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
2018-10-23宫亚楠汪涛
宫亚楠 汪涛
[摘要]中国在唐朝时期,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学习发达文明所向往的地方,是当时世界各国心目中神圣和具有雄厚实力的国度。日本从唐朝开始向中国派出大批使者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其中唐朝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尤其反应在都城规划、宫殿和寺庙建筑上。本文仅以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二条城为例,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日本古代建筑;影响
文章编号:2095 -4085( 2018) 02 - 0039 - 02
1 出挑深远的唐招提寺金堂
唐招提寺的主体建筑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正面五间设门,当心间稍宽,前檐下设柱廊,柱网布局属于宋《营造法式》的“金厢斗底槽”,内部设金柱一周。金堂初建于天平宝字始创时期(奈良时期),为唐式抬梁架构,元禄年间发生大地震,唐招提寺遭到破坏需要改修,此时日本独特的“小屋组”技术就被应用进去了,后经明治改修后成为现存的和样折衷式小屋组架构。缓和的坡屋面,出挑深远的屋檐,是我国唐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从使用角度来说,为了减少屋顶排水对建筑墙体的影响,屋檐需要出挑更多,同时为了保证出挑的屋檐不影响采光,就要在保持屋檐曲线平滑的前提下增大檐曲线的曲率。我国晚唐时期的佛光寺东大殿举折约为1:4.77,内檐柱与金柱等高,再通过调整樽的高度,其屋顶为平滑的曲线,而唐招提寺金堂举折仅为1:3,为了解决举折变大带来的屋顶形式变为折线的问题,日本发展出了小屋组的特殊构架形式。然而这种形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屋顶十分厚重,所以唐招提寺金堂虽然外貌与佛光寺东大殿相像,但是由于屋顶过高,立面比例不如佛光寺东大殿协调。根据日本建筑史学家推断,唐招提寺是在一位亲王的旧宅原址上所建,其规模较奈良东大寺小的多,也并非當时最高标准的寺院,但是唐招提寺是对中国盛唐建筑的忠实复制者,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直接东传日本的首例建成作品,对我们进一步考证中国唐代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 极富唐风之美的东大寺
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位于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由日本圣武天皇于公元741年下诏仿中国寺院结构兴建,属于日本最高级别官寺。曾于公元1180年和1567年两次遭兵火,历代多次修缮。东大寺规划布局遵循中国传统礼制,以南北中轴线为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南门、中门、金堂,四周围以回廊,中门和南门之间立东西两座塔,北侧为讲堂、三面僧房等,西侧为戒坛院,西北为正仓院,东侧为二月堂、法华堂、开山堂等,形成典型的唐朝样式的伽蓝格局。东大寺的中心为大佛殿(金堂),始建于公元752年,并于公元1708年重建,面阔十一间,进深七间,金堂采用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是属于皇家殿堂的规格,屋顶正脊两端装饰了镏金鸱吻,这些均符合中国建筑礼制的规定。金堂的斗拱雄大疏朗,出檐深远,这种结构美极富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受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影响,日本在广泛吸取唐代建筑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将其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大佛殿正面屋檐上设置的“唐破风”装饰样式就是在中国不常见而在日本广泛应用的构造形式。日本在充分运用唐朝文化和技术的同时,加以发展和提高,就东大寺而言,单体建筑的规模已远胜同时代唐朝最高等级的大明宫含元殿,含元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这表明当时的日本木构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3 形制雄伟的法隆寺
法隆寺建于公元607年,是日本佛教法相宗的寺庙,位于奈良。公元552年我国佛教传人日本之后迅速流行,继而日本佛教建筑兴起,法隆寺即在这一时期兴建,其建造之时,正值中国南北朝结束隋朝建立之初,其建造风格基本代表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特点。法隆寺分东西两院,西院包括金堂、五重塔、中门等,为飞鸟时代的建筑,东院包括梦殿、传法堂等,为天平时代建筑。法隆寺西院中轴线上为南门、中门和讲堂,金堂和佛塔置于东西两侧,其平面尺寸和立面高度都有较大差异,这种非对称式的并列布局是完全日本式的,日本建筑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除了法隆寺日本其他很多神社等也都采用非对称布局,这是日本崇尚自然美不过分强调“中心”观念的体现。
4 华丽而独特的二条城
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又名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二条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堡,东西宽约500m、南北长约400m,四周围以高墙和护城河。城内建有本丸御殿、二丸御殿、唐门、黑书院、白书院、内宅(院)、位于城堡一角的天守阁及其它附属建筑。其中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的主要建筑,处于二条城空间的构图中心。
日本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文化包含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因此日本建筑装饰和点缀较少,他们力求用灰白等素色和材料本色来体现自然之美,但二条城却不同。二条城是桃山时代建筑的代表,规模虽然小于皇宫,但是由于权势和财富的悬殊,二条城的建筑其实远比皇宫更具威势也更繁华。特别是二之丸御殿,其建筑内外装饰极尽华丽,所有木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施以重彩,金箔镶嵌,尤以其唐破风为最。二条城建造于1603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末期,以二之丸御殿和明清故宫太和殿相比较,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屋架为粗壮的梁柱结构。而二之丸御殿为歇山顶,屋架是密密麻麻的小屋组,也称屋顶草架结构,为梁柱穿插的刚性体系,这是由于日本降雨多于内陆地区,为满足排水要求发展而来的独特做法。
盛唐时期,中国丰富的建筑文化和精湛的建筑技术不断传人,以及工匠等人员的支援,促使日本产生了大量高水准的建筑作品,对日本当时的建筑技法和建筑思想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招提寺是中国盛唐建筑的忠实复制者,与我国晚唐时期的佛光寺东大殿十分相像。东大寺大佛殿的形制规格均符合中国建筑礼制的规定。闻名世界的奈良法隆寺,堪称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不论从建筑形制,还是布局规划,无不体现出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特色。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人日本以后与日本本土文化融合,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进而形成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因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关野贞著,日本建筑史精要[M].陆秉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