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实意做事,不尚高论
2018-10-25胡长明
百年潮 2018年10期
胡长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人问周恩来:“你为什么不做些理论方面的工作?”周恩来反问:你怎么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
的确,周恩来是一个辛勤耕耘的人,是一个用埋头苦干而不是高谈阔论实施领导的政治家。他宁愿把时间花在建设性的劳动上,从真实可见的成就中得到满足。尽管他每天为各种事务绞尽脑汁,但第二天早晨又像一位刚刚度假归来的人,容光焕发、充满激情和信心地处理新的问题。再棘手的事情他都有兴趣,有办法,即使是一团乱麻,他也能理出头绪。
周恩来虽然事务缠身,但显然乐此不疲。毛泽东很满意这种分工,1972年,当他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明确告诉对方,涉及特定国际问题和具体事项时,应该和周恩来去讨论,“我和你只讨论哲学上的问题”。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对毛泽东与周恩来作过比较:
毛是活動家,原动力,创始者,是交替运用突然袭击、紧张和松弛而取得成就的策略大师。他不安于长时间的稳定,而且对变化的速度从不满足,但他是重实际的,能够以极大的耐心分阶段地达到目标。
周喜欢具体执行一项计划(毛则对这种工作感到厌烦),而且问题越复杂越好。周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把不切实际的东西丢掉……当革命的钟摆摆到平稳之点时,周的工作最为精彩。他是建筑师,不是诗人。
加拿大学者陈志让指出:“谁也承认他(周恩来)是一个干材,对人有礼和蔼细致,但不大谈哲学思想,不大谈路线方针,别人定路线,他去执行,组织执行的能力特强。”实际上,周恩来并非不懂哲学和大政方针,相反,正如尼克松所言,他对哲学、历史、文化、经济都很在行。
(黄艳摘编自《大智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