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中迁出地不同扶贫方式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
2018-10-23李奈夏
摘 要:研究相关资料及研读学者文献后发现,有关易地扶贫搬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文献虽多,却并未有学者针对这三种方式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也较少的对搬迁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进行研究。因此,在当前文献的基础上无法衡量易地扶贫搬迁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最优。而农民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其意愿及满意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利用效益的高低。同时,易地扶贫搬迁的最直观感受者即为当地农民。
关键词:扶贫;土地利用;研究
一、 引言
易地扶贫搬迁中对于土地的利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扶贫进程,而通过探究易地扶贫中迁出地不同扶贫方式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根据项目组的实地调查与进户走访,跟踪费县的改革实践,直观、深入的了解农民对易地扶贫相关土地利用政策的真实反馈,能更好地了解农民对扶贫的新要求、现行扶贫的效果效益以及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及效益,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结合对样本的统计分析,然后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促进农村易地扶贫后土地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改革设计。
二、 项目实施情况
(一) 前期准备
收集和整理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地利用效益、农民满意度调查等文献资料,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将调研地点定为山东省临沂市费县。
(二) 数据来源调研地概况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当地土地局及村委会。费县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朱田镇、石井镇、新庄镇、梁邱镇、马庄镇大田庄乡等6个乡镇、16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拆迁总面积2362.35亩。其中,朱田镇崔家沟拆迁面积443亩,是整行政村搬迁项目;大田庄乡大田庄等6个村是整自然村搬迁项目;其他8个自然村是非整村搬迁项目。
三、 数据处理
(一) 数据来源
我团队多次前往调研地点调研,在临沂市费县崔家沟获得样本数为98份。所有数据为调研者亲自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
(二) 数据初步分析
1. 描述性分析
被调查农户平均年龄52岁;男性45人(45.9%),女性53人(54.1%);初中及以下学历34人(34.7%),高中学历的27人(27.5%),中专学历的19人(19.4%),大专学历的10人(10.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8人(8.2%);
2. 数据分析
问卷以调查当地农民对影响土地利用效益的不同方面因素指标的评价及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易地扶贫模式的满意度来粗略评价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的综合效益。
(1) 本文通过农民收益及土地产出两项指标来衡量不同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辅以家庭经济情况的评测满意度,全方位反映土地利用经济方面的对比。综合上述各个因素,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汇总,不难发现,当搬迁地土地利用方式为单一扶贫尤其是产业扶贫时,其经济效益略高于旅游扶贫,较多的高于生态扶贫,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但当土地利用方式采取旅游扶贫时,其社会效益明显高于产业扶贫,农民满意度明显较高,生态效益略低于生态扶贫。
(2) 本文通过空气质量及水质两项指标来衡量不同模式下的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辅以农民生活质量的评测满意度,全方位反映土地利用生态方面的对比。可知,产业扶贫虽一定程度地带动经济发展,却在当地的生态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导致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却不能使农民满意的情况。生态扶贫中,生态效益最高但经济效益最低。
(3) 从长远来看,产业扶贫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扶贫低经济效益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旅游扶贫随着宣传力度加大、设施的完备,经济效益会有较大提升,但不稳定性强,季节性强。
(4) 无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还是生态扶贫,均是将土地结合在一起集约节约利用,尽管利用方式不同,但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
四、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本研究采用问卷来自山东省费县崔家沟易地搬迁的农民,共计98问卷。对影响搬迁地土地利用效益的不同指标进行分析后,将显著性(即对土地利用效益有影响)因素编入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经过走访调查,得出结论:(1)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民脱贫致富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农民经济条件及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土地集约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3)在经济效益方面,产业扶贫所获效益更高,但弊端明显,农民满意度略低且生态环境保护受影响。在社会效益方面,旅游扶贫所获社会效益最高,远超产业扶贫,经济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处于中间位置。生态扶贫的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低,投入产出性价比低。总结来说,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混合扶贫方式较优。
作者简介:
李奈夏,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