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中“形散(分组探究)、神聚(归纳整合)”的策略

2018-10-23朱爱琴朱华英宋建红陈万霞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分组探究老师

朱爱琴 朱华英 宋建红 陈万霞

摘要: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地理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堂探讨,并最终进行归纳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进而发挥出“形散”而“神聚”的真正意义。笔者针对分组探究和归纳整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分组探究;整合;合作;策略

在大多数人眼中,地理学科似乎不重要,很多人认为地理学科只靠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所以,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地理教学工作。实际上,地理科目是一门偏理科的科目,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就需要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一、 地理课堂“形散”,开展分组探究教学模式

(一) 巧妙进行分组

地理课堂上,想要进行分组探究,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巧妙地进行分组。作为地理教师,可以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分组形式。其中,“同桌式”的分组模式是比较常见的。地理教学工作多采用地图进行教学,想要在地图上找到关键信息,就可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分组,同桌分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信息,当信息分别在不同的页面时,同桌之间互相配合进行需要,就能够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使用“并列式”的分组模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汇报,这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个提高,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选取有效的学习内容

地理课堂上的分组探究,还需要选择有效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进行分组探究,所以,分组探究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解决,对待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所以,地理教师应该学会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那些适合用于分组探究的教学内容。例如,笔者在讲述五个自然带的划分时,就让学生进行了分组探究,让学生互相交流类似问题,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就解决了比较难的问题,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教师加强引导

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分组探究,教师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教師不仅是课堂教育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在地理课堂上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老师的作用非常大。笔者认为,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自己的角色,笔者不会去亲自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而是给学生空间,保证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做到引导者的角色,还要求老师不能对有些问题放任不管,否则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确定内容,然后再划分学习小组,在此过程中适当发挥老师的作用,会使得分组探究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二、 地理教学课堂“神聚”,进行归纳和整合

(一) 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

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仅要进行分组探究,即“形散”,还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小组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即“神聚”。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做到互相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在积极讨论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发展。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准备需要讨论的内容,并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找出问题的重点,并让学生针对重点展开讨论与交流。

(二)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

地理课堂上,对小组意见进行归纳和整合时,小组成员不仅要进行合作与交流,还需要加强相互评价,能够肯定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承认别人的能力。笔者也会给予小组成员鼓励,并对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享受到成功所带给他们的喜悦。作为地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对讨论的结果展开必要的总结,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合作进行鼓励,不仅要让学生关心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还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让每个同学都能够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提高地理课堂效果。

(三) 鼓励学生听取他人意见

合作学习需要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整合,这就需要老师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之间构建一种有效的合作。现阶段,独生子女相对比较自我,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不能发挥出小组探究的真正意义。因此,应该让学生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能够学会沟通,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让学生更加尊重别人,且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 结语

总之,地理教学课堂上,进行分组探究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加强分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分组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最终达到“形散”而“神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娟娟.地理特色课堂之分组合作式学习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11.

[2]杨军.新课程下高中政治、历史、地理合作教学课堂探究点创设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8.

[3]李少丽.小组合作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3):88-89.

[4]张淑艳.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7(16):27-29.

[5]葛志强.依托低碳教育课程基地,实现跨学科综合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7(15):27-31.

作者简介:

朱爱琴,朱华英,宋建红,陈万霞,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分组探究老师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