好。
方妈妈在门外抱着孩子,默默听着。
隔代教养的心理面貌
现代社会,双薪家庭基本已是常态。由于年轻夫妻可能两人都需要上班,夫妻双方的老人,往往就成为养育幼子的生力军。
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影响,这份影响会带到孩子身处的社会之中。
背后的现象,其实有许多来自我们的天性、环境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
尤其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情感,原本就比父亲对儿子之间更加纠结,便可能在隔代教养中出现情感上的摩擦。
女性天生就是养育者
荷兰动物行为学家德瓦尔(Frans de Waal)谈到,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女性比男性天生具有更高的同理心,当婴儿哭泣,母亲通常会比父亲更敏感。
这个差别在婴儿期就能观察出来,当婴儿房里的婴儿哭泣,女婴比起男婴更容易跟着哭泣,展现同理心的初步迹象。
具备同理心,对呵护婴儿更加敏感的母亲能比对婴儿需求不敏感的母亲生养更多后代。所以随着漫长演化,女性具备高度同理心,不由自主给予婴儿呵护安慰的特征被不断强化并延续到了当今社会。
女性价值的社会认同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指出的,“母亲”角色在中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模板,这些模板如刻在石板上的摩西十诫,基本不容挑战,只有遵守的份儿。即使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职业妇女行业,但传统角色却依旧没有更改,这就无形中给女性带来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社会进步了,但中国社会长期缺乏两样东西:一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界线”;一个是“独立自主”的教育。人际界线不明确,成员之间就容易互相干涉,比如父母对子女养育孙子的事情指手画脚,越俎代庖;或是反过来,子女干涉父母二婚或晚年生活。独立自主的教育,让成员之间的权责得以区分,比如今天子女成年,买房靠自己,而不是一定要双方父母掏出六个口袋,凑齐首付才算完成养育孩子的责任。乍看是孩子无能,但换个角度是父母不让子女有负责的机会,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太“弱”了,不具备承担养育下一代的能力。弄得好像父母不承担子女一生幸福,就是不尽责;子女不接受父母一生干涉,就是不孝顺。
于是,既有社会环境大背景使然,又有中国式父母的传承,养育第三代的分工与定位,成为了两代人的冲突爆发点。某些祖辈对孙儿多所付出,让当爹妈的心底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既来源于自己无法事事亲为,当“好父母”的无奈与自责,又混合了对父母越俎代庖的不满。对他们来说,其实有一些自以为的责任可以放下,让自己学着过得更自由。
此外,在老年群体中,许多祖辈拿着养育孙辈的付出程度较劲,以此获得社会认同。也会刺激他们过分干预,造成对孙辈比对子女还好的情况。
隔代女性的心理缺位
当女性面临更年期、停经、失去生育能力等状态,身心如果没有适当调整,接受自己生命历程走进新阶段,正确对待原有生育能力的丧失,那么就可能在女儿身上产生移情,抢过女儿原本应该肩负的母亲工作,以抚慰内心的失落。
我曾经看到过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祖母帮媳妇带孩子,却偷偷要孩子叫自己妈妈。并且会通过“孩子今天待在我家”之类的方式,试着让孩子跟自己的亲生父母隔离。
这种移情的产生,在于我们社会缺乏女性如何在“母亲”的角色中退位的正确引导。当儿女独立,不知如何退位的母亲就会继续“摄政”,因为那个角色是她熟悉的,甚至是她人生曾经有过的全部。
此外,多数人当母亲,都是边做边学,过程中难免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有时在儿女身上,也会留下痕迹。文章开头提到的小方,在幼年的时候,因为父母很忙,她没有机会接受亲昵的教养,当她看见自己的孩子得到过去自己没有得到的母爱,内心就难抑愤愤不平。
这不仅仅是小方的不满,或是方妈妈的霸道,而是双方都在角色中迷失了。
正确的方式是我们能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迷失,和家庭成员敞开心扉,尤其是将过去的遗憾,留给过去。反之,彼此角色错位,把母女之间的问题,通过祖孙之间来解决,其结果,不仅原本的问题不能解决,还会徒增新的角色冲突。
结语:爱是合谋
爱是一种关系,需要和他人一起合谋。
爱就像一条手边的绳子,有人捆绑别人,有人被别人捆绑。
然而,也有人只是牵着,让别人牵着另外一头,双方都是主动牵起绳子,也都有放下的主动权。
爱无法比较,比较就会让爱推开关系中的彼此,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和对方商量如何使用爱的绳子。
因为对爱的质疑背后,都有一个缺爱或受伤的人,他们无论年纪多大,无论是扮演给予或接受的角色,都是孤独的,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好让他们即使不做什么,也能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