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御花园内的铜獬豸造像
2018-10-23周乾
周乾
一造像概况
故宫在明清时期称为紫禁城,是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故宫御花园内的天一门前,有一对铜质神兽造像,各长约1.30米,宽约0.35米,高约1.35米(见图1)。该神兽名为獬豸,其头部的外形类似龙头,头顶前部的叉形独角分外鲜明(见图2红色框线标记),嘴角两侧各伸出一根长长的虬髯;其虎目圆睁,麋鹿形的身躯显得敏健利落,全身的鳞片线条分明,四肢处尤为明显,犹如盔甲一般;其利爪张开伏地,似警惕外来的入侵者,并随时做好攻击的准备;其头部和尾部的毛发均为直立,呈火焰状,展示出神兽的警惕、威严形象,并给人以震慑之感;其全身鎏金,蹲伏在须弥座上,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犹如守护卫士神一般。
二形象特征
在不同历史时期,獬豸的造型特征各异,具体说明如下。
(一)羊形
在唐朝以前的文献描述或出土文物中,獬豸的外形特征似羊的居多。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甘肃省威武市曾出土了一个木雕獬豸,其外形与山羊高度相似,且獬豸的头部有一个长长的角,似乎随时抵触任何不公正的人或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于1962年在陕西西安武库遗址发现了一只獬豸形的玉佩,其制作年代为西汉(见图3)。该玉佩采用了阴线雕刻的手法和镂空透雕的技法,雕刻出一只山羊形象,且山羊亦为独角。这只羊为站立形状,回首眺望,双目炯炯有神,嘴略微张开,胡须轮廓明显,独角呈弯曲状(见图3)。
(二)牛马形
在唐至明代的诸多帝陵前,獬豸石像为常见的镇墓神兽,其外形多为牛马特征。如在唐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前,有一对独角兽,因其形体高大,气势磅礴,雕刻精致且保存完整,一直为世人赞赏(见图4)。这个獬豸的身体外形与牛非常相似,其神情亦如牛一般温顺厚实。其四足足底为马蹄形,胸前的双翼颇为耀眼。2002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咸阳文物精华》画册中称此兽为“天禄”。由于“禄”与“鹿”谐音,因而天禄的形象与鹿的外形有某种相似,且从字义上理解,“禄”有吉祥的寓意,以示天禄不仅能秉公执法,而且具有祥瑞的象征。
宋陵及明陵前所见的獬豸外形亦为牛马形,其主要特征多为牛首、马身、马蹄,头上独角后翻,身上无麟。宋代早期时候,獬豸的外形特征还包括双翼,位于胸前,似能飞翔。随着历史的发展,獬豸胸前的双翼进一步演化,变成了犹如火焰的形状,而獬豸“飞”的行为特征也逐渐转变为“走”的行为特征。到了明代,獬豸的双翼渐渐弱化,如明陵前的獬豸取消了羽翼装饰,使得獬豸的整体造型显得更加淳朴无华(见图5)。
(三)龙形
到了清代,獬豸的外形特征与龙形更为接近。龙作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是瑞兽的象征,能上天潜渊,具有无所不能的本领,是天子的代言,为皇帝所专用。龙的形象有多种描述,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即龙头上的角类似于鹿角,龙的身体像蛇一样,龙的爪子与狗爪类似,龙的毛类似于马的毛,龙的尾巴类似于鬣狗,龙的鳞和须类似于鱼鳞和鱼须。在清宫《兽谱》中,獬豸的形象与上述对龙的描述较为接近。[1]而天一门前的这对獬豸,有着龙首、龙爪和狮尾,身上龙鳞状的斑纹亦可现。其做蹲伏状,整体呈前半身昂首紧绷、后半身蓄力待发状,表现出刚强的力度和威猛的气势。
天一门前的龙形獬豸,其制作年代更接近于清雍正时期。分析认为,这主要与雍正皇帝对龙的崇拜及祈盼有龙“上天潜渊,无所不能”的愿望密切相关。龙为瑞兽,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故宫宫殿里的龙图腾数量之多,比比皆是,如太和殿的屋顶、天花、装修等部位就有龙纹万余条。清代自雍正即位起,对“祥瑞”异常重视。雍正帝不仅将部分“天象”(如七星连珠)看做是祥瑞的征兆,而且在宫殿里制作大量与瑞兽相关的铜器。雍正五年(1727)起,宫廷造办处下设铸炉作(即制作大型器物的部门),花费大量银两购铜制作铜器,并限制官员使用铜。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奏报办理收买黄铜器皿情形事》档案记载,雍正五年九月十五日下令“从前曾酌议三品以上许用黄铜,今发觉滥用者多,嗣后唯一品官员之家器皿许用黄铜”。雍正时期制作并在清紫禁城各处安放各种铜质器物,如瑞兽、墩炉、宝鼎等,其形制变化多样。同时,雍正对器物的烧造要求也非常严格,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下旨郎中海望“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其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势。”天一门前的獬豸,很可能是该时期制作安放的,其外形具备清代獬豸的特征。
三文化內涵
历史上,獬豸造型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护法、官服及镇墓[2-3]。显然,故宫天一门前的獬豸,其主要含义与以上描述有所区别。其主要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帝王利益的代言
不仅有龙的典型特征,獬豸头上的独角亦被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成为帝王权力和威武的象征。其“公正”的执法形象,在明清时期紫禁城里则演变为帝王利益的代言。这种“公正”并非合法或合理,而是护卫帝王的权力和统治的正统性。明清时期紫禁城是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帝王为了维护其统治,用獬豸这个形象置于城内,以彰显其身份。遇到不利于帝王的人或物,獬豸会用独角攻击,表示对帝王的忠心。作为护卫皇帝的神兽,獬豸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是非”的判定则以帝王的利益为标准。这种行为和潜意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志。
(二)帝王道教活动的护卫
故宫的这对獬豸护卫在天一门前,而天一门即为钦安殿的围墙大门,说明这对獬豸与天一门、钦安殿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钦安殿是一座道教建筑,里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也就是道教中的水神。朱棣在建造明代紫禁城的时候,把钦安殿建造在中轴线位置,足以说明他对真武大帝的重视。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为巩固皇权,欲削弱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兵权,叔叔燕王朱棣即为其中一位。朱棣当即以“靖难之役”之名起兵造反。“靖难”即排除祸难之意。朱棣在发动“靖難之役”时,突然天空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借此天象,其认为是真武显灵,立即披发光足,仗剑应之,称自己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4]。在四年的艰苦战役中,朱棣终夺取皇位。为感恩真武大帝相助,朱棣在营建明代紫禁城的时候,将真武大帝像请到了钦安殿。此外,明代紫禁城的布局按“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理念,而真武大帝为镇守北方的神,这也是朱棣将钦安殿建造在明代紫禁城中轴线北部位置的主要原因。
其次,钦安殿外有一圈围墙,围墙的大门正是天一门。明代诸多帝王中,对道教最为崇信的属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生痴迷道教,并把钦安殿作为举行道事活动的场所。其即位后第二年(1523),即在钦安殿举行斋醮活动(道教法事活动)。钦安殿虽然供奉真武大帝,但祖宗旧制规定不能于此举办斋醮活动。嘉靖的活动立刻受到了很多大臣的冒死阻止。不仅如此,钦安殿原本在坤宁门之后,属于后宫的一部分,其斋醮活动亦严重影响了后宫生活[5]。为了有一个封闭的不受外人干扰的道场环境,嘉靖帝于十四年(1535)下令在钦安殿外建一座围墙,而天一门正是围墙的大门。这样,其道教活动不仅不影响后宫,而且也听不到大臣们的反对声了。因此,天一门是维护钦安殿道教活动的屏障门,可反映明嘉靖时期对钦安殿道教活动的重视。
再次,在清代,钦安殿道教活动的辉煌时期为雍正时期,雍正帝多次参与道术活动。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于九年(1731)下令:“朕看后花园千秋亭若设斗坛,不甚相宜。用后层方亭设斗坛好”,又谕:“后面位育斋两次间给法官办事、暂坐”。这不仅因为雍正皇帝痴迷道教,更因为据史料记载,道教法术曾救了雍正的命。
因而钦安殿作为道教场所自然功不可没,其重要性一目了然。在钦安殿的围墙外面安放一对獬豸,其寓意颇为明显:为了宣传道教的功德,保证皇帝从事道术活动不受侵犯,以维护大清江山的稳固和繁荣。
故宫天一门前的神兽造像,其前额独角突出,具有獬豸的明显特征;其外形为龙首麋身,与清代的獬豸造型接近。这对獬豸的制作年代很可能为雍正九年,其主要原因不仅因为在于雍正皇帝痴迷道教,更因为道士娄近垣曾于雍正九年在钦安殿外设坛做法,治愈了雍正的重病。天一门前的这对龙形獬豸,其功能并非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司法公正”或“镇墓护主”,而是转变为清代紫禁城帝王利益的守护者。不仅如此,其更是帝王从事道教活动不受任何侵扰的守护神兽。
参考文献
[1]袁杰.清宫兽谱[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24-25.
[2]朱启新.说“獬豸”[N].中国文物报,2001-12-12(006).
[3]钟俊昆,曾晓林.獬豸:图像象征的来源与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5,(03):64-66.
[4]王子林.钦安殿之谜[J].紫禁城,2014,(03):18-23.
[5]王子林.钦安殿综述[J].故宫学刊,2014,(01): 238-259.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