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达336%,贫困县打哪借的胆
2018-10-23高路
高路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通报的湖南省汝城县的情况,格外让人揪心——该县违反贫困县约束机制,长期大规模举债搞政绩工程,2017年底负债率达到336%。
政府债务过多负债率过高,意味着对未来的过度透支。这么高的债务,必然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地方债务过高也暗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汝城的负债率并非孤例,窥一斑而见全豹,它所揭示的一些地方政府的胆大妄为、对举债的依赖,约束不力,不能不引起警惕。
一个贫困县,政府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宝贵的,投到民生工程投到发展事业中还能有所回报,还能听到声响,投得好没准还能培养出一两个经济增长点。可是投到形象工程里最后就剩个花架子了。这么高的债务,还钱都来不及,还怎么去扶持经济增长?原本就脆弱的经济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
一些地方为了降低负债率,就不得不在税收上动脑子,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上动歪脑子,不该收的钱也收了,导致社会负担加重;还有一些地方就在民生问题投入上大打折扣,能少投就少投能不投就不投。群众的获得感就这么被剥夺了。
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官员的好大喜功歪曲的政绩观外,还得追问一下考核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过于盯着漂亮的报表数字,却对真正于民生有利的事漠不关心。就像湖南汝城,债务都到300%多的高水平了,可见大干快上的热情是多么高涨,而一些很难让数字漂亮起来但于民生有利的事却引不来多少关注。
另一方面,高负债率是对举债的约束不力。大幅举债的地方官员不少,被问责的极少,是因为一些地方官员换得快。大笔钱借了,没干几年,自己拍拍屁股走了,就不关自己的事了,怎么还?不花自己的钱,难免大手大脚,花错了钱不用负责,难免就会不计后果不计成本地花,这一届推到下一届,拆东墙补西墙,只求不在任内出问题就好了。甚至有不少地方,敢于举债、大膽举债,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承受能力,大拆大建的官员还被视为有魄力、敢想敢做的官员,举债的人不用负责,还能收获仕途红利,他为什么不这么做?
可见,债务问题和民生问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形象工程的趋之若鹜与民生工程的无人问津,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什么时候,民生工程也能成为政绩工程了,这股歪风才能真正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