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熊猫派”的声音为何小了(观察家)
2018-10-25李海东
李海东
当前中美关系处于自1972年建立联系以来的关键转折时期。以往在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拥抱熊猫派”,他们支持对华合作与接触政策,强调中美在全球化进程中相互推进的积极作用。然而当下,在美国国内对华政策大调整过程中,“拥抱熊猫派”力量弱了,对强硬派批评声音大不如以前了,这种现象值得观察。
首先,美国“全政府”式对华强硬政策大调整,将任何理性合作的对华政策主张之声屏蔽于对华政策制定进程之外,温和声音即使表达也无济于事。“全政府”是当前美对华政策规划与实施的突出特点。它强调对华强硬乃至原则的明确与不可逆性,强调全力推进包括国会在内的各个政府机构或部门相互协调和加强,以达成共同对华强硬和迟滞中国快速发展的最大效果。此政策大原则由去年12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予以公开和明确,而彭斯在10月4日哈德逊研究所的演讲中,则以极富情绪化的语言将对华强硬理由,向美国政府内各部门中那些对华存有合作意愿的官员发出警告。这种“全政府”对华政策大调整一经启动,通常带有惯性。面对政策已定的现实,美政府内对此持不同观点者要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立场,要么选择沉默。
其次,当前美对华政策“全政府”式大调整出现之前,美国国内政策精英群体已有多年相关政策的辩论、反思和政策调整过程。“拥抱熊猫派”是此调整进程的失败方。自2010年后,美国政策精英群体一直不断就以往美对华接触与融合政策进行讨论,并且在奥巴马第二届总统任期内大致形成一种错误认知,即:中国对外行为和国内变化与美国对华利益界定截然不同。“拥抱熊猫派”显然未能有力说服对华强硬派,也恰是在此进程中,美国着眼于在亚太区域与中国竞争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尽管政策优先排序及政策解释不同,但当前美对华强硬政策基调与前任政府一脉相承。
换言之,特朗普政府今年内在诸多议题上偏于极端的“全政府”政策大调整,不是骤然出现的,而是前期存在一个多年政策辩论和实施的铺垫过程。在此背景下,政策精英群体的辩论已不再是是否对华强硬,而是如何对华更强硬。而那些依然坚持美国应反省的政策精英已是少数,且在重大涉华政策辩论中缺乏有效发声管道而逐渐被边缘化。
第三,当前美国对华政策氛围确实有些“麦卡锡主义”再现的症状,“熊猫拥抱者”群体往往会被贴上不忠诚于国家的标签而受怀疑和排挤。近些年来,美国频繁爆料所谓涉华间谍案,极力塑造“丑华”“恐华”的不健康国内政治氛围。从学者、学生、商人到安全情报人员,从学术领域、经济领域到安全领域,今年内美国涉华间谍案被公开披露的范围和程度呈现“井喷式”增长。如果说以往美国通常低调处理或较少公开报道此类案件是仍存中美合作意愿的话,那么当前美国如此密集高调报道相关事件,则是意图在美国社会各阶层营造一个扭曲的中国形象,为当政者的对华强硬政策获取民众支持。在这种极端不健康的政治氛围下,许多“间谍案”就带有了“制造”的色彩。很多很可能是“莫须有”的案件推进了美对华强硬政策可持续性的政治议程,但完全毁灭了许多被事实证明是无辜的当事者事业和生活。“拥抱熊猫派”尽管对此类政策并不认同,但不得不保持沉默。
此外,美国商界曾是“拥抱熊猫派”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在他们中有些人对华盛顿的强硬政策也持沉默甚或支持的立场,成为美国“全政府”对华政策大调整的推波助澜者。这说明中美在经贸领域确实有进行深层次大协商的必要性。毕竟中国改革开放已有40年,中国自身变化进程要求美国商界人士的认识和实践需要相应提升。
“拥抱熊猫派”式微了,但中美关系还要继续。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由于基于愿望和扭曲的利益认知,美国对华政策迈向强硬或对抗的大调整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此次美国“全政府”对华政策大调整应也摆脱不了这种宿命。▲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