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慈善,守护爱的记忆—“不老心”为老服务公益项目论坛

2018-10-24整理

至爱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上海市养老

整理|白 芦

01 论坛现场

9月4日上午,由静安区民政局(社团局)携手静安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代表机构共同举办的“不忘初心·为爱前行”—第八届“上海公益伙伴日”静安区启动仪式暨2018年“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在华东医院举行。启动仪式后,2018年“中华慈善日”暨“不老心”为老服务公益项目论坛同期举行,来自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华东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携手慈善,守护爱的记忆”分别作了上海养老服务、预防认知症、骨关节健康、老年人身心健康四个专题讲座,静安区有关部门、街镇、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约230余人参加。专家讲授内容通俗易懂、生动详实,台下老年观众听得非常受用,有的还认真地做起了笔记。

新时代上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斌

陈跃斌用几个关键词来介绍新时代上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他认为这几个关键词是从现在开始,或者说是几十年来上海一直努力去探索的养老发展的一种思路和模式,也是未来上海养老可能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发展目标”。上海未来养老服务的发展目标应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满足美好生活的需求。老人如果身体评估下来需要有人照料,首先是家庭照料,当然也需要更为社会化的服务。我国现在已经把养老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就像大家身边要有公立的基本医疗一样。我们必须要有一批这样的养老资源来保证老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获得养老服务。

第二个关键词是“发展主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如何去发展。现在开始我们致力于结构性改革。未来我们在关注失能的同时,还会关注失智(认知症)。认知症老人的家庭受到很多困扰。所以,我们会把失智人群从失能人群里分离出来,给他们提供专门的帮助,这就是一个结构性的改革。比如现在有很多社区的养老系统,这些养老服务不是24小时的,它有很多养老方式,所以未来更多的是社区养老。比如说主体,谁来提供养老,过去养老机构都是指公立公办的福利院,其实在未来,更多的是社会办的养老服务主体。还有一个就是区域,未来农村也要提高养老水平。

第三个关键词是“综合照护”。未来养老的发展,首先是养老机构,现在很多的养老机构已经往家里、社区服务做辐射。社区里有了一个“长者照护之家”,如果有一个老年人从华东医院出院回家,他需要2—3个月的康复期,家里人难以照料他,家门口的“长者照护之家”就可以阶段性地解决康复问题,有社区之家的照料,可以白天去晚上回,有助餐服务,有居家上门服务。这就是上海讲的“9073”,3%的老人在养老院,7%在社区购买养老服务,90%居家养老。未来的“9073”都由政府和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覆盖,而且这个覆盖是融合发展。未来的老年人不一定住在养老机构,可能白天在托老所,过一段时间从医院出院可以进入“长者照护之家”,再过一段时间可以进入养老院,它是可以这样转接 的。

第四个关键词是“之后”,之后由谁来买单。之前的养老服务都是自己买单,自己要什么服务,自己花钱买单。未来,政府有两种买单手段,一种是对于确实困难的老年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买一部分单;还有一种是“长护险”,这是一种社会保险,老年人身体评估以后,由保险来支付一部分。

02 新时代上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词

陈跃斌现任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曾任上海市民政局救济救灾处处长、局办公室主任、上海老龄科研中心(民政科研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社会治理等工作,熟悉并参与制定老龄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务操作经 验。

关注脑健康,预防认知症—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严玉宁

用专业的话来讲,认知症就是“曾经正常且发达的认知机能由于后天的脑部损伤而导致的持续机能低下,最终会导致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有较大影响的状态,被认定为是一种意识障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神经的衰退造成了记忆的丧失,使得这段记忆所包含的生活技能也一并失去的病症。认知症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认知症是由脑部疾病引起;它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沟通的能力,甚至使人无法正常吃饭行走。这些变化也会让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影响。认知症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症候群,是一种“脑衰竭”。

有人认为,年龄大了,记性差了,老糊涂了,其实生理性的脑老化与病理性的脑老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生理性的脑老化是选择性记忆和学习能力的衰退,而病理性脑老化是全面的衰退;其次,生理性脑老化程度较轻,病理性脑老化程度较重;最后,生理性的脑老化时间跨度要50年之久,属于缓慢下降,而病理性脑老化属于进行性衰退,时间跨度在8—12年之间。

目前,全球每4秒就新确诊一例认知障碍症患者,面临着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在发生认知障碍症之前,我们可以关注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预警信号,如短期记忆障碍,随处乱放东西,执行熟悉的工作亦感到困难,情绪行为异常、喜怒无常、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性格变化,人物、时间及方位混乱,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判断力减弱,思考及计算困难。对于认知症,越早发现越好,及时治疗可以延缓脑功能的衰退。一旦发现有上述的预警信号,可以带老人到神经内科、精神科、老年病科和记忆门诊进行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老人晚年的生存质量,而延迟治疗和无治疗,老人的晚年生存质量将很 低。

谈到预防认知症,其实7%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决定的,这是基因方面的原因。在早期接受更多教育是可以有效地预防认知症的。小时候的教育是个高危因素,如果发生了高血压、肥胖,晚年时抽烟、抑郁、缺乏体育锻炼、与社会脱节、糖尿病,这些都是增加认知症的风险,也就是说预防认知症可以从以下9点去做一些努力:良好的教育、保持听力、治疗高血压、保持体重、戒烟、防止抑郁、运动、保持社会活动、治疗Ⅱ型糖尿病。

记忆是生命传承的载体,良好的记忆使得亲情可以维系,使得社会可以进步。所以呼吁大家都来关注脑健康,预防认知症。

03 认真的观众

严玉宁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长期从事认知障碍等相关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诊治,擅长从神经影像、神经心理评估、行为干预等多角度对失智症进行综合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曾于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神经心理科学。先后承担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等课题研究。

健康骨骼,珍“膝”一生—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五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创伤组组长洪洋

我国从2017年开始有一个8年的中长期规划,把骨骼疾病定义为慢性病,以前都说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病,现在骨骼也变成中长期慢病防治规划之一。在中国,除了高血压病之外,关节炎居于第二位,它甚至比慢阻肺、冠心病、老血管病还要常见。所以这个病事实上对身体的危害性非常巨大。

10月12日被定为“世界关节炎症日”,关节炎虽不是癌症,但它发病率很高,致残率也很高。骨关节炎发病有个趋势,中年以后比较多发,女性比男性要多。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年龄在40岁、60岁、75岁以后的患病率都呈直线上 升。

导致膝关节炎的原因有哪些?

1.年龄。年龄越大,骨骼退变越厉害。

2.肥胖。这是个硬伤,为了保护你的膝关节,体重必须减到正常。

3.受伤以后导致发炎。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年纪大,关节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好了,广场舞运动量大很容易导致关节的过度使用,结果不知不觉得了关节炎。

4.很多朋友喜欢快走,每天走1—2万步,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五院在闵行区推行了“骨关节炎慢病模式”。这个模式是中国第一个推出的“关节小屋”。小屋里有简单的测试关节的楼梯等器械,有很多全职的当地医生,还有区域中心医院的专家。一般情况下,居民会到大医院看病,其实这就浪费了很多资源。通过这个小屋,最开始在社区看,明确是否需要手术或者服药治疗。其实很多骨关节炎早期不需要手术或者吃药,早期康复和中医理疗就能缓解。通过这个小屋,把有问题的居民记录进档案,需要到上级医院看的,信息就会传到五院。这个模式现在骨科界是比较认可的。洪院长表示,五院准备将闵行区60岁以上的老人膝关节纳入常规的体检之一,这样就免去了以前老年人做关节炎的血检查、拍片子,给老百姓提供了便利。通过这座社区小屋,五院派了专家团队到社区开展专门讲座,通过健康体检和咨询,发放了两万份的宣传资料。

骨关节炎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运动方式要合理;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让关节受伤,还要减轻体重;最后,关节痛的时候不要强撑着运动,天冷时戴护膝保暖,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不是所有关节炎都需要手术,手术的方式很多。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关节,让老年生活少点疼痛,多多关注自己的健康。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营养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孙键琴

“健康中国”现在是我国国策,健康是实现中国梦、现代化和美好生活的保障。健康生活中有很多很重要的因素,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营养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生活和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我国国民在健康方面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和老龄化也有关系。当中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饮食结构。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当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达到了15%。这些孩子如果不尽早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结构,他们就会更早地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脂肪肝。这么小的孩子患上“三高”,如果不加以纠正,孩子将来的健康和生命都会受到很大威胁。

肥胖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肥胖是万病之源,很多疾病都和肥胖有关。不管是脑溢血还是晚上睡觉打呼噜,一般都是胖的人打呼噜,脂肪在喉部、胸腔、鼻腔堆积,空气进出产生障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呼吸,会发生猝死。还有心血管病、脂肪肝、糖尿病、关节炎、中风、肿瘤、肠癌等等都和肥胖有关,所以我们要控制体重,它是万病之源。

健康问题,最关键的是要预防关口前移,要“治未病”,要早预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方式—迈开腿,管住嘴。但是现在和慢性病相关的食物诱惑太多,而营养师不够,像日本饭店的饮食都是有营养师设计的,厨师根据营养师的设计烹饪健康的饮食,又美味又健康。“健康中国,营养先行”,我国制定了“国民营养行动计划”,要从行动上来改 善。

民间有个说法—“千金难买老来瘦”,好像就是越瘦越好,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少肌症”就是肌肉减少,力量减弱,就容易跌倒骨折。还有体瘦怕冷,还容易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很虚弱。所以少肌是很不好的。有两条法宝可以预防“少肌”:第一,增加蛋白质营养,老年人要多吃鱼、肉、禽、蛋和大豆制品;第二,要适当地运动。

洪洋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创伤组组长,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科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科委员会上海骨科培训基地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乡医分会五院培训基地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委员;上海电生理与康复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孙健琴

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营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卫生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是我国最早进入国外先进理念,倡导营养与成功老龄化的学者之一。曾获国家级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全国营养科学百名英才称号、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称号。长期从事医学营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主攻方向为营养与慢性病防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市科委、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上海市养老
养老生活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