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饲料安全与监管

2018-10-21付跃承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饲料安全监管

付跃承

摘要:文章以饲料安全与监管为研究对象,以其现状为切人点进行分析。首先,对饲料安全的内涵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分析了饲料安全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饲料安全监管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饲料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措施;建立饲料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以科研创新助力安全监管。

关键词:饲料;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S859.8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111

0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我国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作为养殖业的上游行业,饲料行业也随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且逐步形成了种类和功能都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具体指的是饲料中不应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生产及性能造成危害的有毒和有害物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红心鸡蛋、瘦肉精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出现在饲料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由此可见,饲料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鉴于此,文中分析讨论了饲料安全的现状及应采取的监管措施。

1 饲料安全现状分析

饲料安全,简单来说就是饲料食用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就是对所饲养的动物而言,饲料的成分不能含有危害其生产和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对于饲料安全状况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在饲料的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检测和检查来实现[1]。例如,检测其成分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观察食用饲料后的动物是否出现不良状况,或者对其生产性能是否造成了实质性危害,同时对动物产品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有残留的有害物质以及有害物质是否发生转移。另外,还要对动物的排泄物进行检测,观察排泄物是否含有污染环境的因素。近几年,社会开始高度关注饲料安全问题,而且在对饲料安全的监督和抽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探究。

1.1 饲料的原料问题

一方面,是一些农作物的根、皮、茎等废弃部分在加工饲料的过程中未进行表面清洗清除等处理措施,使其药物残留现象较严重,从而直接影响饲料质量;另一方面,在非规模化养殖情况下一些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场(户)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廉价原料,其来源广泛,质量良莠不齐,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一些非饲料级矿物原料未经脱毒的饼粕饲料、工业下脚料等未经检测就加入饲料中,对饲料安全性造成了隐患。

1.2 添加剂使用问题

我国农业部规定,凡不是《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规定范围的任何添加物一律不允许进入饲料的生产经营环节。但在农村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养殖户,甚至一些谋求私利的不法商家大剂量盲目使用添加剂,对饲料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添加剂中存在一些重金属和稀有元素,虽然这些元素在饲料中的应用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其营养,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有些饲料会过量添加这些元素,从而使得添加剂的添加量成为“中毒剂量”。动物一旦长期食用这种含有“中毒剂量”的饲料,就容易产生长期蓄积中毒,甚至是急性中毒。另外,超量添加硒、砷等制剂,不仅有可能造成动物中毒,而且还有可能影响饲料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动物的排泄物还有可能会污染环境。

1.3 饲料存储环节易出问题

饲料导热性极差,易吸潮发霉,产生大量霉毒素,而产生霉毒素的饲料一旦用于饲养环节便会严重危害动物的正常生产、繁殖,人通过食用残留了霉毒素的动物源性食品就会引發霉毒素病毒,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2]。

1.4 非法使用违禁药物

饲料中常用的违禁药物主要有镇定类、抗生素以及激素类这三种,例如安眠酮、安定、磺胺、青霉素以及盐酸克仑特罗等,此类药物有的能够促进动物瘦肉的增长,而降低其脂肪的沉积;有的能够促进动物快速成长,但是这些药物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例如:1998年香港17名居民发生中毒事件,具体原因是食用了含盐酸克仑特罗的动物肝脏。

2 饲料安全监管措施分析

面对如此多的安全问题,极有必要对此采取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人们的食品环境,使广大群众安全放心。

2.1 建立健全饲料安全法律法规

法律是监督与管理的依据。随着科技的进步,造假手段也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管理者有法可依,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首先,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行业,饲料行业应当受到专业法律和具体法规的监督。因此,针对饲料安全建立健全其具体法律法规。针对现有饲料质量安全法规,应当加快对特殊领域法规的完善,如转基因饲料原料等方面的规定,从而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其次,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针对饲料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收集该法律法规的反馈信息,明确实际监管责任,对不易监管的主体和被监管对象进行具体化,从而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最终确保饲料质量的安全[3]。

2.2 加强监管措施

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就要围绕饲料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4]。首先,从饲料原料人手以无公害的标准要求饲料原料质量,把问题在源头解决。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和精密仪器,在饲料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深度的检测,严禁任何问题产品流向市场。再次,做好流通环节的管理工作,严格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认真抓好饲料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查,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参与销售的商户厂家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好登记、备案、监督工作。推进产品质量可溯机制,使饲料质量问题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迹可寻。

2.3 建立饲料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首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测系统与制度,该系统和制度要实现从国家到地方层级分明,从而使得饲料安全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整合饲料风险评估与安全信息数据监测,并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开放各地方政府的相关平台,为饲料安全的有效监管提供综合化信息平台[5]。其次,以制度的方式强化饲料安全监管的责任划分和考评,将日常对饲料安全的监管数据以及监管情况录入综合化信息平台中,实现信息共享。另外,针对公众进行信息平台的公开与数据信息的透明化,破除信息壁垒,从而实现饲料安全的社会监督,最终提高饲料的质量安全水平。

2.4 以科研创新助力安全监管

为确保饲料安全,国家、地方及各大企业应加大饲料研发力度,加快产品研发和转化。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更要重视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为饲料安全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如利用现代生物科技,从动物免疫机能人手,研究营养与免疫的关系,提高动物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用药,提高产品性能。再者,可以结合中医药提纯技术研制中草药制剂霉、添加剂、有机酸等代替传统添加剂及其制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饲料安全不仅与食品安全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当前环境以及国际贸易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一旦饲料质量出现问题,如非法使用违禁药品以及过量使用添加剂等,就会对人们的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一定危害。通过对饲料安全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饲料安全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饲料科技的进步,国家安全体系和监督检测的日趋完善,饲料安全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敏,龙世福,廖光义,等.动物饲料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7(10):23

[2]李红,孙细望.湖北省饲料经营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14.

[3]简斌,李丽云.我国现阶段饲料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5):19.

[4]欧阳诞生,依法加强饲料监管保障饲料质量安全[J].江西农业,2012(12):2.

[5]李红,何坪华.湖北省饲料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问题、成因及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4(12):31

猜你喜欢

饲料安全监管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饲料Ⅱ个股表现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续四)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