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
2018-10-22李静
李静
摘 要:公路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路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区域及整体经济的发展程度。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都会对施工的效果产生影响。强夯法是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公路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强夯法的概况、特点以及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总结相关经验,对促进公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土路基;强夯法;公路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志码:A
公路工程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在软土地基上施工,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保证交通运输的高效进行,是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需要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土体、气候等多种因素,采用恰当的方式,对软弱地基进行补强加固。强夯法则恰恰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起重机械8t~30t(最重可达200t)的夯锤起吊到6m~30m(最高可达40m)高度后,对准施工前测量的夯点,在固定位置进行垂落,通过重力作用对地基造成强大的冲击能量,从而使松散的土体变紧实的一个过程。
1 强夯法施工参数的确定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对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做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在采用强夯技术施工前,必须到施工现场,选取合适的地点进行试验,对技术的适用性和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检测和确定。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固的深度、加固的范围大小、夯击的速度、夯击点位置分布等都是需要着重注意的,这些指标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大面积施工。具体来说,分以下步骤进行:
(1)重视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又称为有效影响深度,具体的数据标准因加固目的的不同而进行相应改变。在反映和評估强夯技术施工效果时,有效加固深度是关键参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2)夯击设备及夯击能的确定。使用强夯法加固地基时,为切实提高夯实效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选择合理的夯击设备及夯击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公路建设质量。
(3)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地基土的类型和处理深度直接影响着夯点及夯击方式的选择,夯位排布通常有3种类型:分别是梅花形排列、夯点中心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正方形网格排列等。只有合理布置夯点,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夯实的效果,节省施工费用,在确定夯点的间距时,应结合加固地基土的特性和要求达到的深度,注意间接不能太小,但也不宜过大。
(4)夯击次数与夯击遍数。作为强夯设计的重要参数,夯击次数需要结合土的性质、土的厚度、土的分离程度、土的压缩能力等确定。根据得到的具体数据以及现场试夯的情况,确定夯击的次数。
(5)夯击范围和间隔时间。为了保证土体之间孔隙水压力的及时消散,相邻次数的夯击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压力消散的时间和现场试夯的结果确定。
2 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应用
某公路工程全长11.093km,路段地层土质主要以粉土和 粉质黏土为主。采用强夯法对其进行施工,设计夯锤重量为100kN,锤底选用圆形铸钢锤(直径2.25m)。强夯夯点布设形式为正方形,为确保夯击效果,首先对试验段进行强夯试验,该试验段地下水位为2.1m,表面土体液限实际为31.8%,塑性指数为10.5,含水量最佳值为13.3%,土体最大干密度为1.86g/m3。
(1)施工准备。公路工程软基施工前,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比如,水文条件、地形特点、地质构造、土体颗粒大小等,经过实地调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将这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值。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周围的建筑物或者技术设施造成破坏,必须设置有效的监测点,改用开挖减振沟的方式进行施工,必要时安排相关人员对现场及时进行检查和防护,保证各项设施和施工技术的合理性。
(2)平整场地。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阻碍,在施工之前,需要采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平整。如果场地平整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可选用推土机进行施工,使施工快速高效的进行。除此以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夯击后的地面沉降数值进行估算,从而确定地面的高程。为防止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公路工程软基施工前,需要详细查看并确认地下管线与构造物位置。
(3)测量放样。在进行测量放样时,首先需要保证夯点间距离为6m,选取正方形为布设桩形的主体,施工方式和技术选择也必须严格遵照设计的规定和要求。第2遍夯点的布设需要在第1遍正方形的中心点位置,此后,可选用全站仪或者钢尺标,标示各个夯点的位置。通常情况下,选用白灰与木桩作为标示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夯点原地面高程进行测量。在采用夯实技术前,检测出的地表中地基承载力为160kPa与180kPa,这个数值小于施工的标准。施工前期,需要采取逐点夯击的方式对各个点位进行夯击,缩小强夯处理范围内水位与规定数值的差距。作业之后,需要对水位的沉降量和孔隙水之间的压力进行测量,详细记录相关数值。
(4)碎石铺设。如果地表内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存在着饱和细颗粒土,需要在亚黏土表面铺筑碎石层,铺设厚度控制在2m范围内,对地表土进行保护。碎石的铺设能够增加强夯机械的夯击动力,同时控制因冲击波造成的顶部土层出现的松动情况,对超静水产生的压力及时进行消散。
(5)夯点施工。对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夯击前,为了促进测量地面高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用石灰或者小木桩对第一次夯击的位置进行标注,并保证误差不超过5cm。具体来说,夯点施工可分以下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公路工程软基施工前,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对于地面凹凸明显的地方进行平整作业,采用相应机械设备,再次测量场地的标高数值,保证符合设计起夯面标高的规定。然后,借助全站仪对施工场地内的图角点进行引测,并检验坐标的准确性。当监理人员检测并达到规定要求后,选用一般经纬仪,按照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在现场布设第一遍夯点,为了使夯锤准确达到相应位置,需要用白灰标识出夯点位置,提高施工的便捷程度。
第二阶段,第一遍夯点施工完成后,需要让监理人员对夯点及夯击力度进行检验,合格之后,继续进行场地平整、夯坑回填等工作。接下来,需要重复进行第一阶段的工作,再次利用全站仪对施工场地内的图角点进行引测,同样保证坐标控制的准确性,并采用白灰进行夯点标识。
第三阶段,满夯施工阶段。这一阶段不需要再次进行夯点布设及夯沉量观测等工作,只需要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控制夯击数和夯锤落距等数据。本工程选用的是长度为2.4m、重量为25t的平底铸钢锤。满夯施工完成后,可选用推土机对土地进行平整,同时控制碾压标高符合施工的规定标准。
3 强夯法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安排相关人员,严格检查每个夯点的施工质量。在检查的过程中,采取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试验等方法,使夯點经过多次重复夯击,保证测定的结果符合预期效果,完工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此外,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督,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一批夯点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要抽查30%以上的夯点,当质量的合格率达标时,才能进行下一批次的夯点施工,确保每一批的夯点都能符合处理效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强夯施工,必须依照设计阶段确定的技术参数,保证施工的准确,在施工过程中,对夯后控制数值及时进行记录。
(2)施工结束后,安排专业人员,以两周为时间间隔,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检测地基加固质量。
(3)在室内进行实验,将夯击后的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夯击前进行对比,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判断强夯加固效果是否达标。
(4)效果判断的方法。检测判断强夯加固效果时,通常采用原位复检、十字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
结语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过软土地基段,但是,气候、水文、地形、地质等因素会对施工的正常进行造成很大的阻碍,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强夯法的出现解决了软土松散的问题,在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的作用下,采用强夯法能够对软土进行加固,使施工中的软土体达到设计阶段的规定要求,从而促进工程进度的正常进行,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发挥出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余鹏.强夯置换法在福建闽北地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福建交通科技,2016(6):12-14.
[2]黄东海.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12):145-146.
[3]陈大伟.抛石挤淤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探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3):225-227.
[4]周晓玺,伍洲,黄媛.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应用的强夯法施工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8):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