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2018-10-23关丽
关丽
摘 要: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最具体的情境里,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的情境与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情境学习理论为依托,提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如下:树立“双主体”意识,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遵循“三结合”原则,打造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关键词:情境学习理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234-02
我国大陆地区清晰的生命观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脱离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靡世界的情境学习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就是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的基础上,创设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从而增强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代的生命观教育缘起于西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欧美许多国家已比较普遍,在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开展得也比较深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充分认识到生命观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相应的政策干预调动社会机构的作用,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生命观教育的推行。我国大陆地区的生命观教育比西方国家晚了三十多年。到目前为止,高校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宏观规划、实施措施和教学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各级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没有明确的要求,理论界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严重不足,高校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全面、系统的生命观教育,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单独开设生命观教育课程,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仅在一些思政课和心理学课当中有所体现,教学方式以单向灌输、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生命体验的活动几乎没有,因此学生心理较为排斥,教学效果有待加强和提高。
2.价值取向功利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2]。教育既应传授给学生生存的手段和技能,从而把握物质世界,也应该告诉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充实、完善人的生命,从而提升精神世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一切唯“分数”论。生命观教育只注重单向灌输,脱离生活实际,方式单一,形式化严重。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本质属性被忽略,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忽视了生命的价值,扭曲了教育的意义,直接导致学生过分关注知识的实用价值,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精神世界无所依托,日复一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挣扎,却很难确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意识淡薄,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那种“无视人发展自身的各种需要,无视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企图单纯按某种社会需要去塑造出某种标准件来”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没有兴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漠,精神生活贫乏,不能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对象来”[3]。
3.教育内容不足
完整的生命观教育应当包括“五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生涯、生死”,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除了要进行必要的生存、安全等教育外,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感恩、关爱等情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但是目前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内容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外的培养和训练,在对学生心灵方面的关注严重不足,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虽然考试成绩很高,但是一心只看自己、不看他人;只顾眼前,不放眼世界;只能面对顺境,不能承受挫折。同时,当前的生命观教育经常回避一些敏感问题,例如,受中国乐生讳死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教育一直是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缺失,导致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只知“生”,不知“死”,对生命缺少敬畏,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另外,生命观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言传身教,受教育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和训练技能,才能在面对灾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生命受到威胁。现有的生命观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象严重脱节,往往把知识和生活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只注重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扎根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这直接导致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教学情境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总是让学生有“高、大、尚”的感觉,缺少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从而“言行不一”。
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对策
1.树立“雙主体”意识,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应彻底转变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对于成人的教育要充分尊重其主动性,承认和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经验。大学生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他们往往愿意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生命观教育过程是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彼此之间在尊重独特性和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讨、研究的过程。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创设情境”是顺利进行生命观教育的前提,教师创设的情境一定要富有感染力,使生命观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体、生动、新颖,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启发感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碰撞;学生的“活动体验、自主探究”是关键,这一过程就是情景学习理论提倡的“参与真实的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形成切身的感受,在学习共同体内不断交流和反思,将体验和认知进行分析总结;“获得认识、践行体验”是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手段,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把获得的体验和认知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并最终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2.遵循“三结合”原则,打造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与行动(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在生活情境的变迁中,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在亲力亲为的实践中,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即所谓的“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基于此,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三结合”原则,构建全方位的生命观教育体系:一是课上、课下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依然是生命观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应弘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模拟来设计课堂,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在各种情境中获得生命认知、启发生命感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僅有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生命观教育的更多内容还要通过课下和课外实践活动展开。例如,课下的团体辅导活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都可以加强学生的生命观教育。课外的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参与真实情境、检验生命观教育成果的必要途径。二是传统、现代与现实相结合。我国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生命哲学和西方古代生命教育思想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生命、认识生命、感悟生命都具有重要意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实际吸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命教育思想和理念,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观教育体系。三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学校是生命观教育的主体,但也要重视家庭、社会对学生生命观的影响。家长要做好表率,有意识地引导子女正确认识生命现象,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要积极配合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双方及时反馈问题和教育成果。社会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生命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关爱大学生的良好氛围。
3.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脱离真实的情境,学习便无意义。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创造了便利条件。高校可以将情境认知理论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仿真情节和虚拟环境打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率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促使学生将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生命知识向现实情境迁移。网络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系统主要包括六个模块:情境体验模块是指教师在这个模块利用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手段针对生命教育目标设计反映现实生活的虚拟情境,情境尽可能地复杂、逼真,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生命教育场景;生命知识模块主要指教师建立生命教育理论知识资料库,生命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生存、生涯、生活和生死教育,教师针对这些教育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例如知识点、图片、视频、案例等,分门别类建立生命知识资料库;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建立“实践共同体”,其成员有共同愿景、学习愿望、乐于分享经验,能够在目标明确、意义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共同学习或实践,协作交流模块正是基于此产生。在这一模块学生可以在线协作学习、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完成情境任务,同时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在平台充分交流,进行反思和评价;专家指导模块主要为专家指导和咨询提供平台;在线帮助模块为学生在线答疑解惑;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后台管理功能。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生命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立体化、通用型的学习、体验和模拟训练平台,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学习空间,对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陈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2.
[3]王建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