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土地乡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索
2018-10-23饶斯杰
饶斯杰
[摘要]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城市居民开展乡村游的意愿愈发强烈,乡村旅游业也迎来迅猛发展。但在传统物质规划之后出现部分乡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缺乏特色等问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研究从全域旅游开发的角度寻找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探寻一种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错位发展;特色小镇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8) 02 - 0038 - 02
1 乡村旅游发展回顾
随着国家与地方各级政策的支持与“全域旅游”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对乡村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乡村成为了新的热点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逐步展开,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李金早分析了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即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而曾祥辉等人[1]探讨了规划设计中全域旅游的可实施性。
2 土地乡综合开发条件分析
土地乡位于重庆市武隆东北部,处乌江下游,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境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集山峦秀色、沟壑幽谷、古朴村寨、田园风光于一身,具有改善人居环境现状与开展全域旅游活动的良好本底条件。总体来看,土地乡有着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但也面临景区开发滞后、旅游资源分散,景点设计创新欠缺等不足。
3 土地乡全域旅游开发战略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引领全域发展的整体发展范式[2],是区域一体化、全景化、全覆盖、系统化的旅游模式。为应对土地乡发展旅游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规划开发策略的制定将始终秉承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以指导城镇健康发展。
开发模式——串点成线,结构复合。研究的核心思想在于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依靠“景点一游线一景区”三级结构,强化“联动发展”的理念,巩固与周边景点联合营销,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系统化、全覆盖全域旅游体系。规划通过有形的道路、河流来联通不同各具特色的片区,通过无形的产业配置和景观营造来联系各个片区,使得规划区内各个旅游景区能够如玉带串珠,紧密相联。按照以上发展思路以及土地乡的特色资源分布状况,结合发展主题与功能定位,打造“三片、三线、三点”的总体发展结构,串联全乡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体系。
发展策略——错位营销,全面开发。为避免与周边景区的同质化竞争,土地乡需以错位发展的核心理念来推进旅游开发,因此将土地乡总体定位为:“人间净土,生态福地”,打造中国“慢”乡村。同时根据项目主题定位和发展条件,形成核心功能、辅助功能和扩展功能三大功能板块,作为区域的功能支撑体;形成以核心功能为主导、其他功能为补充的功能体系。最后,根据总体定位确定土地乡乡村旅游规划的目标:将土地乡打造成集康体养生、乡村民俗、农耕体验、乡野涉险、休闲度假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最佳乡村体验区;形成以乡村为载体,融山水景观、人文乡愁,集自然风光、农家风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全域旅游度假区。对应以上发展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优先、基础配套先导、景区资源组织、产品体系构建与特色品牌打造五大解决策略。
组织策略——资源整合,品牌培育。最后需要注重宏观的总体管控与中微观的资管整合同步并重,构建全域旅游资源管理系统,完成优势资源向旅游产品的顺利转化,以及传统产品向特色品牌的两步发展步骤。首先是创建旅游开发系统。规划构建连续、可达的网络系统,串联起片区内各个功能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商业网点、主要景点与旅游项目,连接、整合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在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系统规划上,加强对公服设施的协同安排,完善服务体系,为土地乡的全域旅游开发做好准备。其次是培育乡村特色品牌。规划提出利用区位优势,以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整合提升基础设施和乡村环境,体现“山乡、田园”品牌特色,面向川渝黔城市市场,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为实现这一品牌定位,研究策划提出一日游、两日游、多日游三种游览路线自驾游、背包游等多种旅游参与方式;提升土地乡旅游品牌特色。
4 结语
通过此次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与研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指导小城镇旅游开发的规划策略,希望借此机遇将土地乡打造成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的发展进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優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曾祥辉,郑耀星,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86 - 91.
[2]吕俊芳,城乡统筹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 01):139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