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理论视域下主体型花样跳绳教学设计
2018-10-24南天涯杨风李伟
南天涯,杨风,李伟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江油 621079)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花样跳绳是否具有健身价值进行了实验研究,论证了经常跳绳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同时花样跳绳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创新性,深受在校学生的喜爱,已被国家体育总局设为全民健身推广的重点项目.通过查阅文献,关于花样跳绳的研究情况主要涉及跳绳对青少年的体质影响、花样跳绳进入学校的推广普及、跳绳比赛中技术动作的创编等.而对花样跳绳教学、课堂组织、教材等研究较少,花样跳绳如何教学其实是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以“活动理论”为指导,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视角来对花样跳绳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以期为学校花样跳绳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 关于活动理论的简述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研究人的心理发展问题[1],是分析普遍存在与人类教育、文化、经济等各种活动的系统理论.分析交叉学科的框架和不同形式自然活动理论哲学,把活动系统作为单元探究.本文研究通过对恩格斯托姆、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了解基础上,引入第三代活动理论,最终形成一个花样跳绳活动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花样跳绳活动系统主要包括6个基本要素:学生(主体),花样跳绳知识(客体),网络、视频、教材(工具),跳绳课堂活动理论要求(规则),学生分组学习(分工),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共同体).花样跳绳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执行者,旨在遵循纪律、规范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工具,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学习,最终转化为学习成果或标准共享于同学们.根据活动理论模型的指导,构成花样跳绳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分有:目标、任务、学习方法、师生操作组织方式、成果分享、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总结评价与反馈.
图1 活动理论模型
2 主体型花样跳绳课堂的实质内涵
2.1 花样跳绳的特点与内容
花样跳绳运动的兴起,不仅使中国传统跳绳的功能回归,而且把现代时尚流行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也是学校体育与民间资源结合的有效借鉴.花样跳绳内容丰富、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年龄的限制,容易推广普及,入门简单,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安全性、灵活性、挑战性.能够提高学生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创新和实践能力,但要掌握更多技术和表演配合,需要学生有极大的热情、动力和坚忍不拔的信念来完成.
很据《2014—2017年全国跳绳竞赛规则》(2017年版)对花样跳绳内容的分类主要有:计数赛、强心挑战赛、花样赛、通级赛、趣味赛、表演赛、一对一对抗挑战赛(杀刀).如表1所示.研究基于活动理论作为花样跳绳教学的过程载体,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把教学内容定位双人同步花样、双人车轮跳、三人交互绳花样、小型表演、通级赛规定动作套路、速度接力、30 s一带一.因为当前花样跳绳信息化环境下,跳绳课堂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学习者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协作、配合,与学习者对工具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表1 《2014—2017年全国跳绳竞赛规则》花样跳绳内容的分类
2.2 花样跳绳课堂的功能
花样跳绳运动在学校课堂中开展,其主要的功能有两个方面:(1)健身功能,花样跳绳运动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健康指数和心肺耐力及速度素质,同时对上肢、大腿、躯干、全身体脂率有所下降[2].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花样跳绳运动的健身功能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认为经常参加花样跳绳运动的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发展协调能力,是非常好的强心运动,也是女生减肥的有效途径.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跳绳推广中心提出“跳绳强心计划”“花样跳绳进入校园计划”.增加全民健身手段,也使校园的学生参与跳绳,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减少青少年疾病的发生.(2)教育功能,花样跳绳课堂学习的内容有双人同步花样、双人车轮跳、三人交互绳花样、小型表演、通级赛规定动作套路.这些动作都要求学生之间合作、配合、实践.根据活动理论的具体要求,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课堂把学生分为若干个组,通过小组相互协调、配合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花样跳绳整套完整表现形式,除了精心准备的音乐外,还有就是不同动作的编排,跳绳的内容丰富多样,因此花样跳绳的核心是“花样”.“花样”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创新,利用网络、书籍,指引学生尝试不同的技术动作,把动作创新问题报给学生,让学生团队去探究和解决,通过思考、创新、实践来展示新动作的学习效果.
3 基于活动理论的花样跳绳教学设计
3.1 以活动理论为支撑的花样跳绳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以活动理论为支撑的教学设计步骤主要包括有4个基本阶段:分析、设计、实施、反馈.(1)分析阶段,作为活动理论教学的前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对课堂的主体(学生)、客体(知识)、工具(教学资源)进行了解,另外还包括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各种方面的熟悉.(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遵循课堂教学规律,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手段、学习工具使用、学习环境氛围和成果评价设计等.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设计是教学过程成功的保障,也是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基础.(3)实施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活动理论的中心是教学实践和创新[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查询网络、教师帮助,前提是在设计好的活动规则和活动系统内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4)评价阶段,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是活动理论系统必要的因素,活动理论十分重视教学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的结合.通过多样的评价和反馈可以调整学习者的方向和教学活动,以达到最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活动过程.
3.2 活动理论视域下花样跳绳课堂的主要特征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是活动中的小组或团体,因此花样跳绳学习的主体就学生个人或者群体,课堂中的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而非“主宰者”.(2)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活动理论中,客体是指花样跳绳知识,花样跳绳的教学目标就是活动目的与意图,花样跳绳教学目标具有动态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征,目标是动态性变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3)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活动理论教学设计的核心,所有跟教学内容设计有关的方法、手段都要落实在学习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花样跳绳的技术与理论转化为自身内部经验,离不开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活动,即通过学习活动将思维过程外显化,并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对其进行修正及内化,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4].因此,花样跳绳课堂活动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实践效果.(4)提供多样化工具的支持,活动理论的开展与实施需要具有工具的支持,多媒体、网络视频、手机等使用是课堂花样跳绳教学的必备工具,学生的很多学习都需要借助于这些工具来帮助.在课堂提供多样化的工具支持,有助于学生进行花样跳绳知识构建.(5)重视协作与交流;协作与交流是学生在学习花样跳绳共同完成任务时的重要方式,在互帮合作的氛围下,教师起到引导作用,给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掌握花样跳绳技术与知识时提供帮助.并鼓励学生多去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提升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在花样跳绳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突出.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分享精神.
3.3 基于活动理论的花样跳绳课堂案例分析
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主体性,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真正作为知识的发现者,通过探究、实践、合作来发现知识,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对花样跳绳活动进行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多媒体播放环境为例,分析基于花样跳绳教学活动的设计.
以基本车轮跳课堂为案例分析.解析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是上海体育学院跃动跳绳俱乐部和王丰涛主编的《花样跳绳初级教程》中车轮跳实录视频,其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学;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简单的播放视频会使学生对车轮跳的兴趣流失于新鲜画面,而忽视教学重点.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观看,要求学生去观察与思考.
(2)强调认知概念;教师在播放视频过程中,要提示学习重、难点,注意车轮跳摇绳和跳绳的节奏,并采用暂停,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实践与思考.并指出容易犯的错误,然后再看视频进行学习.使多媒体的“教”与教师的“辅”形成互补,突出重难点,加强学生对车轮跳概念的认知.
(3)模仿尝试、交流互动;教学动作与视频与现实课堂的有效融合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资源设计好学生的实践与互动活动.首先,让学生原地徒手模仿整个动作过程(教师尽量慢动作播放),为了避免呆板仿学,通过设问“这个动作难道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吗?”培养学生主动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并把错误及时指出.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展示优秀的车轮跳组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4)激发创新;对于表现积极、优秀、兴趣浓厚的同学,引导他们去尝试车轮跳动作的转身、交叉和换位等动作.鼓励同学们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归纳、检验;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车轮跳的主要内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图2 车轮跳教学基本流程
在上述案例中,多媒体环境下花样跳绳教学主要有学生与多媒体网络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车轮跳动作的有效控制(慢放、重放、暂停),引导学生学习,并针对重难点内容,给予必要的解释与提示,加深学生对车轮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充分体现资源利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4 活动理论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
依据活动理论的结构、特征与多媒体花样跳绳的耦合分析,认为这种花样跳绳学习模式是理想的学习模式之一.可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活动理论与花样跳绳的契合,如有教学实践的支撑,更具有说服力和推广意义.为此,研究从2014年9月起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男生40人,女生38人),2014级(男生45人,女生40人),2015级(男生50人,女生32人),受试245位同学尝试基于活动理论的花样跳绳项目学习实践.每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轮次步骤包括有查阅资料、制定教学计划、筛选教学内容、课堂实施、成果展示、总结归纳6个步骤.迄今,研究已经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教学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基于活动理论的花样跳绳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真实专注于课堂的目标和内容.交流、互动、真实而轻松的学习情境,教师在主导的状态下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任务,运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工具高质量完成分配和引导学生学习.并最终实现学生花样跳绳技能的真正提升,促进花样跳绳知识迁移的培养.
(2)基于活动理论的花样跳绳学习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花样跳绳学习动机.它的不同特质对动机构念有着程度不一,效果明显的影响[5].研究实践表明,花样跳绳项目学习的特质有主要动机和次要动机因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归因、自信心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花样跳绳依托学生与学生、教师的交流互动协作,有效促进了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人际交往与个人素质等),培养了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项目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发现内容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解决问题[6].
5 结 语
活动理论为花样跳绳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也为分析花样跳绳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过程的视域.但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要调动活动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如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课堂规则等,忽略系统某要素,都有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总之,把活动理论的精髓与多媒体、网络课堂中的花样跳绳完美契合,顺应了中国体育教育新时代的趋势,是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