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8-10-23陈虹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即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正确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生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教师开展数学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产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那么这种兴趣从哪入手,就成为了问题,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对数学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智力发展,进一步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要关注到学生的主体,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一、 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教的学生也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握语言的艺术,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倡导教师将数学语言生活化,这有助于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的语言更加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导学生归总应用题时,为了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迅速地找到先求什么,进行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让学生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单价×数量=总价;路程÷时间=速度;工作总量÷工效=工时。教师倘若使用单一的数量对学生进行引导,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又比如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4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进一步调动课堂气氛,产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巧妙把握语言的艺术,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 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这并不代表数学知识不具有实际意义,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应当是能够充实学生的生活,帮助启发思维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对于实际生活的探索,获得知识与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质疑、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问题,从而不断塑造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又动脑的空间,并且适当的应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享受数学知识以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数学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动手操作的游戏,利用一些教具帮助学生展开学习,首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中的图形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第一行摆4个圆片,在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诱导学生以圆片为基础,摆出相应数量的圆片,然后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在动手操作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进一步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于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几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逻辑化的思维。

三、 创设课堂生活化情境,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自身的观察、分析,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以及认识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当然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余数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种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春游的情境,组织学生租车。同学们去春游,学校要租车,请同学们帮忙出谋划策,如何合理地租车。全班有47个人,每辆车可以坐8个学生,请问一共需要租几辆车?在这种思维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周边的生活以及具体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善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会用数学眼光思考问题,认识事物。

參考文献:

[1]许小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32).

[2]初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24-125.

[3]林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2(2):52-53.

[4]郑昌松.让数学与生活同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2017(15):32-32.

作者简介:

陈虹,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高科园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