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地区动物检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10-21容开三
容开三
摘要:动物检疫工作关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工作种类多,工作复杂的综合性检测工作。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做好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讨论钦州地区当前动物检疫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钦州地区;动物检疫;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98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动物养殖规模、养殖数量的增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动物疫病呈现高发趋势,疫病流行特点越来越复杂,疫病发生由过去单一的疫病,向着多种疫病混合感染转变。从动物养殖者、动物生产者、消费者和国计民生,都对动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我国不断对动物检疫法规进行修订,并连续出台了多项动物制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动物检疫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就需要进一步调整動物检疫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地区动物检疫。
1 做好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动物检疫能够有效发现并及时控制动物疫病
通过开展动物检疫,能够及时将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动物检查出来,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包括了进行隔离、采样、试验、疾病分析、治疗、无害化处理等。通过开展动物检疫,能够很好的将这些感染疫病的动物杜绝在动物制品流通之前,从而确保畜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减少畜牧养殖产业损失,维护消费者身心安全,确保在市场上流通的动物制品安全可靠。
1.2 动物检疫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带病动物
通过完善的检疫措施,可以达到及时发现动物疫情、科学控制、有效净化、科学消灭。例如在生猪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些疑似患病的猪,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猪群进行全面检疫,及时开展相关产品相关批次的检查,对接触过的动物、患病动物进行针对性诊断,明确为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疫病后,立即将患病动物扑杀,并禁止患病动物的流通[1]。由于动物检疫工作主要在动物产品在市场流通之前开展,在检疫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患病动物,一方面能够将病情得到及时控制,避免其蔓延,同时还能够制定完善的防疫制度,防疫计划,确保地区乃至国家畜牧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 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动物检疫人员不足,经费严重不足
现阶段基层动物检疫人员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乡镇村级防疫人员文化程度较低,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没有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教育,对动物检疫、动物传染疫情、疫病防控认识较少,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认识,普遍存在素质偏低。再加上乡镇人员不足,对基层地区动物疫病防治,动物检疫缺乏必要的人力保障和技术保障,很难有效发挥基层动物检疫部门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地区财政收入水平限制,财政困难,每年划拨给动物检疫部门的资金除了保证人员正常资金供给之外,其他防疫监督检查费用难以得到切实落实,导致整体的动物检疫监督机构建设不足,缺乏完善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工作条件恶劣,特别是基层监督人员工资水平较低,生活条件恶劣,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设备,在动物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依靠肉眼和经验判断。由于监督设备不足,调查取证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交通设备,使得执法难度大,动物检疫监督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2 公众对动物检疫工作不理解,持轻视态度
部分居民和消费者在购买动物和动物制品过程中,不主动向经销商索要相关的动物检疫证明。在很多人的思想中都认为这种购买行为已经形成习惯,而且从表面上看动物健康,不会出现动物疫病,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后果。在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下,就给某些不法商贩和养殖户销售病死动物提供机会。此外,很多养殖户和屠宰户的动物检疫法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不理解,不主动积极配合开展动物检疫,经常出现漏检,规避检疫的情况。还有不少经营者,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规避检疫,将病死动物和带病动物上市销售,危害到动物市场秩序安全。
2.3 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受限
现阶段,关于动物检疫所制定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使得某些不法商贩和养殖户经常打法律空子的擦边球,逃避动物检疫[2]。法律法规体系不严密,使得检疫人员在开展监督执法过程中受到很大局限,发现明显的违规行为,但因为权限受到限制,而不能开展单独的监督执法,从而严重损害了动物检疫监督机构的形象,不利于动物检疫工作的高效开展。
3 做好钦州地区当前动物检疫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区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区养殖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动物检疫工作点多面广,检疫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监督管理难以到位,疫病传播难于控制。因此,各乡镇、农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切实提高对动物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从维护我区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战略、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大局出发,强化检疫监管,实行动物检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动物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3.2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针对基层地区检疫队伍参差不齐、整检疫水平、检疫意识不高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检疫队伍建设。上级领导部门应该转变认识,充分认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要将基层检疫队伍培训纳入到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中,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基层检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逐渐革新基层检验人员知识结构。培训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动物检疫法律法规、检疫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逐渐提升整个检疫队伍专业素质。同时,针对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应该按照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用人制度,及时实现人才队伍的更新换代。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吸引专业人才到基层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条件,就要求各级政府强化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基层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检疫部门应有的保驾护航职能。县级政府应该积极向市级政府申请专项资金,同时应该每年从县级财政中划拨出专项资金改善基层动物检疫部门工作条件和工作设备,为其配备充足的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检疫检验设备,切实提高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3.3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日常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网络、电视媒体、手机报刊等,向广大群众和消费者宣传动物检疫知识和法律法规,逐渐转变社会大众不正确的意识。同时还应该进一步重视屠宰户和养殖户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为动物检疫工作扫除障碍,确保动物市场秩序安全。同时,通过设立民意信箱,开通意见专线,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积极收集群众意见,进一步分析群众意见,深入探讨现有动物检疫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对地方动物检疫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构建完善的动物检疫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煜嫒.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53.
[2]年梦.浅析动物检疫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J].甘肃畜牧兽医,2017(2):43-44.
[3]陈坤.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7 (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