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重大意义
2018-10-23张童搏
张童搏
摘 要:深入理解新时代的主要特征,需要联系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条件,本文在此基础上,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大大加强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进行阐述,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政治、理论、实践、世界四个层面论述和阐明了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这一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新时代的认识,更有利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关键词: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027-03
党的十九大不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当下学术理论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准确把握这一重大课题,对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8很显然,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建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风雨历程和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不是横空出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以巨大历史性成就为基础。正如习近平所说:“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1]1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四十年的风雨历程证明这条道路是一条成功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之路。正是因为对这条道路的不断坚持,中国社会持续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发展站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会议,不仅承担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而且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条件和必要准备。所以说,在谋划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圆满收官的同时,也要放眼于未来30年在中国发展历程中,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方位。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的最后战略发展机遇期,为未来30年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充分吸收前人共同富裕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把共同富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开发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中国作为曾经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使国家富裕起来,如何在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历届领导人和广大人民关注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历届领导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在减贫工作上获得了巨大成绩。今后是我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方位,为世界上那些希望减少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从意义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这一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提供了基本线索和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综合国力强起来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3]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强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近七十年探索历程,三者之间存在深厚的关联。如果说这三者之间是三个阶段的话,没有前两阶段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国家强起来就很难实现,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发挥了质变性的作用,推动中国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推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和新的发展空间。第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显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硬实力对软实力起决定性作用,软实力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软实力的意义和作用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此基础上曾指出:这场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3]227。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日益显现,中国正在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也越来越主动和广泛地融入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之中,这些都是软实力和硬实力获得大幅提升的显现。
(二)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時代最大的特征,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我们党通过准确分析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问题做出的科学判断。
从历史来看,我们党各届领导人都是通过准确分析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来确定中心工作和战略部署的。正如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当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党中央同样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
从现实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符合实际,恰逢其时。经过改革开放长期不断努力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那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更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同时要着力解决好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因素。
(三)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加强
党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习近平就是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进行了充分的阐释,我党始终要保持在思想上、纪律上、组织上的纯洁性,关键在于要坚持党要管党,牢牢把握建设先进型和纯洁型政党这条主线。领导干部在处理党和国家的工作时,在为人民服务时要时时刻刻用这条主线对照、检查、修正、提高自己,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纯洁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取得现阶段成就的根本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在思想上、组织上、纪律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当今,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不断巩固,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展现了党和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展现了党自我净化的能力。这不仅是党加强巩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政治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党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经过几年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正气正在上升,党风正在好转,社会风气在上扬。这些变化,是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政治、实践,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诸多的意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的政治意义无疑处于首位。
(一)政治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展现了我党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理论意义
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都应该源自对客观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牢牢把握中国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方向。也正是因为这一思想判断顺应了国内外发展的大势,顺应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和实际诉求,才将这一思想判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重要理论的凝练,不仅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
(三)实践意义
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实践力量,主要在于它塑造、纠正和引导着实践。马克思曾说过:“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6]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带领我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进行探索和深化,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为“八个明确”,用“十四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这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这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7]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相对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世界意义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的意义可以从理论发展、人类文明、综合国力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理论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成果从理论层面表明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指导作用。从实践层面向世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重塑了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其次,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与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国家,两者之间在社会矛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矛盾和局限性是西方国家本身所不能克服的。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发展只是对这种矛盾的延续,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矛盾。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找到了一条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效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与探索,社会主义展现出了强大活力。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更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从综合国力对比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强起来了,强起来的中国在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必然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时,中国一直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展现了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应有的责任与正义担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
[2]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1).
[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7]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1.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