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个问题 检查你的心理健康

2018-10-23赵湘

健康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规范心理健康

赵湘

在心理卫生保健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而不好的人际关系,却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中所呈现的心理健康隐患往往是对自我以及自我角色认知出现障碍造成的,所以人际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些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检查方法来发现和疗愈。为此,在台湾大观心理治疗所院长、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讲师林昆辉来杭州讲学之际,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心理学层面把一个人区分为“自我”和“角色”,自我包括“欲望”与“嫌恶”,角色包括家庭、学校、职场、社会四大角色系统。所以,一个人不只是“一个”,而是自我+家庭角色+学校角色+职场角色+社会角色一共“五个”角色。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角色系统内,都还有多重角色扮演。例如一个男人,他是父亲也是儿子,是儿子也是兄弟,是丈夫也是老爷子。

林老师解释说,“我”字是指“自我”,但在这里指谓的对象其实是“欲望”与“嫌恶”。“自我”是一个会主动思考,“欲望”是内向的意愿,也就是“我想、我要、我喜欢”,“嫌恶”是内心对一些事物的抵抗,也就是“我不想、我不要,我不喜欢”。当一个人说“我”的时候,不是在说“欲望”或“嫌恶”的内容或对象,而是在说一个有“欲望”与“嫌恶”之“能力”的我。用一个公式表达这个“自我”:

1=A%欲望+B%嫌恶,A从1→100,B从1→100。

例如:我是一个只有欲望(A=100),没有嫌恶(B=0)的人,或我是一个欲望很少(A=20),嫌恶很多(B=80)的人。林老师说这里所指的“我”,并非真正的这个自我,而在指向一个有多少欲望与嫌恶能力的“自我”。

第二个问题:“谁”是我?

自我是能主动思考的主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个问题里“谁是我”也就是“我是别人眼中的谁”。林昆辉说,角色是人与人之间可预期的行为规范,自我对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会有“角色行为规范”,而这规范来自于社会文化、团体次文化、相对角色的行为期待和自己的调适。自我對相对角色也有“相对角色行为期待”。因为每一组“角色都是相对的,所以,在人际沟通中,彼此的期待与对方的自觉规范会产生一定的冲突,这样就会形成一些心理冲突,引起情绪变化。

当一个人说“谁是我”时,这个“谁”是指称“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个怎样的,对这四个角色的行为规范进行了解,对这四个角色行为规范与相对角色对此角色的“行为期待”是否有哪些冲突的了解,称之为“自我了解”。自我了解是指谓“自我”去“了解”四个角色的内容,及其与相对角色的冲突性。通过这个问题,不仅能让自己了解自己意识里的“我”,还贴近了别人眼中的“我”。

第三个问题:“你”是谁?

林老师解释说,这里的“你”字,是指谓任何特定人眼中的“自我”,但是对方所叙述的认知、价值观、经历与知识,或者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善恶好坏与成败荣辱美丑,都无法让任何人去了解他的“自我”,我们只能去问任何相对人“你是谁”,重点不在“你”的欲望与嫌恶,而是你是“谁”?这里的“谁”指称的就是“相对角色”,亦即对方的四大角色系统。问了“你是谁”,其实是在问:我俩的几个角色系统是否有关系?是什么角色关系?你的角色行为规范是什么?对我这个相对角色有什么期待?为什么和我对你的角色行为期待不一样呢?到底你是怎么玩这个角色的呢?简单地说,就是“你把我当成了谁”。

第四个问题:“我们是什么关系”?

这里的“我们”指称的是一组固定的“角色-相对角色”,并且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会有固定的共处或共事的行为。我们是一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小团体”。我们不是我也不是你,所以我是谁和你是谁都不重要;我或你的“自我”的“欲望”与“嫌恶”的AB比例值;内容或对象等,统统都不重要了,既然我们在一起,成了“我们”,就必须共同探索、发展与调适出“我们”的“欲望”与“嫌恶”。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和他(她)是什么角色关系?是同学或同事或夫妻或母子?这组“特定角色一相对角色”的社会文化行为期待是什么?我们共同接受与私下认定的彼此行为期待是什么?

如何为自己做心理健康体检?

心理健康体检是正向心理学观点的产物,是预防身心医学的范畴,是借着回答这四个问题,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体检。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重新解构与建构“自我-角色-相对角色-相对自我”心理模型。并在操作过程中与操作后,对自己与他人生活的交集处,都获得了心理历程的梳理以及自我与角色能力的建构。“我”做心理体检

四项体检可自己一个人操作,每季做一次最佳,至少每半年做一次。每次结果都要和上一次比对,并记录下来和下一次比对。

“我们”做心理体检

找两个人或一组人(或一家人)一起做四项问题体检,然后互相比对和讨论。

出现情绪问题时,做“我”或“我们”的心理体检

出现创伤事件或心理时,不对劲或难过时……就自己做或找相对关系人来一起做,此举具备强大心理咨询的疗效。

找心理咨询师陪你做做心理体检

如果前三项做完,还是觉得情绪不好,请找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做。心理咨询师会陪你一起设定不同的“我们”,并且协助你进行更透彻的“自我-角色-相对角色-相对自我”的解构与重构,促进你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规范心理健康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