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

2018-10-21张启耀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畜禽影响因素

张启耀

摘要:随着畜禽疾病种类不断增加,对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畜禽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结合当前现状,对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处理对策。

关键词: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852.4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34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种类也越来越多,尽管禽流感和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并没有在大范围内扩散,但是及时对畜禽的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对动物疫病起到预防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畜禽的免疫抗体,首先就要对影响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才能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畜禽免疫抗体水平[1]。

1 影响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

1.1 免疫的规范性

畜禽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免疫不规范行为的制约,如果两次免疫之间间隔时间比较久,在检测数据上就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免疫抗体水平变化,这与免疫的加强直接相关。另外,如果在注射免疫疫苗时,操作不规范,比如剂量不合规范,注射位置不正确,疫苗保持不规范等,都会使得免疫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进而降低疫苗的效价。

1.2 疫苗的采购问题

对于动物疫苗来说,一般由政府统一采购,在采购环节中,疫苗使用的基层单位没有话语权,也就是不能对疫苗的厂家和类型等特征进行确定。有的养殖户可以在市场上购置质量较好的疫苗,但是由于了解有限,他们对这些疫苗的采购渠道、运输要求和保存条件不了解,使得疫苗本身的价值容易遭到破坏,很多疫苗抗体降低甚至没有抗体。另外,很多地区疾控中心所使用的试剂和养殖户自行购置的疫苗匹配度较低,因此使得抗体也比较低,其中正常的抗体无法被检测出来。

1.3 检测试剂的原因

对于畜禽免疫抗体检测工作一般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比如: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的抗体含量检测都必须符合省级的检测标准要求。在实行中,使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2]。但是,省疾控中心本身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试剂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下级疾控机构进行自行购置。由于在这一环节中,各个疾控机构选择的试剂质量和价格都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很多地区由于经费受到限制,使得所采购的试剂质量得不到保障,检验结果不合格,使得重复率大大提高。

1.4 检测样本的原因

如果在进行试验时,采血的方式不正确,容易出现溶血现象,使得血清样本无法及时被低温保存,从而使得抗体的水平发生变化,同时会使得试验的准确性降低。

1.5 畜禽的母源抗体因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畜禽机体的特殊应激能力也会使得疫苗的接种效果发生变化。由于免疫细胞存在于动物的身体里,它们能够起到防御病毒入侵的作用,一旦发现外界的“异物”入侵,就会自然的产生母源抗体,来对抗这些入侵。但是,如果不能科学的判断它们的自然免疫周期,就会使疫苗的最佳注射时间被忽略,从而会使得外界的免疫抗体和畜禽本身的母源抗体功能相抵,最终一定会降低畜禽机体的抵抗力,同时,也会削弱外界免疫抗体和畜禽母源抗体的生物活性。

在注射疫苗之前,畜禽的健康状况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以猪的试验情况为例,对于健康的猪来说,它们能够比较快速,容易的接纳外来物种。注射疫苗之后,它们的反应也比较迅速,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抗体,然后依靠其自身细胞长时间维持这一抗体的水平和质量。但是,对于一些处于病态的猪,其自身身体机能已经被现有病毒侵害,使其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新引入的新型疫苗不能快速的做出反应,在吸收环节,还会因为应对不完全而延迟免疫系统的恢复时间。可见,畜禽母源抗体也是造成其免疫抗体水平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 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

2.1 免疫因素

在抗体水平保障环节中,疫苗是基础,如果疫苗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免疫抗体的合格率,主要有3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免疫程序不科学、不合理,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口蹄疫在初免结束后的1个月没有进行加强免疫;二是,免疫技术欠缺,使得免疫的剂量使用不正确,对免疫抗体的水平造成影响;三是,以不正确的方法使用疫苗。如果疫苗在被开启之后不能得到及时应用,就会使得疫苗的实效降低。

2.2 样本因素

一般在采血之后,需要将样本进行静置凝集,然后再存放到保存箱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忘记静置凝集的步骤,使得样本经过开车颠簸,在分离血清时对血块造成挤压,导致离心速度加快,时间一长就会溶血,同时,如果对样本的保存也未按照规范要求,那么也会对抗体水平造成影响。

2.3 试剂因素

由于试剂盒的生产厂家比较多,如果将其中两个厂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差异性明显,也没有标准的血清作对比,就不能分辨出哪一个试剂更好,从而使得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不符合实情。

2.4 疫苗因素

一般来说,牛和羊的口蹄疫疫苗分别是O型和亚I二价联苗,将它们进行检验,发现前一种疫苗的检测结果比第2种多1/5,因此可以推测,在牛、羊口蹄疫疫苗中,O型和亚I二价联苗对抗体水平的影响不同,当然检测结果也会受到诊断液的影响,这一方面也不能排除。

3 提高畜禽免疫抗体水平的主要措施

3.1 对乡村防疫人员进行培训

相关部门要对乡村防疫人员组织定期的免疫技术培训工作,尽可能让所有防疫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免疫程序,并且可以对注射的剂量和注射的部位进行明确,进一步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3.2 加大监督力度

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提高对畜禽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监督,保证补针工作有序进行,提高蓝耳病和口蹄疫的防疫效果。

3.3 对疫苗进行有效管理

相关部门不但要提高对畜禽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要对疫苗进行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一切强制免疫疫苗的人员,并且在疫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尽可能做到责任到人,提高疫苗管理效率。同时,对于入库的疫苗,还要进行定期检查,防止时间太长,疫苗失效。

3.4 对采样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要想有效提高样本质量,疾控机构就要严格按照采样流程开展工作,不但要对基层防疫人员进行培训,教他们正确的采血方法,还可以给予一定的采血补贴,让采血技术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的对畜禽的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解,就要结合疫苗、试剂和样本采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慮,对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的相关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而使得畜禽免疫抗体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松柏.影响畜禽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原因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 (3):35.

[2]舒宝屏.强制免疫抗体抽检中出现抗体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J].畜禽业,2014(4):16-17.

[3]高子华,王晔,刘素莲,等,影响规模养猪场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7-8.

猜你喜欢

畜禽影响因素
种养结合的畜禽生态养殖技术运用分析
浅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