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峥嵘岁月 谱写时代乐章
——陕西红色主题音乐全景扫描
2018-10-25段路晨
文/段路晨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76年来,《讲话》一直引领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讲话成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新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陕西音乐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
陕西交响音画走向全国
秦岭是中华文明的地理标识和精神标识,是文艺创作的素材宝库和灵感宝库。交响音画《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创作工程是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省文联精心策划,省音乐家协会具体实施的全省重点音乐创作项目。2015年初,省文联、省音协先后组织召开歌曲创作、交响乐创作座谈会,动员广大音乐工作者积极投入到以“大秦岭·中国脊梁”为主题的音乐创作中。
该交响音画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省文联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挂帅,由韩兰魁、崔炳元、赵麟、杨一博等国内知名作曲家组成创作团队,先后两次深入大秦岭实地采风、学习,历时一年多精心打造。陕西首演后,2017年2月,交响音画《大秦岭·中国脊梁》先后在国家大剧院和清华大学演出,特邀著名华人指挥家邵恩执棒、陕西爱乐乐团演奏。
《大秦岭·中国脊梁》由《云横秦岭》《栈道随想》《峪水仙踪》《佛道灵光》《山林牧歌》《五台社火》《终南诗境》《龙脉秦岭》八个乐章组成,表现和刻画了秦岭的绮丽风光、民风社俗、文化积淀、历史云烟和精神感召,是一幅用交响音乐构成的风俗画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交响诗,饱含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优美的乐曲犹如一幅水墨画展现出大美秦岭的雄浑巍峨,一泻千里的豪迈旋律凸显了西部的文化气息和厚重历史。
随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了“交响音画《大秦岭》演出暨陕西音乐创作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音协党组书记韩新安主持,郭小虎、向民、景建树等10余位在京专家以及创作团队代表出席。与会专家对交响音画《大秦岭》及陕西音乐创作现象进行了热烈讨论,首次提出了“陕西作曲家群体”概念。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北京召开这样的会议,也是省音协践行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和文代会讲话后的音乐成果。会议上对陕西作曲家群体给出一个总体评估,认为以赵季平为首的一大批陕西本土作曲家群体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交响乐被赋予红色主题
为纪念“讲话”发表76周年,落实习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5月23日,民族交响音乐会《旗帜》在西安市人民剧院演出,由著名指挥家张列执棒,陕西省歌舞剧院与北京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联袂呈现。音乐会以民族音乐为特色,紧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主题,在曲目选择、编排、创作及统筹上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首首悠扬动听的经典曲目和为本场演出度身打造的原创音乐依次上演。
民族管弦乐《光明颂》是陕西省歌曲剧院民族乐团团长、作曲家党红岩专门为本场音乐会而创的新作。《光明颂》是一首单乐章作品,将歌曲《延安颂》和《北京颂》的音乐元素融合,用宏观大历史的视野描绘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乐曲从《东方红》、人们的企盼中开始,经历了战争岁月的痛苦挣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终于迎来了民族的解放、革命的胜利,音乐最终回归到温暖的结尾。7月3日,以《光明颂》为晚会主题的民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北京民族乐团演出。
2018年7月1日晚,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现代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勇教授创作的大型交响乐组曲《渭北风云》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首演。作为庆祝建党97周年的献礼音乐会,由西安音乐学院陕西交响乐团演出,西音90后毕业生、现留学德国的冯格灵子指挥。
《渭北风云》以发生在陕西省境内的革命故事为原型素材,以“黑暗与光明”的斗争为中心思想,通过交响音乐讲述了革命先驱在渭北的峥嵘岁月中可歌可泣、悲壮感人的故事。交响组曲共分五个乐章,以革命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展开音乐叙事,依次为《渭华烟雨》《夜奔长武》《风华照金》《南梁突围》《逐梦中华》。区别于传统常态的音乐语汇表现形式,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毕业的作曲家冯勇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打破常规,采用当代新的音色音响思维进行创作,并使用传统调性音乐结合泛调性、多调性重叠及复风格技法进行复杂音乐叙事。这种创作技法用于红色主题音乐创作国内较为罕见,实际音乐音响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
陕西省委宣传部长期重视文艺工程建设,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中,陕西词曲作家的作品连续多年获奖,这在国内比赛中实属不易。第五届至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歌曲依次为:《黄河从我身边流过》(尚飞林词,陈大明曲)、《黄河鼓震》(易茗词,赵季平曲)、《龙吟颂》(郝正文词,贺艺、陶龙曲)、《西部扬帆》(陈彦词,赵季平曲)、《庄稼人把秧歌扭起来》(尚飞林词,樊世杰曲)、《圪梁梁上的二妹妹》(尚飞林词,贺艺、白秉权曲)、《故土情》(廖勇词,赵季平曲)、《我的陕北》(黎琦词,赵季平曲)、《又到吴起镇》(尚飞林词,赵季平曲)、《丝路放歌》(尚飞林词,赵季平曲)。此外,2017年创作的《大地芬芳》(尚飞林词,赵季平、赵麟曲)入选中宣部、文化部第五批中国梦主题歌曲。
歌曲的创作尤其需要深入生活,这些获奖作品中,《又到吴起镇》是一首采风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的词作者,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尚飞林去吴起采风时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到访了长征最后一站——铁边城,知晓到毛主席曾在这里吃过羊肉剁荞面,并说这是自己吃得最安稳的一顿饭,同时目睹了今日吴起成为“全国百强县”的新变化,从而激发出创作的冲动。歌词第一段以红军的视角写昔日长征的落脚点,第二段以今天的视角看吴起成为新长征的新起点。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作曲时巧妙化用了《长征组歌》中《到吴起镇》的“锣鼓响,秧歌起”的旋律,成为这首歌曲的亮点,呼应了革命的时代背景,同时在音乐上传承了长征精神。这首歌被吴起人民广泛传唱,在那里的广场上随处可见百姓以此为背景音乐载歌载舞的场面。
2017年5月21日,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之际,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推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品音乐会。《丝路放歌》由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登上了央视舞台,取得了较大反响。歌曲以“丝绸之路漫长,连接东方西方”开头,以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再现了几千年丝路文明给人类创造的丰富遗产,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国家带来的新发展和新繁荣。
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不久前,原创歌曲《心中的旗帜》展现了在昔日延安与今日北京两次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和影响。作曲者党红岩介绍道:“在创作过程中,我有意在旋律里多次出现音符构成的‘5、2、3’,以此作为对‘5.23’讲话的致敬。”词作者尚飞林说:“两个领袖《讲话》早已深入到了我们这些搞创作的人的心里。76年前的讲话和4年前的讲话,对于我来讲就是心中的一面旗帜,并且时刻指导着我们深入生活,为人民创作。我希望自己写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都是有生命力的。当这种精神融入你血液的时候,写出的话就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