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

2018-10-21李艳雷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1期

李艳雷

摘 要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在丘陵旱地等地栽培。本文主要对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抗旱技术等内容,以期为本地区的玉米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平舆县;玉米高产栽培;抗旱措施

1 播前准备

精细整地:深厚而疏松的土壤环境是玉米植株健壮生长的必备条件。应在深耕25―30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碎垡平整土地。

施足底肥:土杂肥不仅对植株正常生长有利,同时对抗旱保水有很好的作用,应每亩施用土杂肥1000公斤,同时亩施尿素20―30公斤,普钙30公斤,复合肥40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将上述土杂肥及化肥均匀地撒施于施肥沟内,然后理墒。

开沟理墒:多年实践证明我县最适宜的开墒规格为每个播幅120厘米。即间距120厘米拉线开沟撒施肥,沟深10―15厘米,并在施肥后及时合墒,使施肥沟位于墒面的中心位置。为便于盖膜,墒宽60―70厘米为宜。既可充分发挥肥效,又可避免肥害。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优良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自然条件、生长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选用良种时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在平舆地区抗病、抗旱、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宁玉525、宁玉614、农华101、登海605、蠡玉37等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5-6厘米厚,连续晒2-3天即可,温度高时,切记将种子摊在水泥地、沥青地或金属板上,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的发生,播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或用20%粉锈宁150-200克加水1.5-2.5千克,拌50千克种子,以防治丝黑穗病,也可用质量合格的玉米种衣剂直接拌种,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为苗齐、苗全打好基础。

3 适期播种与合理密植

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后期多,从播种到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从拔节到抽穗占40%以上。早作区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因此,利用玉米苗期耐旱的特点,把玉米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玉米播种时遇到干旱,在干土层超过6厘米、底墒较好的地块,应采取镇压提墒,或借墒播种和造墒播种。在玉米生育期间,重要措施是中耕疏松表土,减少蒸发,特别是雨后及时中耕,有明显的保墒效果。平舆地区在4月15日左右即可播种。精选种子,按种子大小分级播种,同时剔除秕粒、病虫粒。一般情况下播深以5-6厘米为宜,土壤黏重,墒情好的以4-5厘米为宜,墒情差的播深以6-8厘米为宜,但最深不能超过10厘米。要深施化肥,最好做到测土配方施足底肥,避免化肥与种子抢墒,机播种子均匀,覆土一致,随播随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不失墒,以利于种子吸水萌发。合理的密度和田间分布是玉米增产的关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根据平舆县的玉米生产条件,矮杆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500—6000株;矮杆半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矮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5000—5500株;中杆半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4500—5000株;中杆平展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4500株;高杆大穗型品种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但尽量不使用高杆品种,以防止风灾造成倒伏,导致减产。

4 苗期管理

出苗时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时及时补播或用预留苗移栽补缺,并及时浇水以利成活;3-4叶期开始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生长过旺的幼苗,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幼苗。间苗要根据气候而定,田间湿度条件好时可一次性等距离定苗;干旱年成可晚间苗,多次间苗,间苗2-3次,到6-7叶期定苗,达到合理的密度;薅锄、培土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薅锄要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要求浅薅,将刚出苗的杂草薅除,让其在阳光下曝晒,使杂草快速死亡。第二次在拔节后期薅锄培土,以达到防涝、防倒伏的效果。施肥按测土配方施肥的要求进行;玉米 10叶展开时以“稀施美”玉米矮丰35-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使玉米茎杆粗壮、气根发达、增加根层、叶绿叶厚、穗位降低、抗倒伏、抗病、抗涝、穗长满尖,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整个生育期特别是雨季要注意排除田间渍水,防止玉米早衰和感染病害;有条件的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结束后除去雄穗可使养份集中供应雌穗,从而增加产量。

5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应选用高产抗病虫良种的包衣种,合理密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雨季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等保健栽培措施,提高玉米的抗病虫能力,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一但达到防治指标及早施药防治,做到治小、治好、治了。

6 玉米抗旱技术

根据平舆县玉米生产条件,建议玉米抗旱措施以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主,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保湿效果提高玉米產量,辅以其它抗旱措施,尽量扩大适期播种面积,以确保粮食增产安全。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采取引、提、蓄水措施,采用引灌、浇灌、人工浇水等方法尽量扩大水浇地面积,并在最佳节令播种;未盖地膜的水浇地浇水播种后采用细干土覆盖,减少水份蒸发,以达到抗旱保苗的效果;干旱缺水地区则采用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干旱缺水地块提前做好耕地、碎垡、打塘、施肥等准备工作,以便雨季来临时及时播种;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蓄墒保墒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新明,郭国侠.农作物生产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振陆.作物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李崇丽.玉米抗旱栽培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