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上的美国梦
2018-10-22胡佳汝
摘 要:《中国佬》中出现大量的中外民间故事为该部作品锦上添花,也暗示了作品中父亲等人在美国淘金的真实遭遇心路历程。本文将该文本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分析“淘金热”时期的华人在美国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被阉割和去势之后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中国佬》;荣格;原型理论;人格面具;阿尼玛
作者简介:胡佳汝(1993-),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作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学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华裔美国作家汤婷婷,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叙事视角,成功使得华裔文学为美国文学主流所接受。如果说《女勇士》是亚裔美国作家汤婷婷站在女性立场叙述的故事,那《中国佬》则可以说是描写了男性华侨及华裔美国人的移民经历,该作品直接从史料入手,探讨了整个群族以及个体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游荡,在历史与文学虚构之间构成张力。在使用大量中国传统故事的同时,也引进了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原型。
一、荣格的原型理论及原型意象
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其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并与其集体无意识关系十分密切。正如他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节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正如他所说道: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他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感觉到。而原型意象泽是从形而上的原型中具象出来的,并以意象的象征像是呈现的意识。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之恍之,其中有象。”正如荣格本人也一再强调,原型从本质上讲是无意识的存在,我们无法认识其本身,但是原型却可以通过原型意向来表现其无意识的意义,原型意象大致可分为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和智慧老人等,本文主要从人格面具和阿尼玛意象来分析《中国佬》中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状况。
二、人格面具:华人的失语
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面具指的就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展示出的自我。每一个人都倾向于修饰与装扮自身的人格面具,所以说,我们的人格面具并非真是的自我。在《中国佬》的“关于发现”和“论死亡”这两篇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中,作者分别讲述了为寻找金山而漂洋过海来到女儿国的唐傲,和一个为长生不死而转世投胎做了一位缄默不语的女子的杜子春。唐傲被女儿国的女人们改头换面:扎耳,裹足,面施粉黛,甚至补足体内阴气,直到其体态婀娜,言行举止间透露着女人的妩媚。该书从唐傲被改造的那一刻起,字里行間都是关于对其外貌的修饰而非其语言和内心的描写,可以说唐傲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和自由,但凡唐傲想要表达内心想法,就会遭到“把嘴缝上”的威胁,可以说是被迫带上违背内心的人格面具去迎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在一个阴阳错乱,乾坤颠倒的国度任人宰割。这个根据中国民间传说《镜花缘》改编的故事正是接下来“中国来的父亲”的原型意象。如同被彻底女人化的唐傲一样,为了顺利抵达美国获得合法身份,父亲不得不带上人格面具,改名换姓,小心翼翼地斡旋在移民站外事官的刁难中,言行谨慎,稍有差池便会遭到遣送回国甚至客死他乡的危险。在夏威夷岛上的甘蔗种植园里做伐木工的曾祖父也是被迫缄口的受害者,在强势文化的打压下,吃过了挨鞭子的苦头,“他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总是把嘴闭成一条线,如果他张开嘴巴,词语会像珊瑚虫从浪中涌出。”被乡情侵蚀的华人劳工们在大地上挖了一个“耳朵”,对其倾诉心中的苦闷后再将将其掩埋。曾祖父的这一经历也映射了华人劳工在建造美国历史上的贡献完全被掩盖和抹杀,被认为是初期华裔美国人在异域被戴上人格面具的失语。
三、阿尼玛:华人男子的女性化
作为荣格原型意象之一的阿尼玛,一直处于学术批评的边缘而鲜有人问津。 阿尼玛是荣格用来形容男人内在的女性存在的原型意象,作为集体无意识里的一种原型心理,也可以被认为是男人内在的一种原型女性形象。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金山”的父亲只能在一家洗衣房从事洗衣和熨烫的工作,而从传统意义来讲,这些工作都是女人做的。在该书“法律”一节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排华法明令禁止华人从中国代妻子到美国,或不允许华人男子同美国白人女性结婚,即使他们(曾祖父)为修建铁路做出贡献,连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国孩子都不能拥有,只因为法律规定任何和华人结婚的美国女子都将取消其美国公民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把华人男子女性化。无论是开篇的唐傲被迫变得阴柔婀娜,还是“论死亡”中的杜子春投胎转世为一名聋哑女子,大量女子意象的出现也暗示了华人在美国遭受到的边缘化待遇。“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也被当做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之一,二者的不能说和不能听实际上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陌生环境下最大的侮辱,阿尼玛的原型意象被大量穿插在叙述中,也体现了汤婷婷对中国传统父权制社会权威的挑战。
四、结语
有人说,汤婷婷胡乱篡改中国传统题材的故事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亵渎,而笔者却认为其再加工创造恰恰符合了口头故事的复述特点,将中国元素加入到英文文本中,这种虚构但不缺乏真实性的表现形式在创造美国神话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华裔美国人在追寻其美国梦时的自身的属性。
参考文献:
[1][美国]汤婷婷. 中国佬[M]. 肖锁章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王鹏飞. 沉默的双重象征: 种族主义与女性主义——析华裔美国作家汤婷婷之《中国佬》[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19): 04.
[3]吴丽. 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中的《中国佬》[J]. 济南大学学报.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