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
2018-10-22彭梓豪
彭梓豪
摘 要:在现代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稳定的电力供应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基本覆盖全国的电力网络,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建设技术也已经比较完善。但在日常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现阶段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和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方法。并根据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分析探讨了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未来发展。这些研究对稳定我国电力供应和提升我国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有着很好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日常管理;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A
无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化时代,有效安全的电力供应网络关系到日常的生产生活的稳定进行。目前,我国建设的电力供应网络基本已经覆盖到全国范围,并且正在大力建设新的超远距离电力传送的电力供应网络。因此,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决定我国电力网络供应稳定的基础,见表1。
现阶段,我国输配电线路的建设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动,输配电线路在技术应用和材料使用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导致在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电力供应的重大隐患。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目前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分析,同时结合时代变化的新要求,研究探讨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措施。
1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措施
现阶段,我国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还是采取以人力为基础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比较成熟,但是效率比较低。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建设关于输配电线路管理的信息化系统。适用于单点或者区域的信息化工作系统已经从技术上取得实效,并正在逐步投入实用。但是对于建设全国范围内的整合型信息化系统网络,尚未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1.1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主要的矛盾点在于新旧技术的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大量的信息化系统将在或者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很多工作的稳定。
目前,我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还是采取的以人力为主的旧有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技术、机制和制度都相对比较成熟,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在工作效率上不尽人意。
旧有的管理方式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输配电线路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要根据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很多问题进行解决。例如,输配电线路管理人员的分配需要综合输配电线路分布、地区实况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达到人力应用最大化的效果。这就对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另外,我国由于正在建设超远距离电力传送的电力供应网络,新的电力供应网络在输配电线路上采取了新的材料和技术。无论是材料还是技术的改变,都对专业的要求性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并无专门组建的可适用于新技术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我国相关人员在运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上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新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1.2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措施总结
我国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主要存在的矛盾点就是新旧技术替换所带来的管理机制、制度和方式上的变化。除此之外,我国还缺少可适用于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措施做了如下总结。
(1)引入新的运行管理技术
目前,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到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中已经成为了必然之选。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智能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中所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2)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无论是管理技术上的变革,还是输配电线路建设上的改变,都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运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重点集中在要考虑到信息化系统和新材料应用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所提出的新要求。
(3)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都是由电力建设部门负责的,而不具有完整的运行管理部门。我国相关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积极引入相关技术人才,健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机制。
总而言之,由于新旧技术的变化以及部分新材料的采用,我國目前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需要从技术、制度和机制上进行全面的改革完善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2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
除了日常的运行管理,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也关系到电力供应网络的安全稳定。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主要是解决电力供应网络在电力传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2.1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成熟。由于输配电线路一般跨越的距离很长,要实现对问题节点的准确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目前我国的输配电线路维护还是以人力为主。
现阶段,我国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基本流程为发生电力故障后,收集现有消息,先对电力故障的粗略位置进行锁定;随后利用电桥法等对电力故障路段进行确定;随后再派出人员进行现场排查。而日常维护工作则是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分地段巡视。同时针对事故易发地段进行定期的检查。
这种维护方式成熟有效,在应用上收到的地形限制也比较小。但是对于人力要求比较大,这就造成了我国在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收效上却不太令人满意。
2.2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总结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如今我国广泛应用的电力故障确定法,例如电桥法等,只能实现对电力故障部位的粗略定位。具体的位置确定还是要派出人员亲自去排查,如图1所示。
所以,我国首先要引入新的技术,解决电力故障点精确定位的问题。另外,还要针对其他几个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措施:
(1)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巡视记录
解决电力故障点精确定位并不是最好的维护办法,只有确保问题不发生,才能维护电力供应网络的安全稳定。因此,加強输配电线路的巡视记录,避免输配电线路故障的出现。
(2)加强输配电线路的日常保养工作
输配电线路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虽然外层一般有塑胶保护层,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输配电线路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而遭到损坏。因此,需要加强输配电线路的日常保养工作,防患于未然。
(3)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需要设备的支持,相关故障点的排除也需要借助设备的帮助。所以,管理人员要加强输配电线路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做到设备的物尽其用。
综合而言,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要通过加强日常工作,例如日常的巡查、保养等。在设备的管理上也要加强,保证对设备的充分利用。要结合多方面的手段共同努力,做好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
3 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维护的未来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输配电线路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我国正在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开展革新工作,主要表现在超远距离电力传输的建设和大量新材料的使用。这些变革对输配电线路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要求主要是集中在技术方面的改革。目前,我国信息化系统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应用。日后,为了彻底实现信息化,必然要对建设好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信息整合。输配电线路的管理维护通常会涉及大量的数据,例如日常巡查和保养数据等等,更是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所以,输配电线路的管理维护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开展管理和维护上的信息化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化系统的整合问题,为日后输配电线路的管理维护融入国家级的信息化系统打好基础。
结语
输配电线路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电力的稳定有效供应。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输配电线路的改革,更需要良好的管理维护制度来保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输配电线路管理和维护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维护的漏洞,提出了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对策。最后,我们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分析了输配电线路在管理和维护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对保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和维护我国电力供应网络的有效运行有着很好的帮助,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坚辉.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53.
[2]张奇,孙兆辉.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136.
[3]王梅.日常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12):89,91.
[4]杨慎涛.分析配电状态检修在安全运行方面的影响[J].通信世界,2014(2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