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转换”视角下《清明》五种英译本对比
2018-10-25李庆明
□李庆明 习 萌
[内容提要]本文以《清明》五种英译本为例,运用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理论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并验证“三维转换”对古典诗歌的翻译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运用“三维转换”理论有助于原诗语言、文化及信息的准确传递及再现,验证了“三维转换”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
一、前言
2004年胡庚申教授于其出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中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将翻译活动纳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审视,进而为翻译研究建立新途径。[1](P4)“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是“生态翻译学”的主要方法论,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将选择转换的重点集中于语言、文化、交际这三个维度。[2](P3)译者需至少进行“三维”适应转换,才有可能会产生较为恰当的译文。[3](P2)随着生态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运用该理论的学者也逐渐增多,但主要是运用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思想进行诠释,或在生态翻译视角下对翻译教学进行研究,或研究生态翻译学与公示语翻译或研究生态翻译学与口译,鲜少与古典诗词结合,本文将运用生态翻译学的主要方法论“三维转换”与古典诗词的译本进行结合,运用“三维转换”对《清明》五中英语本进行对比赏析,并验证“三维转换”对古典诗词翻译鉴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三维转换”能促进古典诗歌语言、文化及信息的传递与转换,从而促进我国古典文化走出去,并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二、《清明》及英译本
(一)《清明》原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通读全诗,可以看出整首诗都未提及诗人自己,含蓄的手法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雨纷纷”描写了春雨绵绵的情景却又不止如此,更蕴含了行路人,包括诗人在内的凄迷心境。“断魂”更体现出了诗人的心境。“牧童”为诗人指明了道路,不远处杏花盛开的村落可以饮酒消愁,又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慰藉。诗的前两句看似写行人,实则更蕴含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二)《清明》英译本
《清明》英译包括许渊冲、徐景城、吴均陶等在内的十多个版本,本文主要选取其中五个进行对比研究。
译文一:In the Raining Season of Spring
By Du Mu (杨宪益,戴乃迭译) (无押韵)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4]
译文二:The Mourning Day
By Du Mu (许渊冲,许明译)(韵式AABB)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4]
译文三:The Pure Brightness Day
By Du Mu (吴均陶译)(韵式AABA)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4]
译文四:All Soul’s Day
By Du Mu (蔡廷干译)(韵式AABB)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 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 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 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4]
译文五:The Clear -and -Bright Feast
By Du Mu (孙大雨译)(韵式AABA)
Upon the Clear -and -Bright Feast of spring, 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
Pedestrians on countryside ways, in gloom are pining away.
When asked "where a tavern fair for rest, is hereabouts to be found ",
The shepherd boy the Apricot BIoom Vill, doth points to afar and say.[4]
三、“三维转换”视角下《清明》>几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有不少学者对《清明》各种英译本进行分析的研究,但主要是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出发,从汉英语篇功能主位结构对比或研究《清明》的语言文化内涵等,本文选用五个英译本,从“三维”视角对《清明》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不同版本分别在“三维”转换方面的得与失,尝试得出“适应选择转换度”较高的译本,并验证“三维转换”在古典诗歌翻译中具有可行性且有助于原诗语言、文化及信息的准确传递及再现。
(一)语言维
语言维的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P49)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体现在不同方面,胡庚申教授指出,当译者难以兼顾形美,意美,音美或在信,达,雅之间难以兼得时,译者可凭借自己的判断做出恰当的适应性选择。对于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则要求在译诗过程中首先注意的便是对原诗的风格韵律进行恰当转换。因为诗从开始就是用来吟唱的,无论汉诗还是英诗都讲究韵律节奏。要做到语言维的恰当适应性转换就必须保留原诗的风格韵律。《清明》原诗是典型的七言绝句,二、四句分别以平声‘魂’、‘村’做韵脚,体现了汉诗句式工整语言简练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语言维转换时译者需将原诗的韵式进行转换,而译文一全诗并无押韵之处,在“语言维”韵律层的转换不免丢失了原诗的韵味,会让西方读者误以为我国古诗就是这种形式,语言维韵律层面处理的不当。译文二押两行转韵AABB韵,分别为‘day’‘way’‘hours’‘flowers’;译文三押AABA韵分别为‘ei’及‘oi’,译四押两行转韵AABB韵,分别为‘day’‘way’‘rest’‘suggest’译文五押AABA韵,‘spray’‘away’‘found’‘say’。可以看出,除译文一外其他几种译本均在语言维韵律层面进行了恰当选择适应转换,使译本的节奏尽量与原诗靠拢,再现原诗的韵律。
其次在语言维层面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诗精练含蓄,长于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因此,很少运用人称代词。[6](P2)古诗“没有用‘她’或‘我’这类人称代词,让读者在读诗时有一种主客观互对互换的模棱性”。《清明》原诗中诗人并未使用人称代词。因此译者在进行语言维转换时应尽量避免人称代词的使用让整首诗处于一个“自由、无我”的状态,这样就不会把原诗的状态限定在诗人本身,而让每一个读诗的人都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译文一在第三句时将“语言维”的主语转换出来两处出现“I”,且第四句将“牧童”转换为“He”,在进行“语言维”人称转换时将人称代词转换出来使读者在读诗时缺少了代入感,只会将此刻的感受及境遇限定于作者一人。译文二中语言维人称转换二、三句出现“his”译文三第二句出现“I”,第四句将牧童转换为“He”。译文四第二句出现“his”,第三句人称转换为“They”,将借问酒家的主语限定在行人上。一旦在语言维层面的人称转换时添加上了人称主语就会失去了原诗的含蓄表达,观察五种译本不难发现在“语言维”人称转换方面相比其他四种译本,译文五在“语言维”人称转换方面处理的较为恰当,全诗并无人称代词,还全诗一个自由的状态。
(二)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则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时刻关注源语及译语间存在的文化、内容及性质差异。译者在进行文化维转换的过程当中要对译语及源语的文化内在进行理解,防止曲解原文,要时刻关注着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体系,[7](P5)切忌片面地进行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转换。翻译时一则要做到把原诗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准确无误地转换并传递出去,二来在选词方面译者要了解自己所选词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错误的适应性转换,使西方读者对原诗产生曲解。在文化维进行转换时译者需对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恰当的选择转换。笔者选取五种译本对“清明”及“牧童”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如表。
原诗译文一译文二译文三译文四译文五《清明》In the Raining Season of SpringThe Mourning DayThe Pure Bright-ness DayAll Soul's DayThe Clear-and-Bright Feast牧童a shepherd boycowherdcowboyHerd boyshepherd boy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属于社会文化负载词,译者需在翻译时将这一文化负载词进行恰当转换。其次“牧童”早已成为文化负载词之一,它蕴含着中国的诗词文化,在唐宋词中“牧童”出现的次数并不少,如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宋代诗人雷震《村晚》“牧童归去横牛背”;陆游《杂感》中“牧童避雨归来晚”等,“牧童”已成为唐宋诗词文化中重要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笔者选取“清明”及“牧童”的五种不同译文加以对比。
据孙民《诗赋词曲联精鉴词典》(1991)中记载,清明节在唐宋时代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译者在进行文化维转换时需将“清明”一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转换出来。译文一对“清明”进行文化维转换时将其译为“Raining Season of Spring”仅将清明当作节气词进行翻译,单体现出清明节气多雨的特点,并未转换出其蕴含的节日文化信息。译文二以西方节日的译法对清明进行翻译转换,译为“The Mourning Day”,使用“mourning”一词准确的奠定了全文低沉的基调,与诗人此时正值佳节孤身一人前行的心境相符,但清明节不光是扫墓,也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笔者认为应再加以注释,将清明节这一蕴含浓厚文化气息的节日在注释中加以解释,将文化信息转换出来。译文三、五均采用直译的方法,“pure”“clear”等词会给读者一种轻快的感觉,与原诗基调不符,选词稍逊,且未将清明节日气息转换出来。译文四采用了归的翻译方法,译为“All Soul’s Day”将清明节转换为西方的万灵节,但这两个节日实质上大不相同,进行了错误的文化维转换。在欧洲天主教国家,万灵节是11月2日,为纪念逝去教徒的节日,[8](P5)这与我国清明节文化内涵大相径庭,如此进行文化转换容易让西方读者以为和他们的万灵节一样,从而产生误解。在文化维层面进行转换时一定要把清明节这个富有文化气息的节日表现出来,传递出其内在的文化信息,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传递我国文化。从题目《清明》的文化维适应转换角度看,较之其他几种译本译文二稍好一些。其次,对“牧童”几位译者也有不同的译法。“牧童”在中国古诗中的形象都为骑在牛背上的小孩,手里拿着长笛,悠然自得。“牧童”在唐代隐峦的笔下是“乐天无忧”,在储光羲的《牧童词》中是“高洁”,[9](P54)在《清明》一诗中更是“指路人”。译者在对“牧童”进行翻译时需注意恰当选词避免使读者曲解“牧童”。译文一、二、五分别将“牧童”转换为“shepherd boy”和“cowherd”,而shepherd有羊倌之意,cowherd有牛倌之意,即专门牧羊牧牛之人,并非中国古诗词传统意象中的牧童,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该文化维的适应转换不太妥当。译文三译为“cowbo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将“cowboy”解释为“ a dishonest person in business, especially sb. Who produces work of bad quality or charges too high a price(尤指产品质量差或索价太高的)奸商”,由于中西文化不同,选词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文化维转换的失败,这一文化维转换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大相径庭,仅从单方面出发,未考虑到其另一层面的文化内涵,而使西方读者造成误解。因此相比之下“herd boy”更为理想。在文化维层面进行转换时译者应了解到所使用的不同词语所蕴含的内在文化内涵,避免片面的从字面出发进行文化维转换,从而造成误解。
(三)交际维
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则强调译者翻译转换过程中要领会源语所要表达的用意,关注源语所要表达的意图是否成功转换在译语之中。[7]在交际维层面的转换也就是译者要向译文读者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与意图;译者要仔细推敲每一个词所要传达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翻译,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感受与接收到的信息“一致”,当然由于原文与译文的文化、语言背景的差异,“一致”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译者要尽量缩小差距,以准确达到交际维的转换。笔者将针对五种译本对“雨纷纷”及“欲断魂”在交际维层面的转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表。
原诗译文一译文二译文三译文四译文五雨纷纷It drizzles endless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the rain drizzleth down in spray欲断魂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my heart lost in dismaysadly movein gloom are pin-ing away
原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用“纷纷”一词用来形容雨,显而易见不可能是大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情感含义皆蕴含在只字片语之中,这里的纷纷不仅是用来修饰雨,更体现了诗人凄迷的心境,正值清明佳节却孤身一人前行不免心中些许惆怅。首先,译文三、四用在进行“交际维”转换时用“thick”和“fast”来替代“纷纷”来形容雨是不恰当的,并且“雨纷纷”不仅表现了春雨绵绵的感觉,更体现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因此进行交际维转换时需将诗人这一心境传递给读者,使其更好地理解原诗。译文三中的“ drizzle”与“thick and fast”两者自相矛盾,在交际维的适应转换上的处理欠妥。译文五使用“spray”一词准确转换出了春雨绵绵的感觉,但“纷纷”并不光是用来形容春雨绵绵,在翻译时译者应尽量将作者的内心情感传达出来并在交际维层面成功地进行转换。相比之下译文二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用“tear”来形容春雨,在第一句就将全诗的感情基调传递给了读者,也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准确地转换了出来。
其次,原诗写道“路上行人欲断魂”;首先从交际维的单复数方面看行人复数应好一些,因为行人不止一个。译文一将“行人”转换为“Travelers”,该词有外出旅游者之意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图不符,“交际维”转换有偏差;译文二在进行交际维转换时译为“ mourner”与题目遥相呼应,准确转换出该节日的气氛,但前一句还是哀悼者下一句却又借问酒家这一点是与下文的衔接略显突兀;译文五译为“ Pedestrians”,指一般行人或步行者;译文三将在交际维层面转换时将行人转换为诗人自己,此刻的“行人”看似在写别人实则在写诗人自己,诗人亦在行人之列,但显然此处与语言维的人称转换方面起冲突,但胡庚申强调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维的层面上,因此当语言维转换与交际维转换发生冲突时应该以交际维为主;综合看来还是译文三对“行人”处理的较为恰当。
四、结语
文章以五种《清明》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出发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不同译本在三维转换层面各有优劣,综合来看,许渊冲,许明的译本在三维转换上的完成度较高。五种《清明》英译本的分析充分验证了“三维转换”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运用“三维转换”理论有助于原诗语言、文化及信息的准确传递及再现且指导译者从“三维转换”角度出发,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将原文的文化、信息移植至译文,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翻译批评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