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议新时代金融开放和保险改革
2018-10-23整理
整理/本刊记者 史 诗
9月28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石景山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于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各领域相关专家齐聚,共同探讨新时代金融扩大开放与保险业改革发展之路。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金融是北京支柱产业
金融业是北京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去年金融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17%,依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大能力,优质的经济资源正在配置到高精尖产业的众多发展领域,引领着北京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不断优化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的区划布局,西城区重点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金融改革发展的任务,朝阳和东城区强化国际金融功能,推动金融业开放的成果率先落地,海淀区强化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功能,丰台区着力打造丽泽商务区等新兴金融功能区,重点建设专业性市场,发展专业性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性金融服务;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着力建设金融开放改革创新的实验区。顺义、大兴区积极发展临空经济区的离岸金融和贸易金融,而石景山区,我们今天所在的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软件和硬件环境,聚焦银行保险我们这个金融行业的两个主体,构建首都金融业的骨干载体,全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
面对新时代赋予首都发展的新使命,我们将在一行两会的指导下,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紧紧围绕着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三大任务,不断地提高首都金融业发展的质量。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学习
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不是挣点钱,不仅仅是挣点钱,不仅仅是缺钱需要引进外资,本质是学习。”李稻葵说,大国搞什么自由贸易,卖什么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贵,我们忘了2003年铁矿石的故事吗?卖衬衫全世界的衬衫的价格都下去了。小国可以玩儿自由贸易,大国本质上应该搞有管理的开放,本质上是学习。
保险业尤其值得向外国学习:第一,学习什么样的产品应该推出?,怎么面对消费者推出他们最需要的产品,这得跟他们学“把他引进来,跟他们合资开放,他就教你,如果不开放他不真心教你的,得把利益让给他,你要60%股份给你,你把你的好东西带给我。”他说。
其次,学监管。保险监管比银行难,因为它是长期的,一个投资20年,一个人寿保险可能40年以后才向你要钱呢,40年的过程你怎么管理呢?别人跟我讲,过去的监管是监管投资的方向,看投资的方向对不对,现在的监管是看公式,也就是你的数学公式怎么搞风险控制,推导一遍,过来讲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的公式对不对,如果公式里面有一个假设搞错的话就不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金融改革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未来金融改革应该继续过去40年的道路,但可能还要往前走,具体而言,可能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过去的金融体系都是银行为主,未来可能也很长时间还是银行为主,但是资本市场也许可以发挥更多的、更大的作用。其实也就是我们政府说的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第二,我们在资源配置当中要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让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三,要改革我们的监管框架,监管框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有效公平的运行,最关键的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经济下行该让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就是地方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第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几个指标来看。比如居民储蓄存款,1978年末中国城乡居民存款的总额210亿人民币,到现在是68万亿。第二,从外汇储备来看,1978年中国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是1亿6700万美元,现在稳定在3万1000亿美元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3万9900亿美元。可见我们的金融业发展的有多快。第三,从金融资产规模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整个的金融资产规模大概是1000亿多一点。
中国金融业虽然取得的成就很大,但是面临的任务更重。无论是金融部门,还是监管部门、政府部门,我个人认为都要对金融的未来有深刻的洞察力,否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阻碍中国金融业的进步,都是在阻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不要以为商业银行一定就要做大,商业银行一定要有一个门店,不见得,因为未来新的业态会克服传统金融机构的时空限制。传统金融机构受到时空限制效率是比较低的,新的金融业态将会跨越时空限制,大幅度提高金融的效率。也就是说,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新的金融业态,不要把新的金融业态看作是妖魔,看作是新的风险的来源,不见得。
我们一定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些时候出了很大的问题,很大的问题是没有宏观的概念,总是从部门的角度来考虑,包括财政政策。我们的经济已经在下行了,我们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还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长我对此非常的担忧。中国上半年GDP 6.9%的增长,但是税收速度14.4%,我对此非常恐慌,这个时候需要大幅度的减税,中国的营商环境变得越来越不好,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商业环境。这个时候减税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重要的职能是逆周期调节,经济下行的时候应该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利润,减轻他们的成本最重要的就是减税。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资管新规的六大前景
中国的资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银行保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比重在不断的扩大。
1. 资管回归信托本质、平稳发展。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风险自担,金融机构发展透明化,这对金融业和资管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机构要想办法把产品做好,能够让投资者看到产品的吸引力,过去是高收益,现在真正的好产品才有戏。
2.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要提升整个资管市场的产品质量,通过竞争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低的风险,更高的收益。银行、证券、保险现在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做的不好就没有人关注你了。
3. 资管产品创新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
4. 互联网资管的重要性不断增大。互联网资管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成本低,各类客户都不一样,成为资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不断增加。
5. 智能投顾有较大潜力。智能投顾跟金融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说明国内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
6. 全球化资产配置时代来临。将来不需要兑换成外币,人民币就可以实现全球资产配置。我们的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意味着中国的开放与全球实现了联动,继而投资的收益率风险也会跟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