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会“走心”是门学问
2018-10-22李亮杜玉先
李亮 杜玉先
“静思悟道”。静下心来想一想,農村工作难,压力大,确实不假,但我觉得,只要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事,处处留心,真正“走心”,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如何才能让扶贫
扶起人心?
盐山是国家级贫困县,扶贫攻坚是重头戏。在扶贫过程中,我觉得与帮钱帮物相比,了解人心、开启心智更不易,也更要紧。基层领导要对扶起人心的重要性和方法艺术多“走心”才行。
“哀莫大于心死”。有一部分贫困对象有劳动能力,具有脱贫的基础条件,只是因为先前的懒惰或者生活的挫折对脱贫丧失了希望,需要我们激励他们的自信心。2016年,我帮扶的贫困对象是个中年汉子,由于不务正业,媳妇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撇下两个女儿,还有两位70多岁老人,房子墙壁裂纹屋顶漏雨,他意志很消沉。作为他的帮扶责任人,我积极和他沟通,确定了“搭巢引凤”策略,为其争取危房改造和各项补助政策共计4万多元,帮助其翻盖了4间房屋,个人精神振奋,努力工作挣钱。2017年,在大家牵线搭桥下,介绍了邻村对象,娶上了新媳妇,生活又重新走上了正规,在脱贫评定中,自己主动申请坚决再不当贫困户了,说以后“丢不起这个人”。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感恩是脱贫动力的内生诱因。只有让贫困户懂得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感恩,对全社会的帮扶感恩,才会珍惜当下,奋发图强。2016年,我帮扶的是一位二级残疾的贫困户,年龄不大,40多岁,但每天自怨自艾,对命运有抱怨,对社会不感恩。我动员他出去多走走,帮助他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在县城跑起了出租。由于与社会的接触增多了,他改变了心态,知道了劳动不易,对国家帮扶越来越知足。他经常对贫困户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不能总觉得国家给的就是自己应得的,更不能总想着坐享其成。”
专家点评:
扶贫扶人心,是“扶志”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打赢扶贫攻坚“啃硬骨头”的现实要求。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打赢扶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是对基层领导者心理疏导能力和思想教育方法艺术水平的检测。“扶志”以“攻心”为上,它对基层领导者的沟通、协调、激励方法艺术提出高要求。
“走读”不能真扶贫,只有“走心”才能将扶贫工作一点一滴落到实处。扶起人心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不同的扶贫对象,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靶向治疗,对症下药,或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心”,或帮助他们唤醒“感恩心”,或帮助他们端正“平常心”等等,以此齐心协力脱贫,“一个也不掉队”。案例中扶贫干部用脚丈量土地,用心访民情,帮助百姓找出贫困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
对于扶贫干部和贫困户来说,扶起人心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积极性,帮助更多贫困户提高自我造血的能力,实现早日脱贫,能更好地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保障脱贫质量,从而最终实现真正脱贫。
如何把好事做到
百姓心里去?
乡镇领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除了客观条件外,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一件好事,思维方式不对,未必能做到百姓心里去。
2016年,上级部门为我们乡镇配送了一批文艺器材,有吉他、大提琴、小提琴等很多西洋乐器。我在全乡各个村问了个遍,反映没有人会用。这些东西最终成了摆设,束之高阁。通过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群众意见,又给我们配送了一些秧歌服装、大鼓、唢呐等器材,很受群众欢迎,借此还为两个村建起了秧歌队。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合基层群众的“胃口”,让群众“点餐”是个好方法。既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又能把好事做到百姓心坎上。
现在,不让群众打麻将赌博、随意放鞭炮,只“堵”不行,还要学会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方向。2018年元宵节期间,常庄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元宵节庙会,各村根据各村特色上报节目,有表演武术的、有表演扇子舞的、有表演秧歌的等等,每个村都有特色,气氛热烈,积极向上,收到了很好的娱乐效果。这让我体会到,让百姓做好事关键要引导好方向。
为了让“大喇叭”发挥新用途,两年来,我们响应上级部署,组建了由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构成的广播队伍,完善设施,充实内容,保障时间,用“大喇叭”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服务信息、十九大精神等。“让党的声音进万家”,“让大喇叭传出时代新声”,非常适合居民现状需求,百姓十分欢迎。所以,创新思维很重要。
专家点评:
领导思维方式决定领导工作方式。“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必须注重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一方面要善用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领导者用辩证思维看待事物,不回避矛盾,不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比如,对农村文化服务的供与需,两个方面都不能忽略,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来安排供给,为基层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重点支持什么、优先提供什么。再比如,案例中,用“堵”与“疏”相结合的方法来营造乡村文化氛围,同样是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要善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改变思维惯性、推陈出新的能力。对于农村基层党的政策理论宣传来说,探索充满活力的工作载体,不仅仅意味着在“互联网”、“APP”等新平台上动脑筋,也要在老渠道上出主意,让农村“大喇叭”这种旧载体,焕发新生机。“让大喇叭传出时代新声”,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同样是非常务实的创新。
如何把难事
办得顺民心?
在基层,抓项目落实,遇到棘手的难事是家常便饭。乡镇领导的责任就是出好主意,想好办法,把难事办得顺民心,让涉事各方受益不堵心。
2017年,常庄乡为提升农业基础条件,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农业开发项目。项目的落实需要修路来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开辟这条新路需要占地160亩,迁坟10座,伐树2000余株,占地需要协调,传统需要尊重,补偿需要给足,这三项都是难事。乡政府和涉及村班子压力都很大。综合考虑,我提出主路建设实行“一路一渠”的思路,即道路切口20米,路面和路基占12米,剩下的开通一条沟渠8米。有些干部觉得工程占地、花钱太多,工作难度太大,对此有顾虑。乡党委经过与村干部、村民座谈调研,征求意见,获得支持,最后集体表决通过方案。经过具体实施,这个方案的优点体现了出来,甚至起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一是开辟8米沟渠,方便了群众排涝灌溉,乡镇北部4000亩耕地得到改良;二是解决了修建主路需要的大量土方问题,仅土方就节约了50余万元;三是剩余土方由各村出售,解决了迁坟、伐树的补偿款问题,涉及项目5个村全部顺利解决问题,项目推进顺利。
无独有偶,2017年乡镇主干路常惠线、常毛线全部进行翻修扩建,是利民的好事大事,但也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由于十年之前,为了节约占地成本,全乡自来水管道全部埋在两侧路基上,道路扩建需要重新铺设管道,预算需要40多万。一边路要修,工期紧,一边要喝水,不能等,难题怎么解决?最后经党委会集中研究,我们确立了“PPP”的形式,把乡镇集中供水厂的经营权对外招标转让,谁经营水厂,谁负责重新铺设自来水管道,最后通过竞标的形式确定了经营人,路修好了,吃水也没有耽误,群众很认可。
专家点评:
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正如毛主席所说:“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基层领导出主意处于执行层面,针对性、操作性要强,要求既正确又果断。
基层领导出主意,要在“难事”上发挥关键作用。解决难事就是解决主要矛盾。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基层领导要善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为正确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这就要基层干部在“多谋”上下功夫。多谋才能善断。基层领导要善于听取民众意见,汲取集体智慧。只有善谋,才能集智,才能更好地防范风险,提高决策可行性,更多地珍惜民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这是科学民主决策的目标要求。
综而论之,常庄乡“一条渠”、“一条管道”、“一条路”的成功决策,源于决策基础打得牢、决策机制和目标定得好。搞民生工程一定要注重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决不能搞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作者李亮: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常庄乡乡长;点评专家:杜玉先,中共河北沧州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