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
2018-10-25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450000廖月
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450000)廖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1]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两组:单支病变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51~75岁,平均(58.5±4.3)岁;多支病变组31例,男18例,女13例,患者年龄53~77岁,平均(62.2±4.9)岁;同时取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6岁,平均(63.4±5.1)岁;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①仪器 选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X5-1三维全容积探头与S5-1二维探头,频率分别设置为1.6~3.2MHz、1.4~2.8MHz。②方法 连接三导联心电图,取患者左侧卧位,在心尖部、胸骨旁利用探头取心尖部四腔、两腔、左心长轴观;同时取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部左室短袖观,获取二维超声图像。然后在心尖部置入探头,调整参数,获取心尖四腔、两腔心观及左心长轴观图像;叮嘱患者长吸气,然后屏住呼吸,对4个心动周期图像进行采集,构成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③图像分析 于脱机模式下,利用3D-STE分析软件对三维容积图进行自动切割,取合适的左心室长轴切面,并对心内膜及心外膜界限进行描绘。对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博量(SV)、球形指数(SPL)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分析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周向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等技术应变参数[2]。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与计数资料行t与Χ2检验,并以一元线性回顾分析方式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附表1 三组一般参数比较
附表2 三组技术参数比较
附表3 CO、LVEF与技术应变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2.1 三组一般参数比较 三组在CO、LVEF、LVEDV、LVESV、SV、SPL等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E/A均显著下降(P<0.05);见附表1。
2.2 三组技术参数比较 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各项技术参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比较,各项参数比较均存在差异性(P<0.05);见附表2。
2.3 CO、LVEF与技术应变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显示,CO、LVEF与各参数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见附表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三组在CO、LVEF、LVEDV、LVESV、SV、SPL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相比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E/A均显著下降、各项参数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比较,各项参数比较均存在差异性(P<0.05);且LVEF、CO与各参数水平间呈负相关(P<0.05)。表明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