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忘掉伤痛,把海啸当玩笑开
2018-10-22卓宜丰
本报特约记者 卓宜丰
2004年圣诞节期间,印尼亚齐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印度洋的斯里兰卡受灾严重。2005年2月,我决定去斯里兰卡旅游,当时朋友都劝阻说,沙滩未修复好,可能还有传染病,街道脏乱,为什么选择一个到处都是愁云惨雾的地方?愁云惨雾?其实我们低估了人的生存能力。
经过当地一所小学,教室也在帐篷里。小学生愉快地上下学,雪白的校服在斯里兰卡的阳光下反射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女生扎着长长的辫子,男生梳着油亮的中分头。看见镜头,还是那么懂得笑,无邪地笑。斯里兰卡人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笑容。
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乐观,也是劫后余生的生活智慧。毁了就毁了,愁眉苦脸日子还是要过。斯里兰卡人多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拥挤的公车上,若有僧侣上车,必定有人抢先让座;车子经过佛像,车上信徒会合掌膜拜,一脸谦卑,相信他们也会用平常心来对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正如在加勒城遇见的老人一样,他说他的家已经被冲走了,损失惨重啊!但是他比很多很多人还要幸运,家里人都没有事,遇见他的时候,他正好在老城墙上,看夕阳落入平静的印度洋,他微笑地说:谢谢你还来斯里兰卡。
远隔千里万里的人们脑海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张牙舞爪的巨浪,跪在尸体旁的愁容,衰败的墙,遗弃的玩具,被海啸翻覆的火车厢,医疗人员严肃的表情及药品提醒着他们这个地区极度的不安全,疾病像定时炸弹随时要爆发。灾难过去两个多月,斯里兰卡也没有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爆发流行性疾病。
“游客不来了,我们怎么办?”一个当地餐馆的老板重复说着,语气只有无奈,没有伤悲。因为他知道他能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海啸来的那天,他拼命往内陆跑,一直跑一直跑。海啸,夺走3万多人性命。当地人和游客的交流中继续汹涌澎湃,但是灾难已变成故事,甚至有票价。在街上走,总会有嘟嘟车司机问,要到灾区吗?可拍照,来回300卢比。
海边度假村以惊人速度重新开张,海啸后,渔夫照旧出海讨生活,他们没有选择,生活还得继续,但他们现在开海啸的玩笑,看见久违的旅客,开玩笑地喊“海啸来了,快跑,快跑”,好像昨天什么事情也未曾发生一样。那是一种劫后余生,除了嘲笑着荒谬的好莱坞式的灾难,把它当成一出悲惨的闹剧,还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