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研究
2018-10-24莫凯
莫凯
[提要] 农副产品物流是河池市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农副产品物流发展对河池市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根据河池贫困地区的特点和现状,从政府的政策扶持、交通运输、农副产品的供给需求、物流建设等方面,分析当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河池农副产品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關键词:河池;农副产品物流;物流业;河池物流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桂西资源富集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以河池区域为例”(项目编号:KY2015YB264);河池市2017年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河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csk201704)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9日
农副产品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等产业进行初级加工形成的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果蔬、药材、水产品等若干大类及小类。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北半球亚热带、临近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农副产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主要农副业产品按产量高低依次为甘蔗、粮食、各类水果、猪肉、水产品、牛肉、油料、羊肉等(2016年)。河池市是革命老区,基础建设薄弱,经济发展落后,物流业虽然是河池经济发展的一大契机,但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河池市的实际情况,试图从中找出一条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道路,以改变现状,跟上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
一、国内外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对河池市的借鉴
物流业的发展基本要素包括物流的设施设备、物流技术、资金和物流人才等,在影响一个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较为重要的有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现状,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交通运输条件,物流技术的应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人才和物流基地的建设等。近十年来,农业电商对区域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农副产品的物流考虑的是从最先一公里通过物流环节直到最后一公里的整个供应链问题,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历史都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国外农副产品物流发展较早较好的国家以美国、日本、荷兰等为代表,美国农副产品物流供应链为超市主导型,效率高、损耗低,大部分农副产品通过物流进入各地不同规模的连锁超市直接到达消费者,少部分通过出口外销,其依托是发达的交通运输、先进的物流技术、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社会化程度高的物流服务体系和政府的积极调控。日本的农副产品物流为批发市场主导型,生产者通过农业合作协会的组织协调,产品直接进入批发商再到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农副产品供应总量中占比高达80%~90%,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其中两大物流协会日本物流管理协会和日本物的流通协会专注于物流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对政府物流政策的制定影响作用较大。其成功的依托在于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农副产品市场的规范管理、发达的物流技术和农村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荷兰地处欧洲中心,农业较发达,是以农产品配送中心主导的物流发展模式,所有的农副产品一律通过配送中心到达消费者(客户),配送中心承担了分解、加工、存储和运输等功能,物流运输总量中约有1/3为农副产品和食品,向世界各地提供物流服务,其先进的农副产品物流依托于完善的电子网络系统实现电子化农副产品交易,居世界前列的冷链物流及技术,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保证了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物流技术人才。我国国内农副产品市场环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总量大且总供给稳定,但由于地域辽阔总产值不均衡,各地区差别大,主要农副产品产地分散,各区域品种品质差别大。从农副产品物流总体看来体现出一些特点,如农村流向城市的单向性、物流交易模式多样化、农副产品物流总值占比低、物流技术应用层次低、物流成本居高、各地物流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等。物流的模式主要以自营物流即农户-加工企业-经销商居多,中介主导即农业合作社、协会和农民经纪人促进流通为次,第三方物流为补充。发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河池市下辖11个区、县,其中宜州、金城江两个区是广西级贫困县,其余九个县均属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在广西49个贫困县名单中全部入围,物流基础环境极为落后,先进和发达国家地区农副产品物流建设发展经验虽然不能生搬硬套移植到河池市,但河池市可凭着后发优势,借鉴先进经验,设计制定符合客观环境条件的物流发展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建设地方物流业,而农副产品物流是一个较好的契机,可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措施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河池市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2016年河池统计年鉴数据,河池市农业耕地面积共36.78万公顷,占总面积33,476平方公里的10.99%,山多地少,近90%为不可耕种土地。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33.9万人,占人口总数347.68万人的38.5%,农业人口比例高。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位居广西倒数第三(贺州468亿元、来宾557亿元),人均1.7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0.8亿元、第二产业200亿元、第三产业277.2亿元,服务业和农业占比较高,工业等相对占比较低,工业总产值中若扣除农副产品蔗糖、酒、茧丝等则占比更低。农林渔牧主要产品有大米、玉米、油料、蔗糖、蔬菜、水果、木材、猪牛羊、家禽、蚕茧和淡水产品等,总产值238亿元。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多年来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以自营物流为主,农业中介为辅,第三方物流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略有增长,从2015~2017年河池市陆续有巴马、东兰、凤山、南丹、天峨、都安、大化共7个县成为国家电商扶贫示范县分别获得2,000万元的电商扶贫资金后,农副产品物流呈现一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政策及政府引导、扶持和监管现状。在广西发布《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桂政发[2009]83号)及后续相关物流政策的引导下,河池市从2010年开始编制《河池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并于2013年5月颁布实施,其中把农产品物流列为重点行业规划首要项目,重点培养农产品物流节点如批发市场、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配送企业、大型超市,强调对农产品运销协会、流通中介组织的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及中介组织,增强农民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尤其突出重点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发展,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从资金、税收、技术、标准和服务方面也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强调了冷链物流和信息体系的构建。政策针对性较强,指导作用明显,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则不尽如人意,不但2013年后再无任何相关政策及措施出台,原有的政策也没有得到落实,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区、县一级的基层工作人员对农副产品的物流政策知之不多或语焉不详,地方政府部门对物流业建设的引导、扶持和监管的职能缺失,使得河池农副产品物流业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的原始状态。
(二)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设备状况。河池市地处桂西北,是桂西资源富集区、黔桂走廊城镇带和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节点城市,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2,9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2公里、一级公路67公里、二级公路1,201公里、三级公路1,017公里、四级公路9,611公里,增长率分别为2010年的111.8%、157.5%、103.3%和128.5%。农村公路已实施完成618条4,302公里,新增673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市1,500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公路达97%,金城江区、东兰县已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市唯一最先将“一公里”的物流节点遍布各关键行政村的是邮政速递,以农村电商邮乐购的形式率先把物流配送点和收货点结合起来遍布全市范围,为农副产品的上行物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主要是下行货物居多,上行货物极少,大部分回城的邮政速递配送车都是空载,可见农副产品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化。农副产品的物流基本以公路运输为主,河池市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货物运输基本以民间自营运输车辆为主体市场,河池市公路货运量2010~2015年分别为8,005万吨、9,316万吨、10,670万吨、12,047万吨、6,499万吨和7,142万吨,起伏较大,而民间货运车辆保有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75,664辆上升到2015年的175,555辆,造成的结果就是空车闲置率逐年增高,虽然河池市民间运输容量空间较大,但缺乏足够的货源,造成运载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河池市农副产品供给和需求现状。2010~2015年河池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为161亿元、199亿元、209亿元、221亿元、237亿元、257亿元,同比年均增幅5%~7%,属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从结构上看,农业、牧业和林业占比略高,年均增幅很小但基本稳定,无明显波动。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甘蔗排名第一为362.3万吨,其次为粮食104.5万吨、水果36.8万吨、肉类总产量22.8万吨和水产品7.6万吨,其中甘蔗直接进入糖厂制成成品糖,纳入工业体系,其运入及运出物流为地方物流市场提供了一定的货源。粮食附加值较低,基本满足河池地方需求,水果、肉类和水产品通过适当冷藏和深加工后附加值较高,是河池物流市场未来重要的农副产品货物来源。2015年河池市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4,950元/人,按总人口347.68万人估算,年食品类消费需求约为172亿元,参照这一数据,暂时撇开外地进入河池市场的农副产品量等因素影响,河池市农副产品供给量远远大于当地市场需求,有相当一部分是向河池市外流通,这就为河池市境外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供给基础。其中,水果类农产品由于季节性的原因,短时间内大量上市,对冷藏保鲜及快速运出的物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发展农副产品物流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平台、物流技术应用、物流人才。河池市物流起步晚、进度慢,除了因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造成的河池市下行商品日益增多,地方配送量增长迅速,吸引了河池境外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各区县城区设立物流代办点发展城市配送外,目前尚无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发展所需的物流信息交流和高度社会化的服务平台。由于地方物流业的不发达,货物上行和下行量不大,境外物流企业拥有的现代物流技术和设施无用武之地,物流技术仅停留在低级层次的应用,如扫码入库配送、向客户发送运输及配送即时信息等简单应用。物流人才方面由于河池经济不发达、收入水平偏低、地理偏僻等原因,人才发展空间小,外地物流人才不愿到河池市工作,本地培养的物流人才向外地流失,造成河池市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极大制约着河池物流业的顺利发展。
(五)河池市物流基地建设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在2013年颁布实施的河池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河池物流基地建设“一、四、九”项目,即在2015年短期规划中建成1个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和9个配送中心,选点遍布河池11个区、县。但截至2017年12月,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要么不见踪影,要么面目全非,规划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脱节。与农副产品有关的第三方物流方面,除了本地的邮政速递物流企业农村网点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外,入驻河池并已经正常开展业务的物流企業只有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菜鸟物流、深圳的乐村淘,在大化县由广西大化鸿乔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在建的桂西北冷链物流公司项目,南丹的金海涉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其余区县无明显的物流企业代表,由于缺乏足够市场吸引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河池市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三、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河池市农副产品物流建设尽管面临的困难较多,但通过仔细分析也可发现其中蕴含一些契机。利用契机、结合先进国家地区的经验,才能为河池农副产品物流的发展找到关键突破点打破当前困境。
(一)重新修订物流发展规划,制定农副产品物流优先发展配套措施,强化基层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河池市应根据国家和广西物流政策的调整,结合河池当前实际发展状况,重新修订已经不合时宜的2013年版广西物流业发展规划,将国家及广西对河池的扶贫政策结合起来制定农副产品物流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把扶贫工作与农副产品物流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协同运作,把政策细化到各区、县以至于乡镇一级,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个人,工作组围绕既定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居中协调上级和下级部门之间、同级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物流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之间、政府与农户(合作社)等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真正发挥基层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
(二)充分利用“村村通”农村交通设施便利条件,加大邮政速递农村物流投资力度,整合农副产品上行资源,降低空载率。经过多年努力,河池全境村村通水泥路、乡乡通柏油路,交通效率和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便利的交通覆盖率已经超过97%,农副产品尤其是新鲜水果的上行时间大幅缩短,破损率大幅下降。邮政速递利用多年的发展优势,其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已经深入到乡村一级,但由于上行货物量少,回城车辆基本空载,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可加强邮政速递农副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农户、合作社及农民经纪人等合作,提升邮政速递服务质量,通过初级加工或改变包装等方式整合协调农副产品上行货物资源,提升货物资源总量,充分利用回城空载的运输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响应国家电商扶贫政策,制定配套措施,促进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提高农副产品上行总量和质量。国家电商扶贫政策其目的是利用国内众多电商平台的庞大销售能力,通过资金扶持、低息贷款政策、技术支持等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增进农民收入。同时,电商平台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有一定的质量和包装标准等要求,而河池农副产品由于护理技术、管理水平的不足,造成农副产品产量不高、标准不一、等级不同,难以符合电商要求。因此,河池农副产品的生产应尽可能将零散农户组合形成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总体产量。通过合作后,可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统一指导和帮扶,实现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考虑市场竞争,尽早导入农副产品的品牌概念,突出地方性标志品牌或地理标志品牌,创造独特的差异性,以适应未来更高层次的竞争。通过提升农副产品的上行总量和质量,也可将河池民间大量闲置的社会运输车辆资源调动起来,增强汽车货运市场的活力。
(四)积极引进优秀物流企业,建立健全高度社会化的物流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为农副产品物流降本增效。河池境外的优秀物流企业多为大型连锁企业,拥有发达的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软件、管理水平等资源,经验丰富,运作手段成熟,通过优惠政策引进这类物流企业,可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度社会化的物流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和服务平台,使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农副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外地经销商、大型连锁超市、物流运输车队协会、网络电商、政府相关部门等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的节点,能便利地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电脑注册登录进入该系统,随时发布更新供求信息,物流企业则通过该平台进行调度管理,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使物流各环节上的实体能够高速有效运转起来,为农副产品物流降本增效。
(五)创新投资结构,加大冷链物流各项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发展特色水果和畜牧业。通过国家拨款一部分、广西支持一部分、河池地方政府投入一部分,银行优惠政策贷款解决一部分,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投入一部分,大型物流企业投入一部分,农户农民合作社协会投入一部分,社会风险资本投入一部分,可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创新农副产品物流投资组合结构。针对河池市特色水果和畜牧产品冷链加工的发展潜力,合理利用投资,加大冷链物流建设力度,解决新鲜果蔬和肉禽类易腐烂不耐长途运输的关键问题,为河池农副产品总产量的提高和扩大销售提供坚实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保障。
(六)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入驻河池,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总量,推动农副产品的品牌化和食品安全建设。农副产品的生产完全由市场需求拉动,农副产品的质量也由市场需求提出要求和标准。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消费者越发注重农副产品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监管情况。为扩大市场需求,可通过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入驻河池,利用其多年经营形成的庞大而成熟的网络销售体系,使河池市农副产品迅速进入全国消费者视线中,扩大市场总需求量。同时,紧抓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以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在物流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上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纳入国内网络系统,使消费者能随时查询到产品的安全信息,打造河池农副产品的地方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宏亮.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建设研究——以杭州勾庄农副产品物流基地为例[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8.
[2]秦岩岩.滕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模式轉型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7.
[3]宁晓利.提高农副产品供应链效率的创新性研究[J].学术交流,2014(1).
[4]钟翔.优化农副产品供应链的创新性研究[J].管理观察,2016(26).
[5]张盼,海峰,水璐,王磊.湖北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
[6]浦玲玲.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主导的供应链现状研究[J].物流技术,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