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獭兔的换毛规律和活体验毛方法

2018-10-21陈士伦陈霄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方法

陈士伦 陈霄

摘要:獭兔是以皮为主的皮肉兼用经济动物,饲养獭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取得好的皮张,皮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饲养者的经济利益。根据多年养殖獭兔的经验,总结出獭兔换毛规律和活体验毛方法,以使养殖人员掌握最佳屠宰时间,取得更好的皮张。

关键词:獭兔;活体验毛;方法

中图分类号:S829.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57

0 引言

獭兔是以皮为主,皮肉兼用经济动物,饲养獭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取得好的皮张,皮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饲养者的经济利益,所以饲养者不但要把目标关注在提高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终把目光集中到如何能使獭兔长出一身好的被毛,何时屠宰才能得到好的皮张和最佳经济效益,这方面以目前獭兔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来看,只掌握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技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只有同时掌握獭兔的换毛规律和屠宰的最佳时间才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完整技术,因为只有认真学习掌握全面的技术才能使獭兔卖出好的价钱,饲养者的辛苦耕耘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在皮张收购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饲养者,因屠宰时间不当或因皮张整理保存技术不佳,使一些看来很有潜力的皮张变成废皮,使饲养者遭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就尚村毛皮市场来看,优质皮张所占比例不到20%,而中低路皮占据市场的主角。影响皮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准确掌握活体验毛技术是皮张质量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目前我国兔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尽快普及活体验毛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时屠宰能取得最好的皮张,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各地的屠宰时间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以体重做为收购标准,认为达到2.25kg就可以屠宰,也有些人认为4~5个月龄獭兔可取皮,还有些人认为獭兔只有冬季才能生产出好的皮张。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獭兔各个时期的换毛特点,以确定取皮的最佳时间,曾对不同月龄不同季节的獭兔定期进行活体被毛观察,并进行屠宰试验,也曾在白色獭兔上进行涂色,然后认真观察各生长阶段的换毛规律并进行详细记录,然后进行屠宰对照,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1 獭兔的换毛规律

獭兔为适应外界气候其被毛要进行定期更换[l]。

獭兔的换毛大体分为2种,一种是月龄性换毛(许多书中所说的年龄性换毛),另一种是季节性换毛。

1.1 换毛

獭兔从出生起,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毛也随之更换,大体分为以下3个阶段:

幼龄毛阶段:从出生后3d开始到2.5月龄为止,这一阶段统称为胎毛期,这一阶段的被毛特点是毛短、稀、细,无弹性、无底绒,皮薄如纸。这一阶段的皮张多按废皮处理,没有商品价值。

青年獭兔换毛阶段:青年獭兔换毛阶段从2.5~4月龄结束,青年期被毛平整光亮但绒毛含量不足,毛短而空疏,弹性差,皮板较薄。此时取皮,毛绒空疏,这一阶段屠宰的皮张,可以做衬里用皮。

成年獭兔换毛阶段:本阶段为4.5~6月龄阶段。换毛完毕的成年獭兔被毛丰厚,平整直立,有光泽,弹性好。此时屠宰毛绒丰厚,皮板薄厚适中,皮张质量最好,是取皮的最佳时间。

1.2 季节性换毛

獭兔进入成年期后如当年不能及时取皮,便进入季节性换毛期。

季节性换毛,每逢春季到来,便脱掉冬毛,换上夏毛,冬季到来之前,又脱掉夏毛换上冬毛。在季节性换毛过程中,温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被毛质量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夏毛要比冬毛稀疏。

由于气候的原因,各地季节性的换毛时间不尽相同,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冬毛在1O月中下旬,夏季在5月初开始更换。而南方地区冬皮要等到11月中下旬,夏季换毛在4月份便开始。

季节性换毛进度受温度、品种、营养及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冬季换毛时间要比夏季长。

1.3 底绒的增减

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獭兔在进行月龄性换毛和季节性换毛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温度调节的需求随时增加和减少底绒的数量。在进入秋末冬初以后,天气越来越冷,底绒逐步增加,至严冬季节便形成一身丰厚的底绒;当严冬过后随着暖春和盛夏的来临,底绒又逐步脱落,被毛逐渐空疏。这种底绒的增减与其月龄性换毛和季节性换毛不同,其外部表现并不明显,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因此人们不把它视为换毛。沿海地区,冬夏皮的差距较小。

1.4 獭兔的换毛表现

獭兔不论是月龄性换毛,还是季节性换毛,换毛顺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习惯把这种换毛规律称之为“龟盖”式换毛。这种规律是以背中线的中间开始,沿头尾方向以环形逐渐向外延伸,其延伸形状很像是在平静的水面中投入一块石头,水纹层层向外泛展,两环之间大约在O.1cm间隔,有的间隔宽度可达1cm左右,这是新长出的毛和原有毛之间的换毛带。環形换毛以波纹状逐渐向腹部及前后肢泛展,延伸到接近腹中线即至全身换毛完毕。

也有一部分表现出非规范性换毛,这种换毛起始点不定。有的从胸部开始,有的从背部开始,换毛区呈带或呈条索状,有的呈块状,也有的呈现地图状,还有的全身同时脱毛。无论是规范性换毛还是非规范性换毛其换毛完之后进行屠宰都能得到好的皮张。

如果换毛完毕被毛仍参差不齐,或原有毛还未换完,新出来的毛又开始更换,或出现阴阳毛,鱼纹裂等现象,都应视为不合格獭兔,要从獭兔种质量、营养状况、近亲等方面找原因,如果是品种问题应及时淘汰。

1.5 换毛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表现

1.5.1 龟盖型换毛(俗称盖皮)

这是规范性换毛的表现,换毛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背中线开始以椭圆逐渐向外延伸扩展。“龟盖”范围内为新生毛。新换的毛光亮丰厚平齐;“龟盖”以外是没有更换的毛,外观粗糙空疏。盖皮又有大盖小盖和内盖外盖之分。待换毛区接近腹中线时,即全身换毛完毕,盖皮之说也不复存在[2]。

1.5.2 条索状换毛

这是非规范性换毛的表现,换毛部位不定,形状各异,有的是条索状,有的是地图状,但大都在背中线两侧对称进行,逐渐向背或腹中线扩展。

1.5.3 二茬毛

将被毛向两边分开,或用口将被毛吹成旋窝状,仔细观察可发现被毛根部的皮肤表面有细而短的绒毛生出,即二茬毛,当新长出的二茬毛的长度接近原有被毛的长度时,称之为半截毛,二茬毛是底绒生长的表现,在生产中易被忽略,造成误宰。

1.5.4 不间断性换毛

原有的毛還没有换完,新换毛的区域内又出现了换毛现象或不分季节一直处在换毛期称为不间断性换毛,是老獭兔或品种退化的表现,应及时淘汰。

1.5.5高低毛

被毛呈现高低不平的茅草状,出现此种现象大都是品种退化的表现,应予以改良或淘汰。

1.5.6 龟纹裂

换毛完毕的兔毛表面仍出现像龟纹样的裂沟,将龟裂纹分开可露出无毛的皮肤,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产仔后的母獭兔或老母獭兔。此外还有鸡纤毛、缠结毛、旋毛、尿黄等现象,顾名思义,不再论述。

2 活体验毛技术

獭兔属于多胎次繁殖动物,由于出生月龄、品种、季节、饲养环境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致使换毛时间各异。所以熟练掌握每只獭兔的换毛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对每只待宰獭兔进行活体验毛决定取舍,是提高獭兔场经济效益,取得上好皮张的关键措施[3]。

活体验毛方法,应本着“一看二吹三摸”的程序进行。

一看:检验员对所检兔进行目测,看其体重、体况、被毛生长情况,进行初步观察,如初检合格,再将兔提出进入下一程序。

二吹:把初检合格的兔取出笼外,一只手握住兔双耳及领皮,另一只手托起臀部,认真检查被查兔的背部,臀部、胸部及腹部的换毛情况,如出现龟盖皮、地图状皮及高低毛等现象视为正在换毛期,应送回笼中。如果换毛带已接近腹中线。且被毛丰整,即符合取皮条件,然后将被毛依次沿背部、臀部、胸部等处吹开,成锅底状,并详细观察所吹处毛的密度、长度及毛纤维的生长状况,看有无二荐毛及高低毛等现象。二检合格者进行最后检查。

三摸:验质量,一手提起被检兔两后肢,头部朝下,使其全身充分展开,用另一手沿臀部至颈部往返抚摸被毛,并详细观察獭兔毛密度弹性、有无掉毛现象,最后检查合格者即可屠宰。将体重小、龟盖皮、换毛没有接近腹中线、条索状换毛及二荐毛的兔放回原笼,10d后再次检验。另外,对于老弱病残兔,或出现不间断换毛、高低毛、龟纹裂、鸡插毛及阴阳毛獭兔根据个体情况,尽早屠宰或及时淘汰,以免浪费人工和饲料。只有掌握了獭兔的换毛表征和活体验毛技术,对换毛完整的商品獭兔及时屠宰,才能使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能得到上好的皮张。

参考文献

[1]袁卫东复方中药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 (3):13.

[2]李济生,陈振河.AA商品代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观察[J].河北畜牧兽医,1987 (2):13.

3]桂林.添加叶酸可改善猪的生产性能[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7 (3):36.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