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发展探讨

2018-10-24刘建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庆阳制约因素

刘建峰

[提要] 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发展制约因素入手,初步探索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发展策略及发展定位。

关键词:生态文化;产业园;制约因素;发展策略;庆阳

资助基金:甘肃省社科联(甘社科联[2018]15号)立项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和研究规划课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中谱写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新篇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9日

一、发展意义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庆阳生态文化产业,是从绿色发展角度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建设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生态小城镇的战略需要;是从生态示范角度落实国务院批准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建设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需要;是从生态文明视角全力推进国务院批准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现实需要;是从生态安全角度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现实需要;是从生态城市建设角度加快庆阳民俗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富裕”目标的迫切需要;是从生态休闲角度为关中地区及庆阳市民提供天然的“城市生态客厅”的迫切需要。

(一)从绿色发展角度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建设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生态小城镇的战略需要。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票赋,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对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小城镇探索走适合黄士高原民俗文化特色的建设模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地处西雄区温泉乡,通过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的示范建设,可将温泉乡建成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的生态小镇,为高效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示范带动效应。

(二)从生态示范角度落实国务院批准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建设黄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需要。2012年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西部(2012)781号文件印发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提出了深入实施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老区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努力使老区走出一条生态环境良好、能源资源聚集的开发、人民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把革命老区建成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和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把庆阳建成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人文魅力城市和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正是落实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庆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从生态文明视角全力推进国务院批准建设“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现实需要。庆阳市的董志塬,曾是华夏农耕文化的源头、岐黄之术的故里、人文始祖黄帝的创基地,有着悠远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資源优势使这里孕育出姹妍多姿、色彩缤纷的民俗艺术。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覆盖整个省域的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以此为平台,把甘肃建设成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现代文化创新的文化大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甘肃省提出了“1313工程”实施方案,即围绕“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三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打造“十三板块”(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建立了储备项目。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位于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加快建设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是从生态文明角度,推动甘肃和庆阳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需要。

(四)从生态安全角度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现实需要。2013年1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和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五大生态功能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当代人受益,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极具代表性的地区,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促进黄士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就是充分发挥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所在的生态优势,做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水土综合治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为构筑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做出贡献。

(五)从生态城市建设角度加快庆阳民俗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富裕”目标的迫切需要。庆阳市“十二五”规划就提出了建设高原生态屏障、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提出以提高大规模优势资源开发承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绿色基地建设,抓好以资源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扩大环境容量,提高承载能力,加强环境保护,节能优化,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富裕”目标。加快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就是为庆阳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强市目标提供示范效应。

(六)从生态休闲角度为关中地区及庆阳市民提供天然的“城市生态客户”的迫切需要。目前,以庆阳为中心的周边50公里甚至更大范围内,没有一个“生态味十足”的高品位生态休闲空间,加快建设庆阳生态文化园,就是要填补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市民没有生态休闲空间的空白,为关中地区及庆阳居民提供一个原生态的天然“城市生态客厅”,满足对外接待和市民休闲的迫切需要。

二、制约因素

(一)水的制约。水资源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和居民饮水需求的重要约束性因素之一。生态文化产业园发展同样面临着水资源的约束。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水资源主要来源是潜层地下水和雨水汇流。但是目前潜层地下水资源储量急剧减少,雨水汇流也面临蒸发和下渗量大的问题,水资源长期持有具有一定压力。加之,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污水排放、污水再利用需要建设高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因此,清洁的水资源成为约束生态文化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用地制约。由于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范围内基本农田面积较大,建设转用阻力较大,制约了建设用地的保障程度。在建设用地转用上需要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谋求更大的发展,同时,该区域林地覆盖面积大,海拔高差大,坡度陡峭区域面积大,生态系统较为复杂,这些特性虽为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但从建设适宜性来看,这些区域普遍存在生态极为脆弱、如不科学利用极易引发滑坡等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的危险。因此,园区内不适宜建设的区域面积较大。这两方面综合作用大大限制了生态文化产业园的用地供给。

(三)交通制约。虽然生态文化产业园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条件,但是主干交通网较为缺乏,目前只有一条西合公路从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北侧外围穿过连接西峰城区。支路网以村道为主,而且道路结构较不规则,不利于通达性的提高。从道路的完整程度来讲,理论的区位优势未转化为实际的交通通达性。另外,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范围内的现有道路建设管理情况并不乐观,大量的道路需要重新修建:塬梁峁地区高差大、现有道路窄、建设难度大等问题将加大核心建设区道路建设的难度,势必会制约整体交通的发展和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内部各模块的连通。

三、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突出生态、森林和温泉养生优势,紧紧围绕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把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区、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农业休闲生态乐园、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区“一区五园”建设中的重要一园、庆阳市生态产品供应基地与原汁原味的“城市生态客厅”。

(一)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庆阳建设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目标,弘扬革命老区善待自然的光荣传统和精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引扬和传承黄士生态文明,农耕文化文明、绿色文明、红色文明等多元化文明,不断提升庆阳建设生态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按照“回归自然,感受绿色,生态养生,拥抱健康”的发展理念,把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生态示范区,建成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成以生态养生,旅游休闲为主体,集养生、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商务、居住、健身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传承创新的先行试验区,打造成“华夏生态文明谷”,中华生态文明之窗,凸显中国传统习俗和华夏农耕文明的生态文化魅力,真正体现绿色生态,低碳环保、智慧创新的华夏生态文明理念。

(二)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乐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技术、高效节水技术,精准灌溉配方施肥技术、智慧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化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围绕中国优质苹果之多、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等,重点建设包括蜂彩世界、五谷丰登,奇妙乐园、农事体验、拓展体闲、私人定制,产品配送、开心农场、休闲智库、手工作坊、驯化养殖、演艺游乐、民俗演艺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主题农业体验区和农业艺术体验区,建设百菜园、百果园、百花园、百谷园、百瓜园、百药园、百林园、百鸟园、百兽园、百孝园等专业化特色园区,定期举办创意农业艺术精品展和比赛,突出黄土高原早作农业的创意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科普性以及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特点,达到参观体验、休闲互动、精品展示,特色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创意农业艺术发展目标,把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成陇东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农业生态乐园,成为国家4A级生态旅游休闲景区,为在黄土高原的地区上推进国家新型城植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传统农业优化升级转型寻求典型示范模式。

(三)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区“一区五园”建设中的重要一园。庆阳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行生息就有了早期农耕;夏商时明,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庆阳“教民稼墙”,“树艺五谷”,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庆阳先民们重农务本,事农桑、务耕种,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不仅成为庆阳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也对庆阳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浸润,庆阳人民群众普遍具有浓厚的农业情结,对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广泛的认识,对应用农业技术有着天然的向往。长期以来,庆阳人民积极传承农耕文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甘肃粮食平衡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庆阳也因此被誉为“院东粮仓”,庆阳市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居民之乡、道情皮影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和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也是中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发展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先天历史基础。

为加快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庆阳市围绕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正在建设由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庆城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华池南梁红色文化产业园、正宁中华黄帝文化产业园共“一区四园”组成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而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突出了生态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传承的主题,可以成为支撑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弘扬民俗生态文化,建设文化强市和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撑,建议将其纳入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建设的大格局中,将其建成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区“一区五园”建设中的重要一园。

(四)庆阳市生态产品供应基地与原汁原味的“城市生态客厅”。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一个在全国具有综合引擎能力的庆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區生态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园区带基地、基地带企业、企业带农户”的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庆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快速发展。把庆阳生态文化产业园建成庆阳生态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良种培育基地、产品加工基地、私人定制基地、婚庆摄影基地和生态田园基地,建成庆阳绿色生态文化博览园,成为供庆阳市民和农民休闲娱乐以及政府部门接待来宾的高雅舒适、原汁原味的“城市生态客厅”。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庆阳制约因素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