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力爱”的爱的接力

2018-10-24徐以立

至爱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卫国学公益

文|徐以立

“接力爱”活动

静安区沪太路150号是天目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所在地,表面上看似平平无奇,但二楼的“天目国学馆”别有洞天:踏入古色古香的走廊,入目便是幽幽竹林、花影婆娑,耳畔亦有潺潺水声、悠扬琴音相伴……国学馆项目服务方,上海接力爱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接力爱”)的创始人和负责人李大卫接待了记者。虽然有着洋味儿十足的名字,但他是着一袭素雅唐装,言语间有着儒家文化的内敛和温和。

“接力爱”是一家注册的社会服务机构,主要致力于关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健残融合,以及传承国学文化、助力社区和社会的和谐。

拿起爱的接力棒:公益是一场相互的爱

2014年,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和稳定的事业,李大卫回国照顾生病的母亲。机缘巧合下,他参加了一次关怀精智障碍人群(下称“阳光学员”)的公益活动。面对这些单纯的“天使”,心力交瘁的他仿佛找到了“心”方向—找到上帝为他们打开的那扇“窗”,搭建起他们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将他们带出孤独之地。2015年,李大卫在静安区静安寺街道阳光之家开设了公益课程,以艺术关怀为基调,每周一次为阳光学员开设戏剧、绘画等课程,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无论是谁,当生活变得美好,就会对生活有更多的憧憬和希望,更愿意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融入社会,去追寻美好。”李大卫表示。

3年多来,虽然“接力爱”的每一步都走得质朴又艰辛,但学员们的成绩却非常喜人。2018年与“接力爱”合作的黄浦区外滩街道阳光之家的学员们在上海市阳光之家手工比赛和诗书中华两项市级比赛中纷纷进入决赛,这让李大卫感到很欣慰。同年7月,以“接力爱”在虹口区残联阳光心园项目服务内容为素材录制的虹口区选送宣传作品,荣获上海市阳光心园宣传作品评比二等奖。

沈萍是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阳光学员,也是“接力爱”较早的学员。如若不看其面部特征,仅凭声音,可能很难想象这个勇于表达自我,说话思维逻辑较为顺畅的姑娘是一位“唐宝宝”(唐氏综合征患者)。2016年,李大卫和“接力爱”的老师们发现了沈萍内心深处“想成为志愿者”的小秘密。

“我们把这个小秘密悄悄地种在心底,为了实现她的愿望,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李大卫回忆道。在日常课程中,他们更有意识地锻炼着沈萍。终于,2017年5月,在20多位志愿者的见证下,沈萍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志愿服务。虽然只是作为老师的“小助教”,简单地做些小事,但对沈萍而言,这是一次自我突破,也是人生转折点。

从表面上看,看似是“接力爱”帮助了很多人,“但其实更多的,是我们从天真无邪的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温暖和慈悲的力量。”李大卫说,虽然“天使”不善言辞,但是他们非常乐意分享内心的秘密,也非常喜欢去关心别人。“无论是学员还是志愿者,大家都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温暖去给予关怀,并赋予对方力量。现在,诸如此类的沟通也成了‘接力爱’不成文的传统。”

以爱生爱:因公益为媒,他将身边人都拉了进来

“兄弟,我想帮助更多人,你可以帮我上课 吗?”

最初的“接力爱”只有李大卫一个人。但是随着服务点的增加,他逐渐开始力不从心,于是找到了好朋友,后来“接力爱”的副理事长余庭锋,寻求帮 助。

虽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是接到李大卫的电话后,余庭锋一点也没有犹豫:“我教制图、3D打印、手工都可以吗?”虽然是创业者,但是那时的余庭锋创业之路走得异常艰辛,自身并不富裕。身为家庭顶梁柱的他业余要靠开专车来补贴家用。志愿服务并没有报酬,甚至还要补贴一点到活动中,但是善良的他无怨无悔,“看到服务对象天真烂漫的笑容,内心的阴霾一扫而光”。

一次,余庭锋打电话向李大卫请假几天,准备出差。正当李大卫因人手不足而一筹莫展时,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温柔声音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大卫啊,我可以来给孩子们讲故事吗?”

说话的人是孙配配,余庭锋的太太,后来也成为“接力爱”的志愿者。一开始,孙配配对公益并不是特别了解,也对因投身公益而忙得忽视家庭的丈夫颇有微词。但是看到曾郁郁寡欢的丈夫因帮助别人而开始变得爱笑后,她好奇地参加了几次“接力爱”活动,没想到却对公益产生兴趣。于是,在听见丈夫的请假电话后,她便自告奋勇成为一名志愿者。

说起志愿者们的支持和帮助,时至今日,李大卫仍是觉得十分感谢。

除了好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李大卫还把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的太太也拉到“接力爱”团队中。在父母的影响下,上小学的女儿开始变得越发懂事,在公益活动中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女儿,长大后想做什么?”

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大卫无意间问起女儿的梦想。原以为会听见“科学家”“音乐家”“警察”等常见答案,没想到孩子却说:“公益人呀。”答案固然令人惊喜,但是这理所当然的语气却让李大卫很意外,因为他从未对女儿灌输过“子承父业”的概念。于是,他停下脚步,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呢?”

“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啊,就像爸爸每天那样。这是一件开心的事哦。”

孩子质朴的回答和稚嫩的嗓音,让李大卫内心一震。那一瞬间,他想起了30多年前,品学兼优的自己在接到爱心企业家给自己的爱心助学金时,那个在心底默默而坚定的声音:

“长大了,我也要像那些叔叔们一样帮助别 人。”

原来,感恩和爱,真的是可以传承的。

01“接力爱”参加电台节目

02 李大卫在活动中

爱的精华:找准自身定位,转型国学文化

2017年起,为了在公益领域更加深耕细作,李大卫开始重新思考“接力爱”的方向。经过苦苦思索和恩师的指导后,再结合自身的特色,他将“接力爱”的新使命定位为“以倡导国学文化为引线,建立和谐社区,共享美好生活”。

目前,“接力爱”的“国学板块”分为香文化研修沙龙、茶文化研修沙龙、花艺研修沙龙、传统手工艺沙龙、青少年国学科普等项目,并拥有一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传统文化专家、学术专家、非遗传承人、独立艺术家。除了自身是沉香专家以及国际香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的李大卫外,“接力爱”还邀请到了公益慈善专家董卉,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核雕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国华,国家级非遗项目红木嵌银髹漆传承人王毓,国家茶艺技师、国家高级茶叶审评员王牧寒以及中华花艺特聘专家张高铭等参与其中。

李大卫说,附近社区的居民对“天目国学”的热情相当高涨。由于上课需要提前预约,国学课经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盛况。截止到2018年9月,“接力爱”全年活动计划已经完成了八九成。因其良好的口碑,甚至还吸引到其他社区的居民请求上课。考虑到机构实际情况,虽然心怀感激,但他只能无奈拒绝了那些热情的请求。

除了服务社区居民,心系阳光学员的“接力爱”更将国学文化的滋养渗入到传统手工艺中。他们研发了一套课程:用废弃的红包以及订书机做成一个灯笼。现场,李大卫为记者演示起整个制作过程:拿出一个红包,弯曲成沙漏状,并用订书机钉住顶端以固定形状,形成1个“小花瓣”;再用同样的方法做出5个“小花瓣”;并以此排列,形成“花朵”形状后,用订书机固定形状;再重复以上动作,做出6个“花朵”后,再用订书机固定形状,即可完成一个喜庆的“灯笼”—这看似简单的重复动作,却能很好地锻炼阳光学员的手脑协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除此之外,“接力爱”还将目光放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上。2018年8月15日,山东—上海多元文化交流公益共建启动仪式暨百艺淳宇非遗文创孵化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办,李大卫作为联合发起方出席活动。

李大卫告诉记者,大多数非遗作品都遇到了量产难度大、生活应用面不广的难题,这也让非遗传承难以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市场、具有造血功能的‘活态传承’才能让非遗在新时代发挥传承的意义,让非遗的独特魅力造福普罗大众。”他也看得很长远,希望在未来能打破非遗文化和残障人群之间的壁垒,“他们可以参加一些传统技艺的传习活动,在获得自我价值的同时,还能实现就业增收”。

爱的未来:逐步退出第一线,培养更多的青年公益人才

过去30年,中国公益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人才问题仍是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李大卫看来,身为公益人,善良、使命和信心应首先是其一生不变的追求,其次则是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接力爱”团队,除去李大卫和国学专家,便是一群有爱心的年轻人。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快速撑起公益的一片天,这是李大卫正在思考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机构内部正在部署“青年干部培育计划”。他准备在2019年底前逐步退出负责人的岗位,将爱的接力棒交付于这些年轻人,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公益舞台。

虽然逐步退出第一线,但是李大卫身上的担子其实更重了。除了为年轻人保驾护航,他计划进入商业领域,搭建一个美好国学艺术生活空间,这并不为个人牟利,而是单纯地为机构筹措更多的资金,增强“造血”机能,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 展。

猜你喜欢

大卫国学公益
“垂”改成“掉”,好不好?
疯狂星期二
大卫,不可以
公益
公益
公益
大卫,圣诞节到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