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工匠

2018-10-24

老年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巴图巴特尔马鞍

张 宏

乌力吉巴图

草长莺飞,绿染大地,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到了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乌力吉巴图老人要进入大山,挑选制作蒙古包的树材。在这之前,他对山神和树神进行了祭拜,感谢长生天的恩赐。

做蒙古包已有40多个年头的乌力吉巴图,生活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今年62岁。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和父亲学习,还向老艺人请教,20多岁时,就能独立制作完成蒙古包。中年时爱人去世,留下四个女儿由他一人养大,凭的就是精湛的蒙古包营造技艺。由于手艺好,乡亲们都喜欢找他做,多年来,乌力吉巴图一共做出了400个蒙古包。

蒙古族手工艺人制作蒙古包,就地取材、就地制作,不用任何土坯、砖瓦和金属,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但现在纯粹用传统方式制作蒙古包的人已经不多了,几乎都是机械来完成,而这也是让乌力吉巴图感到遗憾的事。乌力吉巴图就在自家的后院做蒙古包,整个过程全部手工完成,大约需要三四天时间。他曾经培养出许多徒弟,但很多人因为辛苦和不挣钱等原因,放弃了这个活计。

蒙古包是蒙古族从历代游牧民族居住传统中继承下来的经典民居形式,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与草原浑然一体,无论在数学、力学、美学方面,都独具匠心。

蒙古包的“承重墙”——哈那是最关键的部分。做哈那时,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以等距离相互交叉排列,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生牛皮钉钉住。哈那具有伸缩性,同时支撑力惊人,它承受了重力后,通过每一个网眼分散和均摊下来,传递到哈那腿上。一座中型木制蒙古包大约重三百公斤,当外围毛毡被雨雪打湿后,重量再增一倍,而哈那始终安然矗立。蒙古包最顶端的天窗叫套瑙,上连套瑙、下接哈那的椽子叫乌尼。整个架木完成后,用毛毡覆盖、绳带捆扎,蒙古包就制作完成,在白云下绿草上,遮风避雨,经天纬地。用乌力吉巴图的话说就是:“冬天暖和、夏天凉快,不怕风吹、不怕地震,下一千天雨也不会湿透,七八十年都不会变形。如果好好用,三代人使用没问题。”

乌力吉巴图平时没什么业余爱好,就是喜欢研究蒙古包,包括图案、样式、材料等等,多少个牧区宁静的夜晚,老人在小炕桌上认真绘制着手稿。他居住在两间平房里,生活节俭,认为钱够用就可以了,现在每年只接十个订单,对每个订单都会认真对待,日子过得安闲平静。四个女儿都已成家,在不忙时回来看望父亲,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喝着奶茶,这是老人最幸福的时光。

乌力吉巴图认为手工艺是打扮人们生活的文化,应该虔诚、敬重。而最让他骄傲的,就是做了一辈子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乌力吉巴图成为赤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谈到手工艺的传承,乌力吉巴图有点失望:“机器代替了手工,没人学这个了,我做的蒙古包都是旅游点用,人也快干不动了,你们问我能传承下去不?我也说不清楚。”

蒙古包是草原上的坐标,生命存在的依靠,温暖了无数代牧民。人类学家吴文藻在考察了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之后感慨道:“蒙古包是蒙古文化中最显著的特征。可以说,明白了蒙古包的一切,便是明白了蒙古人的现实生活。”而社会的发展,让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的蒙古包,逐渐退出生活舞台。同样,伴随牧民的脚步迁徙四方的勒勒车,也已经很少被使用了。

赛音都楞

在阿鲁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手工艺传承得相当完整和精湛,其中首推勒勒车制作技艺。当地牧民赛音都楞和他的弟弟巴特的手艺都来自祖制,他们造出的勒勒车,不但沿袭了古代蒙古车的风格,还具有不少结构的独创性。

在古代,蒙古人使用木材和榫卯结构以及简单的工具发明了勒勒车,一辆勒勒车可载货250至500公斤,一人可驾驭三五辆,故有“草原列车”美誉。勒勒车从古代一路走来,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战争,无处不在,是草原文明的一个代表。

勒勒车制作工艺传承人制作的勒勒车是纯手工制作,从木料选择,到锯割、刨削、开榫、打眼、镶嵌、组装,凭的就是30多年的经验和眼力。包括量尺寸,也是用手量,竟然能做到分毫不差。做勒勒车这样的活是重体力劳动,每天中午,赛音都楞都会送饭,他们就在空地上,将奶茶和手把肉、果条摆好吃起来,幕天席地,乐在其中。

52岁的赛音都楞是阿鲁科尔沁旗达日罕嘎查的牧民,自童年时就对勒勒车充满好奇,从父亲那开始学习木工活,16岁就能独立制作勒勒车,30多年历练,他制作的勒勒车精巧耐用,独具民族特色,还被游客带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了解游牧文明的窗口。

一件从人的双手与细致耐心中诞生的工具,使用起来会有一种亲近肌肤的舒适感。现今时代,这样的东西已经越来越难寻觅,但总有些人不会妥协。赛音都楞说,做勒勒车肯定没有去城市里搞家装挣钱,但一直没有间断,原因是什么?“只是特别喜欢,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了传承人,对我的鼓励很大,肩负的任务也重,感觉从祖上传下来的民族手艺,不能丢掉。”

不同于有形文物的“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因而人的传承尤为重要。赛音都楞在带徒弟之余,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勒勒车,他将精力放在了宣传上,将其引入到学校,古老的勒勒车制作工艺从草原走进城市。他将勒勒车按比例缩小做成模型,送给学校里的孩子,“有人问我最开心的是什么,我告诉他就是把勒勒车放到幼儿园让孩子看,孩子看了还会问我,我就会形象地告诉他们勒勒车怎么用。”

蒙古族一直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如果说蒙古包、勒勒车是蒙古人成长的原点,那么,马鞍就是蒙古人“流动的家”,让蒙古人知道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巴特尔

马是蒙古人相爱一生的好伙伴,缘于爱马、饰马的需要,蒙古人对马具尤其是马鞍的制作非常讲究,其制作工艺从简单粗陋趋向于繁复精致,最终演化成独立的手工技艺。

63岁的巴特尔出生在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杨子嘎查,小时候家里很穷。有一次,跟着父亲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看到别人的马鞍特别漂亮,就很想拥有这样的马鞍,这个要求让父亲为难,因为家里买不起。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学会做马鞍。

在巴特尔真的学起了做马鞍之后,父亲惊讶地发现,儿子在手工制作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在父亲鼓励下,巴特尔更加刻苦地修炼,技艺也不断成熟,逐渐成为草原上家喻户晓的马鞍制作高手。潜心研习的习惯一直伴随着巴特尔,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向前辈匠人请教,并到博物馆里观察历代马鞍,希望能借鉴古人的制作经验,提高水平。

马鞍虽小,做工却并不简单,需要组合木匠、皮匠、铁匠、银匠、漆匠、刺绣等多种民间手工艺。巴特尔娴熟地掌握了这些技艺,他说:“这是蒙古族牧民的需求,就是不想忘记民族文化。现在很多牧民住楼房了,他们还会买马鞍放在家里,要天天看见才心里安稳。”

作为蒙古马鞍制作技艺赤峰市级传承人,巴特尔说:“我会一直做下去,作为传承人,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义务有责任。”

讲究的马鞍都要做各种装饰,这使得马鞍成为罕见的艺术品。现在巴特尔做的马鞍的配饰都是巴特尔自己手工做的,很多人慕名而来定做马鞍,他会按照要求做出不同款式。但对于那些过分的、只是满足虚荣心的要求,巴特尔断然拒绝,比如必须要镶多少多少银子,“就是为了好看,炫耀”,巴特尔对此嗤之以鼻,“我们那个时候马鞍上加个垫子就可以了,很简单,不也一样骑过来了。”

无需“使命”“责任”这样宏大的语汇,当朝气蓬勃的时代遇见历经沧桑的“非遗”,一切追寻与唤醒,都应该是发自心底的自觉。他们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普通牧民,生活简单,为人淳朴,坚守着游牧民族的传统。他们就是民族手工艺行业中的草原工匠,如果要找一句恰当的成语来传达他们的精神特质,那就是:“矢志不移”。

猜你喜欢

巴图巴特尔马鞍
论如何传承史诗《江格尔》
辩说短章
大哼与巴图
英雄史诗《硕诺巴特尔》的社会关系论探讨
马镫与马鞍
雕花马鞍
小驯马师巴特尔
红马鞍
那一夜
巴特尔否认 要去韩国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