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措施研究
2018-10-23彭跃飞
彭跃飞
摘 要:新课程改革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在这种教育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其有效性和科学合理性。因此,本文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重点从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氛围营造、课外实践结合等方面分析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旨在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进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提升;教学;有效性;措施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教师的责任和自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读音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敬仰之情。因此,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课堂教学如果枯燥无味跑神是很容易的,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第二,培养良好品行,陶冶道德情操。语文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都是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这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意志、自制力以及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能够针对学生的自觉、独立和方向性进行有效的强化,并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学方法创新
“灌输式教学”是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完全是根据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这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深造,学习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就是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本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在课堂上留足时间搞定学生不懂和无法通过自己努力解决的问题,师生、生生互动更加充分有效。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在课堂上采取图文、音频教学方法,比如说在“司马光砸缸”课文讲解中,教师可以使用动画模仿出砸缸的动态效果图,这样更加直观的教学不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内化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二)课堂氛围营造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多死板僵硬,特别是教师在讲述古文古诗的时候就更加无法吸引到学生,师生的互动仅仅限于课堂提问,这对于学生理解语文内涵是无益的。因此,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是有必要的。比如说,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设置评分小组和参与表演比赛小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让表演小组的成员自行组合演繹课文中的内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会转变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在其中只需要做好引导和后期评价的角色即可,但是在后期评价的时候要注意多用表扬性语言,对于不足之处提出要委婉,因为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和努力。
(三)课外实践结合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完全拘泥于课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知识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这对于学生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和发展进步都是有利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托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课余时间或者是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在《钓鱼的启示》一文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外出钓鱼,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可以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其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教师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告诉学生保护鱼类以及大自然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教师也可以给小学生拓展钓鱼的知识和技巧,教会学生静下心来才能做好事情,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多采用“翻转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环节以及小组合作参与课堂活动,努力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结合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多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育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7(02):104.
[2]李秀华.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75.
[3]高娜.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方法浅论[J].教育科学,2017(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